评论:《见龙卸甲》改编--若即若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11:58  新浪娱乐

  第一、若即若离

  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只要是对三国些许了解的人恐怕都会对剧情感到不满,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取自三国题材的作品,自然不能对于现有的故事原搬硬套——那纯粹就是改编《三国演义》,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新的发挥。于是现在这个版本的赵子龙故事就出炉了,其实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编剧要选定赵子龙来作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其实纵观整部影片我反而觉得这个故事的基调更加适合于关羽,尤其是最后赵云在面对敌人时的那种煽情段落,放在关羽败走麦城的戏折中更加契合。

  若是说这部影片是主创人员的全新创造的话,影片依然保留着现在为大家熟知的主干剧情。如赵子龙单骑救主、万军保阿斗以及夺取曹操佩剑的剧情,反过来若是说这部电影是扎根于现有的故事中的发挥的话,却改动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细节,而且这些改动都非常地奇怪。若是说最后长坂坡张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吼吓死夏侯杰的桥段对于这部描写赵子龙的故事没有什么帮助而改成刘天王嘶吼的话,那赵子龙找到阿斗后将其背在身后以及从曹操手中夺得“孟德”宝剑的情节实在是让人摸不到头脑。当人杀将于乱军之中时,要保护一个婴儿无疑赵子龙原本抱在怀中的方式是最好的,毕竟背后没有视野,很容易被伤到。而对于夺剑的情节大家都清楚,曹操佩剑两把,一把“倚天”一把“青釭”,“倚天”随身佩戴,“青釭”则由夏候恩所持。赵子龙与夏侯恩大战几回合后将其一枪刺于马下,夺得“青釭”宝剑。先不说那把“孟德”之剑从何而来,赵子龙杀将而来如探囊取物般地夺剑却不取曹操性命!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几点情节的改动丝毫没有意义,若是按照演义故事来拍也不会对剧情造成什么影响,但导演为何如此处理?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导演想脱离原著故事却又没有能力完全脱离,只好保持现在若即若离的状态。这一点就跟当年的《特洛伊》一样,改编自希腊史诗的《特洛伊》中并没有出现神的身影。而在原本的希腊神话中这场战争中每一个步骤几乎都是在神的监视下完成的,导演试图去除神话的元素而用人来填补神氏抽身而去后留下的空白,竭尽全力来淡化神话的色彩而加重历史的气息。很可惜,他失败了,终究他没有办法在没有神话体系的支撑下进行故事的挖掘,而这部影片也是一样,导演试图借用三国的故事框架来展现自己的原创风采,其实整部故事也只有将近二分之一的部分取材于现有的故事,而剩下的都是编者的原创,但终究他没有办法完全地摒弃原有的故事,于是便出现了现在剧情与原著若即若离的现象,同时也出现了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细节改动。戴威/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