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 本报评论员 朱昌俊
网络的传播力量又一次被证明。10月28日晚,某媒体记者的一条关于王石婚变的微博,在次日迅速占据各大网站的娱乐头条,随即传统媒体也纷纷加入到围观王石婚变的大潮中来。
名人之事向来是新闻的宠儿,要是牵涉到婚恋等八卦元素,更是让人群情激昂。网络时代的到来,这条媒体铁律愈发被验证。此前的例子是某知名企业家因高调宣布“私奔”,遭遇舆论和媒体的围剿,最终只能以“回归”作结。王石的遭遇颇为相似,疑似王石与田朴珺的各种生活场景经过各种拼接组合摆在了网友的面前,田朴珺的成名速度远超过去数年在演艺圈的发展。
以王石的知名度,他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公众人物。于是,公众人物有义务让渡自己的部分隐私,便让享受窥伺大餐的人们聊以自慰。这里有必要厘清的是,作为名企业家,王石虽是公众人物,但其私人生活与公众利益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清晰的界限。私人领域,即使是公众人物也当具有正常的公民权利。至于有人站在“维护爱情”和“呵护榜样”的高度,以道德之名进行围观,在王石妻子无任何回应的情况下,则无异于一厢情愿的“道德幻想”。
当然,作为围观者的普通网友和媒体还是应作区分。我们承认痴迷隐私和八卦是人的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媒体也可无度地参与到这场全民的消费中来。无论是基于媒体的专业主义还是公民权利的保护,媒体对于王石婚变传闻的过度消费,都可能越过专业和权利的边界,甚至疑似王石的离婚协议也被搬至网页,这事显然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关注范畴。
网络时代发展至自媒体时代阶段,网络传播的放大作用不可忽视。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作为信息源,其遵循的只是单向度的传播轨道,且传播广度有限。而在网络时代,舆论传播变为多向传播,在不断的传递过程中,信息源不断模糊,信息含量不断增加,不仅传播范围无法控制,连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保障,新闻在裂变式的无节制传播下,最终很可能形成“围观的暴力”。这一点,无论对公众人物还是普通公民,都是一样的残酷。所以,在任何可能伤及公民权利的新闻的处理上,看似自由度大大增加的网络媒体,其实更应做到慎之又慎。
相较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容量小,对真实性的要求更高,对新闻传播的掌控更加自主。坐拥这些优势,在争议性的新闻的处理上,更应保持克制。这既是对专业主义的坚守,也是强化自身存在感的重要契机。如果一味跟风网络媒体,只注重信息量和眼球效应,则无异于自削阵地。
仅就王石婚变来看,其中一个细节值得媒体人警惕。事件的消息源来自一位行业类记者。众所周知,记者尤其是某些方面的专业记者,会比普通人掌握更多的行业内幕甚至是个人隐私。在网络媒体兴起之前,这种内幕消息的“泄露”可能只是小圈子范围内的私下流传,而一旦进入自媒体时代,“秘闻”被网传,即意味着进入公共视野,向公共事件演变,这种潜在的隐患不应被轻视。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个人隐私也将处于高危的信息生态环境。这对于媒体以及媒体人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观是一种力量,但我们期待一切围观与关注,都应当以恪守公民(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民众)基本权利为基本准线。这是对于权利的尊重,也是媒体维护自尊的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