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死了”千百回的导演黄真真

2013年09月16日12:10  信息时报

  文白

  有的人一碰商业片就死,体无完肤,一而再再而三,前赴后继。黄真真的努力在于,即便把自己的软肋暴露得一清二楚,也还要往商业片这条路上挤。你看《完美嫁衣》,你看《倾城之泪》,你再看《被偷走的那五年》,真是一片惨淡,到底谁还能记得她那部《女人那话儿》?

  《那五年》的票房不错,似乎有白百何[微博]的电影票房都不错,这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但票房和受欢迎实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受欢迎和电影的好坏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五年》的最大优点,恐怕是完整地阐述了什么是“坏电影”的概念。

  一早起来忘却了过去五年的纷纷扰扰,这实在是个闷在家里胡思乱想的人才能想出的点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出发点还算有趣,即便谈不上新颖,但至少展开的空间非常大。可拍成悬疑片,比如发现朋友死亡追查凶手却发现自己是主谋;可拍成科幻,比如进入一个平行空间;可拍成爱情,比如重新拾回爱情的单纯……显然,黄真真选择的是最后一个,但你要知道,这类题材的出发点已经够离奇了,所以下面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自圆其说。但《那五年》,关注的仅仅是那点鸡毛蒜皮。消失掉的那五年记忆是个什么心理状况,电影一笔带过;五年来的改变究竟如何,电影几乎未曾提过,女主角的纠结与痛苦只靠着白百何几个看起来很大路货的表情表现,这本身就是个败笔。

  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让人绝望的是,女主角得了记忆衰退的病症啦!天哪,到底是什么样的脑子才能继续把女主角得重病这事扯出来说啊!几十年前的桥段就不能不拿来用了吗?更让你绝望的是,女主角为了治病,不至于每天忘记越来越多东西,冒险做手术,结果手术失败瘫痪了!是啊,因为手术瘫痪啦,那么请问编剧,你这样设计到底是想控诉医疗还是想干什么呢?这和被偷走的五年又有个什么关系啊?你会不会再写一个因为感冒而开刀死掉的爱情故事啊?接下来女主角为了不拖累老公,又要求对方拔掉自己的呼吸器。我都不要求逻辑了,但麻烦你让一切至少看起来合理一些好不好?

  当演员无法帮助到电影,就更要求导演注重细节的设置与逻辑的合理,黄真真在这方面真是一败涂地——什么,有人说白百何的演技好?你真的以为这种夸张的程式化的毫无感染力的演技叫好?那么是不是要把所有的一二线演员都叫演技大师了?

  一碰商业身便死,从此无视黄真真!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