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列孚
之前许多人批评香港电影“港味”越来越少,《寒战》的出现终于让香港观众有“久违”的“重逢”感。
本文落笔时,《寒战》在香港的票房已迫近4000万港元,并在内地市场创下纯港产片的最高票房纪录。投资者江志强再一次证明其眼光——从《英雄》到《寒战》等多部影片,他都做到了对市场的准确把握。
《寒战》之所以能引起观众兴趣,除了有不少人将之誉为“自《无间道》以来最好港产片”外,关键在于其对港人的象征性肯定——事实上,《寒战》并不完美,也非香港标志性影片,其引发的观影热潮源于影片背后的意义指向。
影片拍摄都市时采用了好莱坞电影喜欢的空中俯拍方式,将香港拍得很美。香港夜景举世闻名,但少有港产片尝试在上空俯拍香港高楼林立的夜景。《寒战》里的香港很漂亮,即便警察总部,看上去也通透、时髦。香港地标式建筑曾经很多,但有些如今已经消失,变成了普普通通的高楼大厦。实际上,所谓“地标”不一定要多么打眼,而是要有陪伴一代代香港人成长的“标志”性——就像老北京人之于华清池澡堂,老上海人之于大光明戏院,老广州人对西关莲香楼的记忆那样。正是这种联想,让香港人看到《寒战》中的香港靓景不无慨叹,而这种慨叹就少不了“身份”的认同感。
香港的城市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权力绝不能超凌驾于法治。《寒战》中多次出现 “香港是法治社会”“香港是最安全的城市”等对白,引人联想。作为警匪类型电影,该片表现了与时俱进的创作态度,即不再是传统的正邪对立,而是演变成更复杂的权力与法治、公与私的对峙,表面的警匪搏斗实际上是权力与法治的角力。例如片中梁家辉和郭富城[微博]两个作为同一级别的警方高层,他们针锋相对的精彩对峙,表现了人治与法治的势不两立,张力逼人。
之前许多人批评香港电影“港味”越来越少,《寒战》的出现终于让香港观众有“久违”的“重逢”感。这也成为该片票房走俏的一大动力。所谓 “港味”无非是通过诸多生动的细节,唤起观众曾经熟悉的情感。无论是警队中权力倾轧所表现出的人物形象,还是过场戏中保安局局长与记者的见面等,这些差不多每天都会出现在香港电视新闻中的场景,都让人想起久违的“港味”。
从投资产出的角度说,《寒战》算不上大制作影片,顶多为中等规模的制作,其中最大开支无非几位主演的片酬。该片的两名导演虽然不能冠以新人——梁乐民曾经是电影美术,陆剑青曾是副导演——但两人首次合作掌舵一部商业类型电影,即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实在让人替他们高兴。不少人在期待,希望这对梁/陆组合,能够继杜(琪峰)/韦(家辉)组合、麦(兆辉)/庄(文强)组合之后,为香港电影带来更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