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柴静式困局早已演 名人受困扰

2013年01月30日16:03  北京青年报

  《看见》出版,低调的柴静迎来了“最高调的时刻”。她成了杂志的封面人物,成了签售现场数千群众追捧的明星,成了微博上热议的名字。然后,她的名字就迅速与“是非”绑定,从婚姻生活到情路历程,从记者素质到主持能力,一律成为“舌尖”上的话题。从红到黑,柴静的遭遇与此前余秋雨、莫言、韩寒等人并无不同,她用亲身经历实现了自己书中的那句话:“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可问题是,每个名人都必须通过这种或捧杀或棒杀或被偷窥的方式走下“神坛”吗?

  这个时代意见多元,反对声大,批评者众,本无可厚非,但反对不等于攻击,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是否有事实为依据、用理智做分析。以“砍柴”事件而言,闾丘露薇的话当属于批评范畴。她认为“记者是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后面的”、“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些意见都属于业务探讨范畴,落实在柴静身上,闾丘的话是批评,但不过分。正如《看见》图书见面会上,白岩松所言:“《看见》未见得写得有多好,柴静也还不是中国最好的新闻记者。”因此,闾丘的批评里应该有柴静努力的方向。至于有些人认为,柴静走红一靠央视平台,二靠老男人们帮衬,则让人感觉情绪多于理性、攻击多于批评。央视有俯瞰全国的便利,也有牵一发动全局的谨慎,身处这个平台,要做得到位又要说得合体,是需要真功夫的。至于老男人们的帮衬,算来算去,和柴静结交的“老男人”,白岩松、邱启明、陈晓卿是同事,张立宪、周云蓬是个体出版商和歌手,罗永浩是民间博主,大众视野下,名气未见有大于柴静者。

  其实柴静式困局在多位名人身上早已重复多次:比如莫言,未获诺奖之时,作为赔率最高的提名者,圈内圈外,质疑多余肯定,但一朝“得中”,所有的质疑都化作赞美一拥而上,好事者更是挖出莫言一顿吃18个馒头之类的秘闻以博视听;再如余秋雨,青歌赛前,他是文化苦旅中孤独的行者,青歌赛后,他是错误频出的伪专家,“看青歌赛,找余秋雨的错”,一时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莫言被捧杀,余秋雨被棒杀,柴静在“拾柴”和“砍柴”的对抗中,先被捧杀后被棒杀。胡适曾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没有这种持平,无论是捧还是批,总是难免流于荒诞,戾气丛生。

  但今日之舆论,持平之论稀缺,“造神”或者“打鬼”,从来少由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决定,多是取决于批评者的主观好恶或者利益平衡。诚实本来是一项最低的道德标准,但在口水与骂声齐飞的舆论场上,却成了最为稀缺的品质。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个全民发声的年代,就像是《甄嬛传》里的后宫,每个发言者能够获得公众“恩宠”的时间不过寥寥数日,其他时间只能在孤灯寒夜中苦捱岁月,但“再冷,也不该拿别人的血取暖”。

  善待每一个敬业、真诚的人,其实是为了存住我们心底的那点暖意和信任。

  文/本报记者 祖薇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