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立春》艺术地拒绝日常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10:19  新京报

  作者:赛人(blog)

  不知什么时候,拍电影成了一个时髦。孟京辉导演话剧有了名声后,拍了一部叫像鸡毛一样飞(新京报:《立春》艺术地拒绝日常生活)》的片子。老实说,这片子跟他那些所谓的先锋话剧是一副德行,有着容易消化的“个性”。电影要说的是,人类精神王冠(blog)上的宝石———诗歌。在今天这个物欲飘溢的可爱时代里,诗歌已光芒尽失。

  我不太赞成孟导的说法,这个时代消失的可能是某些急需赞誉的诗人,而非诗歌本身。诗歌可以写在纸上,但更多的时候是写在心里的。《像鸡毛一样飞》流露出更大的症结在于,它对于日常起居多少是有些不屑一顾的,仿佛早起早睡,会影响我们看到彤红的太阳和惨白的月亮(听歌 blog)。我对精神贵族并不反感,让我头疼的是那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挑拨是非地树立对立感。《立春》也有这点意思。

  说到顾长卫的摄而优则导,我相信他不是在赶时髦,这跟他的老同学张艺谋吕乐都属顺理成章的事。顾导拍的片子也尽量放些想法进去,前作《孔雀》和新作《立春》,都有一份记录中国后现代史的努力在。只是这历史太过个人化,且个人化的不够强大。姐姐还是王彩玲,被时代的尘沙所裹挟,又不那么心甘情愿。和《像鸡毛一样飞》一样,充满了对理所应当的现实的不适应感。这就使顾长卫这两部影片,现实部分,不够浑茫深重;梦幻段落,也谈不上飘逸灵动。

  具体说到《立春》,一群准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拒绝,既滑稽又有些病态。仿佛精神只要寄托在艺术活动上,才能蓬勃起来。除了这些准艺术家,影片并没有太多的普通人与他们作映衬。

  惟一突出的是王彩玲漂亮的女邻居,她一开始过得还算平静,可当她的男人离开她之后,顿时乱了阵脚。她向王彩玲倾诉时,流露出的“优越感”,让王彩玲相当不满,并惹出“谁比谁更阴暗”的争论来。在此,王彩玲们昂然拒绝日常生活时的傲岸有了些许动摇。但这样的场面不多,多的是这些准艺术家们在自己的王国里自怨自艾。因没有日常生活无孔不入的强烈反射,他们的精神家园也就极易荒芜了。

  准艺术家们也是有观众的。舞蹈家胡金泉刚出场,他的一套紧身衣就把那所封闭小城里的居民震住了。影片倒没有评判那座北方小城里看似无聊的看客,但却让我们深昧到那群准艺术家们无人喝彩时的荒凉。这使得他们越是坚持,越显无稽。

  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是强大的,将他们一一打败。假如影片展现他们皈依生活后,发觉到生活的快乐和必须,那真是值得去鼓一下掌。王彩玲回到父母那儿,感觉到温馨吗?王彩玲收养一个兔唇的孩子,她的心灵就有依靠了吗?那不是对日常生活的拥抱,而是妥协。更严格地说,王彩玲们仍没有看清生活的本质,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苍白跋涉,也算在情理之中。

  我一直闹不明白,为什么在北京的生活才叫生活,而在某个不起眼小城的日子就要形同煎熬呢?《立春》中的准艺术家们,看他们那副急吼吼要去北京的样子,估计也不太明白。他们哀怨自己怎么就成了那个小城的“六指”了呢?可他们既不屑也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想的只是离开。

  让我起疑的是,他们是热爱艺术,还是热爱艺术带给他们的荣誉,以及这荣誉能为他们擦去不堪生活的尘尘粒粒?他们对艺术的要求太多了,可惜好的艺术既不是摇钱树也不是聚宝盆。至少不全是。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立春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