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中国的《纸牌屋》在哪里?

2013年04月15日16:07  北京青年报
《纸牌屋》 《纸牌屋》

  讲述华盛顿政治博弈的当红美剧《纸牌屋》,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着核弹爆炸般的能量。一亿美元投资,翻拍自同名经典BBC迷你剧,《社交网络》、《七宗罪》导演大卫·芬奇担任制作人并执导前两集,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饰演男主角……编剧宁财神[微博]看了《纸牌屋》后感叹:“心生敬畏和自卑,快、准、狠,这几个标准,可能一生也达不到了。”

  《纸牌屋》的魅力绝非“大牌制造”这么简单。

  它真正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是其开拓性的制作、营销模式。《福布斯》杂志称:“《纸牌屋》可能是美国电视产业的未来。”美国《商业内幕》杂志则写道:“HBO、ABC要小心了,传统电视产业的变革就从《纸牌屋》开始。”这是因为,与以往电视台主导的电视剧不同,《纸牌屋》制片方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视网站Netflix,也就是说,它是一部纯粹的网络自制剧。反观我们自己的网络自制剧,刚刚脱离粗制滥造的初级阶段,仍是以低俗笑料博点击率,靠“广告中植入剧情”养活自己,土枪土炮低成本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大数据”威力无穷 《纸牌屋》一反常规

  著名编剧宁财神谈到看《纸牌屋》的感受说:“心生敬畏和自卑,快、准、狠,这几个标准,可能一生也达不到了。”从某种角度说,《纸牌屋》的确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能力范畴,因为它的基础是强悍的“大数据”。

  基于观众喜好数据分析制作的《纸牌屋》,在观看时能明显感受到不断有“快、准、狠”的元素抛出,持续带来收看快感的桥段将你牢牢粘在荧幕前,欲罢不能。诸如快速犀利的拆解政治手腕,女主角和男演员的床戏、暧昧,让人大跌眼镜的黑暗系政客心理,直白到明目张胆地谈论政治技巧,凯文·史派西甚至对着镜头直接表白他的阴谋,犹如口无遮拦的美式脱口秀。另外,《纸牌屋》还有一大反常规之处,是它打破了传统美剧的季播、周播格局,在开拍前就确定一共两季26集,第一季13集一次性拍摄完成并在同一时间全部推出。这样做也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的最符合时下网民观看心理的播出方式——比起每周固定时间等待一集新剧更新,新时代观众更喜欢把一部电视剧“攒”起来一次看个够。

  NetFlix是美国最大的在线视频租赁公司,它在全球拥有3300万用户,美国每天的高峰时段网络下载量都来自Netflix流媒体服务,用户每天在Netflix产生3000多万个行为:包括暂停、回放、快进等,Netflix订阅用户每天还会给出400万个评分、300万次搜索请求等。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记录了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喜好和口味。也就是说,假设你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的某个停留或回看只是基于个人原因的偶然行为,当成百甚至上千人都做出相同的行为,那么这个细小的动作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纸牌屋》就是“大数据”应用在视频媒体取得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成功。“大数据”最初是指多到无法去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数据集,后来被衍生成通过某种方式和方法去分析海量数据,从中获得需要的具有巨大价值利益的服务内容。NetFlix根据“大数据”分析,导演大卫·芬奇、男演员凯文·史派西和“政治惊悚”题材,这三大元素构成了点击率集中、拥有固定观众群、受欢迎程度高的收视保障,最终促使Netflix下注一亿美元,抛开所有传统的电视剧操作模式,自制《纸牌屋》。

  有了“大数据”,影视剧的创作者能做到比观众更了解观众,传统的电视剧制作业对收视率捉摸不定后知后觉,而视频网站作为电视剧制作新军,却靠着数据分析,“预知”了收视率。

  谈借鉴为时尚早 “行业野心”大提升

  《纸牌屋》的成功在国内也掀起了一轮探讨网络自制剧出路的热潮。

  国产网络自制剧的“身世”多少有些囧。最初它是视频网站为了解决传统电视剧版权费用过高的负担,被迫自力更生,另外部分承担了网站商业化的渠道,即为广告商服务。这两种定位在很长时间内决定了国产网络剧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网络剧在点击率和品牌影响力上的贡献越来越大,近来,搜狐视频、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等都在一边做数据收集,一边逐步加大对自制剧的投入。

  虽然目前谈中国的《纸牌屋》在哪里为时尚早,但盘点国内的网络剧仍难免让人怒其不争。搞笑系列剧和基于网络小说的改编占了很大比重,多数品位低俗,道德底线不断被刷新,即便传统渠道的国产剧整体水平已经饱受诟病,网络剧整体仍然处于其水平线以下,更不要说出现像《纸牌屋》这种精致、艺术的高水准制作了。

  视频自制节目资深主编王皓认为,美国同行的大手笔,基础是整个行业规模决定的,“它们的制作是完成了一件符合好莱坞规律的事情”,不能苛责国内视频网站难以达到相同的水准,相反,迫于行业规模,国内的自制网剧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某网站首席运营官刘弘看到的是,“他们把社交化营销工具用到极致,在社交网站上制造话题、搞宣传营销,并且从3000万付费用户的数据中总结收视习惯,根据对用户喜好的精准分析进行创作,这是未来大数据时代的趋势。”

  目前,国内视频网站受用户数据收集以及行业现状的局限,网络自制剧普遍指向更为快餐式和简单易行的制作方向,诸如搞笑、网络语言堆砌、网络小说直接翻拍等等,符合国情的模式仍需自我摸索。去年口碑最好的网络剧是《屌丝男士》,身为监制,王皓认为这种片段化、众星云集、结合热点的搞笑剧是可以复制的一种模式,今年他又如法炮制了一部姊妹篇《我的极品是前任》,“假设《屌丝男士》只是个案,如果我们再做出一个产品序列,就能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模式”。

  即便如此,《纸牌屋》的成功已然极大提升了国内自制网剧行业的野心,“它起码证明,视频网站也能把一部好作品释放最大的影响力,之前除了电视台,外界不会认可互联网这个平台。”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责编: pp)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