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上海电影节看完电影报以掌声

2013年06月25日15:33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李云灵

  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周日落下帷幕。有关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切脚本浓缩于一本记录着电影节日与夜的《电影手册》里,但到了现场,总会有更鲜活、更闪光的东西触动你。我们所看到的,并非一届简单的电影节,而是历史在它身上投下的倒影;而我们所眺望的,也并非仅仅是几座奖杯,而是关于整个电影工业的未来。

  第一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好莱坞著名导演奥利佛·斯通今年获得了上影节的终身成就奖。重回故地,他特意穿了一件黑色的中山装上台领奖。

  1993年第一届上影节初创时,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部影片参赛参展。20年后的今天,上海26家影院35个影厅,展映超过800场次电影。各类影片的观影达30多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八成以上。各种专题影展活动及主创见面会100多场。

  一届电影节的顺利举行,离不开各个岗位的默默付出。今年上影节评委会主席、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就是一位以严谨著称的电影人,无论对自己和对他人都要求十分严格。他是一个分秒必争的人,转场要求“走路不能超过3分钟”。受访时,他要提前知道每一场采访的时间、地点、人数、问题,还要监督翻译是否完整翻译,尽管他听不懂中文。此外,即使他是一位导演,但在每次公开亮相前都要化妆,以最好的面貌示人。

  有严谨态度的不仅是评委会主席。在开幕式时,香港导演杜琪峰率领了《盲探》团队驱车前往红毯,入口处被保安拦下要求查看组委会统一发放的证件,忘记佩戴证件的一行人推出刘德华作为“通行证”,保安仔细确认之后,说道:“哦!原来是刘德华啊……没证不让进。”

  让历届电影节来宾印象最深并且赞不绝口的,要数观众的热情和专业。希区柯克默片展及小津安二郎作品展等“大师致敬单元”受到追捧,片长9个小时的纪录片《浩劫》更是座无虚席。“我听说,电影节期间有300多部影片放映,不光是大制作的影片更有小成本的创作。我想说,电影节这个平台真正让电影做到了多元化。”

  汤姆·霍伯说。奥利佛·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影展上放映,他在开场前和观众见面后,在台下坐了3个多小时,等待电影放映结束,又花了1个多小时与上海观众交流。斯通说,这个城市的观众有文化,他非常喜欢和这里的观众沟通。

  在展映电影的放映过程中,也发生了字幕缺失等问题。对于这些,字幕组的志愿者们有些委屈,“对于每一部自己要负责的电影,我们都会提前熟悉片方寄来的样片,但有时候来到影院,拷贝的版本和我们看的样片不一样,有的少几段,有的多几段。台本上没有的,临时没地方去找字幕上上去呀,真是有苦说不出。”在每场电影的放映中,志愿者总在黑暗的角落,将台本翻译组已经翻译好的字幕逐行敲上提示屏。有的志愿者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而错过上字幕,电影放映前连水都不敢喝。一人包办影展300多部影片排片,为影迷所熟悉的“四眼老王”王佳彦[微博]告诉记者:“我们的电影节只有20年历程,问题不少,但它在成长。那些提出批评建议的观众我很理解,但不管怎么说,电影节给影迷带来许多难以在大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的观影机会,爱护它,帮助它显得更重要。”

  影迷没有一味指责,也把自省的目光投向了自身,比如,有影迷反映有些观众在放映过程中肆无忌惮地用手机摄录和拍照,希区柯克默片展上这种现象严重,因其规格高及稀有性,片前讲解和现场配乐的仪式感强烈,激发了很多观众“到此一游”的心理。虽然网上这类“负面报道”不少,但这不是故意挑刺,因为影迷们提出的问题很实在、很真切,他们通过个人的眼睛发现问题,由此才能监督、刺激到电影节的各个环节。而记者在影展后期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观众有了自觉,拍摄现象少了,学会尊重,看完电影,报以掌声。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