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看《人再囧途之泰囧》品观众口味变迁

2013年01月07日18:14  综艺报
王宝强和范冰冰 王宝强和范冰冰

  文/师安

  岁末,原本寄望于《一九四二》带动的贺岁观影热潮,意外地由一部小投资的喜剧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引爆。看似意外,却有必然。

  事实证明,将观众摆放到什么位置,就能收获什么回报。在热闹而纷乱的岁末年初,彻底、到位、纯正的娱乐仍是稀缺因素。对笑的饥渴,造就了《泰囧》大获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高票房与好口碑,难得地融于演员徐峥[微博]初执导筒的这部“小片”上。

  《泰囧》只是一部正常的喜剧,不负担家国情怀的重荷,更不具备开宗立派的野心,只是丢弃恶搞的伎俩、告别虚无的癫狂,使喜剧回归“说人话、办人事儿”的老路上来。影片虽有意识地借鉴了《午夜狂奔》《宿醉》等西片的框架和桥段,比如故事的主体段落发生在异域土地上,但难得地保持了本土观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表现的是每位国人在现实中都可能遭遇的困顿和窘境,抒发的是大家对于美好感情的向往。故事脉络清晰,角色与演员的特质高度匹配,方方面面与类型规律高度契合。

  三位正值当打之年的“囧男”抱团,可谓本片成功的一大法宝。徐峥饰演的角色,每个在都市打拼的人或多或少都都会“心有戚戚”——自诩聪明、为了所谓的“成功”牺牲掉家庭与亲情,但仍有心底的善念等待唤醒。徐峥将这个 “生活中的大多数”演绎得恰到好处,从《人在囧途》开始,徐峥饰演的人物性格和发展方向都不脱此路数,并以带有南方式“精明”的新都市男人形象,区别于以葛优为代表的口齿伶俐却内心温厚的北方顽主。

  王宝强[微博]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就像这个时代的“阿甘”,从最初的被轻视、被利用,到后来反倒成为“正能量”之源,折射出都市人对农民工群体的复杂心态和善良期许。至于黄渤[微博],作为续集升级版中最大的加磅因素,人物内心虽不如前两人那般完整,但因落枕以至九十度直角转弯的动作设计和“被绿帽”的抓狂心态揭示,分外讨巧。

  如同许多从演员转型而来的导演一样,徐峥对表演的重视和对戏味儿的追求,显然胜过形式感的营造与视听的铺排。风水轮流转,十年产业化改革,中国电影已经与唯“大”是从的阶段渐行渐远,市场信号一再明白无误地显示:观众期待更能够契合心灵、收获共鸣的影片,这才是感官愉悦退居其次、内心抚慰成为不二法则的商业片根本。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该片大卖而凸显出来市场变迁和观众口味的变化。如果说,前些年中国电影观众还有所负累,在骨子里有种难以自察地对“深度”的执迷的话,那么,随着二三十岁左右的观众渐趋成为市场主体,中国观众的这种文化心理似乎逐渐模糊,全球新一代观众观影趣味的趋同化越来越明显。

  观众需要愉悦身心,需要放声大笑,在任何国度、任何市场,这都是电影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