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演员成导演自控力是关键

2013年09月06日09:48  北京青年报

  演员“升职”做导演早已不是新鲜事,周星驰、姜文、徐静蕾、赵薇、蒋雯丽、冯德伦、徐峥都是“演员型导演俱乐部”的成员;干得漂亮的也不少,在目前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中,徐峥的《泰囧》、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分列榜眼、探花。不过,以往都是电影人的俱乐部,近来电视圈也流行起来,比如陈思成之于《北京爱情故事》,以及眼下风头很盛的文章作品《小爸爸》。然而,电影和电视剧毕竟是两回事。演员们在电影俱乐部的成功仰仗于产业化程度高,幕后有强劲的专业团队做助推器,而电视剧的行业发展规模远达不到,因此演员做电视剧导演,第一是想起来很美,做起来很苦;第二相当于演员说了算,如果自控力不够,后果很严重。

  首先必须明确,在中国的电视剧环境下,要论挣钱,演员是多快好省还舒服,性价比大大高于导演;论社会地位,鉴于电视剧导演行业门槛太低,常年鱼龙混杂,愣是把导演从原本应该万人敬仰的艺术家,拉低成凭手艺吃饭的技术工种。所以,一票知名演员前赴后继地当导演,最重要的动力是个人表达的愿望。以目前国产剧的生产方式,一个有收视号召力的演员基本是整个剧组的轴心,不用说普通工作人员,就连编剧、导演、制片人都要紧紧围绕这位核心明星的喜恶来工作,所以做导演在想象中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各种琐碎的细节和暗藏背后的苦难就会涌现出来,令新科导演疲于应付。所以,恐怕只有文章、陈思成这种有冲劲有表达欲的年轻人才会初生牛犊不怕“死”,成名多年的大腕早就“看透”了个中玄机,改为发展自己的“团队”,走到哪个剧组都带着自己的编剧和导演,虽无导演之名,行的是导演之实,真真正正的“无冕之王”。

  但是,电视剧“无冕之王”的作品大都不成功,收视和口碑都远远低于这些著名演员安于本行的作品,恰恰说明电视剧是综合艺术,各个环节都有高水准的专业人员,才会众人拾柴火焰高,反之除了逞一人之强,实则样样减分。演员当电视剧导演最大的问题是权力过于集中,因强烈的个人表达愿望而失去了理性的市场判断。黄磊演《人间四月天》的文艺腔很合适,但自己导《似水年华》就被评价太过文艺,曲高和寡;正在播出的《小爸爸》虽然人气很旺,但是能明显感到凡是出现文章自导自演的戏份时,节奏和镜头就会失去有效“控制”。万幸的是文章还能保持清醒,他没有把《小爸爸》当成一个人的舞台,深知作品成功才能代表导演的成功,因此在副线和配角上不惜笔墨,“损友”齐大胜和“对手”高富帅的两个男配角都处理得活色生香,才使得整部作品保持了《奋斗》、《裸婚时代》以来的水准和特色。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责编: samm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