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1977》:于无声处听春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5日22:21  新浪娱乐

  张丽/文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1977年总设计师邓小平一锤定音,犹豫不决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议同年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校招生制度,这一拨乱反正的政策,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命运,更是改变了中国的教育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命运。

  《高考1977》这部电影围绕一个普通的东北农场里不同背景的知青展开,青葱岁月被下乡改造无情蹉跎了11年,知青们和整个中国一样,没有时间再等下去。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恢复高考这条几千万青年焦急等待的消息,配发的社论是《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这一年的冬天,陈琼、强子们同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考场。这是一场中国教育时代的革命。如果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破茧而出,那么1977年恢复高考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凤凰涅槃。因为听闻将恢复高考,背负历史反革命罪名的陈琼父亲千里迢迢“出逃”到女儿下乡的东北农场为女儿送来了高考复习资料;因为听闻将恢复高考,瘦弱的看不到任何生活希望的小根宝扛大包争名额;因为听闻高考将恢复,渴求学习的强子夜半去尘封了11年的图书馆“偷”书……知青们行将麻木的心灵被点燃,渺茫的前途被照亮,被点燃和照亮的更是中国的前途和希望。

  在废除高考的11年间,“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成为高校招生的唯一途径,这样招进来的学生有一个时髦的名称—— “工农兵学员”。有多少渴求知识的年轻人因为历史反革命等各种各样的理由被高校拒之门外。别在固执的农场主老迟腰上的那枚公章是知青们无法逾越的鸿沟。没有这枚红色的公章,是没有人能够有资格去参加高考的,这个历史遗留问题阻挡了多少渴求知识的心。当陈琼指着父亲要一个证明自己不是历史反革命的证明的时候,眼神中流露出的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哀。父亲冒充教育官员与老迟争辩,强子们无奈得绝食,父亲私刻学校公章,所有一切为的只是公平的参考资格。就连被历史造就的固执的老迟也被知青们坚定的信念唤醒了心底的善良,不但每个知青都有资格参加高考,在知青几经努力狂奔仍未赶上一天一班进城的火车的时候,开来了拖拉机把每位考生送进考场。影片结尾处,那位官员对老迟说家庭出身不影响考试资格,但伪造证明是不能被原谅的时候,我想银幕下的我们的心都被揪了起来,然而老迟和他的对话在一笑间让我们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不论家庭背景,人人都有权利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足够优异,就能够上大学。人格终又被历史尊重。

  在废除高考的11年间,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断,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科技和人才断层,一些热爱科学、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占据着招生名额,知识被不屑一顾,知识被传无情地践踏。此时知青们能够读到的书少之又少,读书学习知识的氛围更是无处可寻。银幕上当强子为参加高考潜入图书馆的时候,镜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成捆的书被厚厚的灰尘无情的掩埋,已有11个年头不见天日。11年的农场劳作把知青们学到的知识如数奉还给了老师,银幕上多少不再那么年轻的知青即使知道恢复高考,却也无奈可悲得向现实低下了头,不是他们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而是拿什么凭什么去参加高考。这11年,荒废地又岂止青春。影片即将结束时,当老迟心满意足地念起录取名单时,我们仿佛看到那些自信满满的知青迈向美好的明天。知识终又被历史尊重。

  电影的结局是喜剧的,因为我们可以长叹一口气说,那一页早就被翻过去了。在我们献礼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恢复高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当年那批老三届学生,很多人成为了现在中国不同领域的领头人,很多人为知识的传播无私奉献。或许他们不再年轻,但那颗渴求知识的心永不老去。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