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再见宫崎骏 忧伤的完美告别

2013年09月27日11:18  北京青年报
宫崎骏 宫崎骏

  编者按:

    本月,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宣布退休。从《风之谷》、《天空之城》到《龙猫》、《千与千寻》,他的作品是几代人的集体回忆,也在不少中国孩子的成长轨迹中,留下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年逾七旬的宫崎骏这次也许真的要为动画生涯画上句号。本期的《中学作文》选登了几篇向宫崎骏作品致敬的中学生习作,让我们来了解宫崎骏营造的虚幻世界给青少年留下的印记——那里有美丽的视觉画面,对和平、环保和真善美品格的追求。

  为了拯救父母,千寻坚定地走向那条没有终点的铁路。每当我陷入绝望和孤独时,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幅画面,顿生新的动力。

  忧伤的完美告别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6)班  刘锦峄

  提起宫崎骏,想说的太多。五十多载岁月,五十部感人肺腑的动画剧作,他给无数人留下无尽回忆。乡间小月与龙猫精灵的快乐生活,神秘城镇中少女千寻在重重磨难中成长并学会担当责任,热爱飞行技术研究的堀越(《起风了》的主人公)被资本主义和军国主义利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散发着生命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又一个的动画经典,在淡淡的忧伤中,彰显对人性的赞美。

  我的人生轨迹中也有宫崎骏。我曾经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在外人面前总是沉默寡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很多时候,我觉得生活只有灰色的调子,没一丝生气。我想抱怨,我想哭泣,我想呐喊,可连一个倾诉的对象都没有。然而,当《千与千寻》第一次走进我的内心深处时,我真正被触动了,流下了感动的泪。我至今依旧记得那个情景: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为了拯救父母,千寻坚定地走向那条没有终点的铁路。阳光洒在水面上,映照着女孩的背影,也象征着新的希望。每当我陷入绝望和孤独时,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这幅画面,顿生新的动力。

  在我眼中,宫崎骏是一位慈祥、和蔼,又不乏童心的老人。他将传统日本物哀(日本的一种文学理念和世界观,大意是指真性情)的清雅伤感之气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塑造知人性、重人情、可人心、解人意、富风雅的形象和氛围,表达对万事万物的包容、理解和同情。他用一个个经典,同观众进行心灵的交流,让我们对电影角色的思恋、哀怨、忧伤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我眼中,宫崎骏还是一位有历史正义感的老人。他热爱和平,曾明确反对日本政府修改和平宪法,呼吁日本政府就侵略战争问题向邻国谢罪、赔偿,取得和解。他以收官之作《起风了》表达反战心绪。

  如今他告别动漫,一如他的作品,淡淡忧伤中呈现完美结局。

  再见,宫崎骏。你的作品,给忙碌的世界带来安静的角落,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学会感恩。

  他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抛弃那干净而单纯的美好,不是繁华都市中的金钱权力,不是霓虹灯下的七彩光斑,这美好是天使羽翼飘落的羽毛,是编织在夜空上的荧光千点。

  永恒之洁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孙一清

  当希达和巴鲁(《天空之城》的主人公)手牵着手,一同念出那句毁灭一切的咒语时,天空中的梦幻城池就这样伴随着愤怨和贪婪瞬间瓦解,坠入没有尽头的云海。一束象征着生命的绿冠载着冰蓝色的飞行石消失在天际,留给我童年的,只是一个细小的、略带悲伤的黑色圆点。

  《天空之城》让我知道了一个叫宫崎骏的人。他能把蓝天白云编成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为每个人童年的梦做着动人的续写。正如冰心所写,“能做梦便是快乐”。这份快乐,教会了我们勇敢与坚强,真诚与善良。那份纯洁,那种干净,那充满奇异的孩童式幻想,致使我们所感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不沾染一丁点污浊与瑕疵,干净到可以映射出我们置身云间的影子。

  “没有人见过风的样子,无论是你还是我。但当叶子在颤动,我们就知道起风了。”今年,这个爷爷要退休了,留下了一部《起风了》作为礼物。作品延续了他一贯引人深思的风格,当安宁面临战争,当爱情邂逅分别,一架纸飞机在空气中划过的波纹化作一架战机留下的航迹云,零式战机掠过天空的轰鸣,又一次唤起动摇了装在自省里的悲伤。

  梦想,人生,希望,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是宫崎骏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他以过人的天赋和不妥协的执著打造了最动人的作品,都显得那样的高贵与不凡。其实他也只不过是想把最本质的真善美展现给人们看,却无论如何都显得与所处的世界那样格格不入,这让他看起来过于与众不同,从而被推上了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位置,被当作是召唤师一类的角色在另一个维度的中心替我们找寻填补内心空洞的慰藉。

  在一条通往追求纯洁之美的必经之路上,与此相伴的是整个世界的浮华与喧嚣、利益与背叛、黑暗的规则和逼仄的角落。太多的人跻身于物质和精神的时空夹缝,看似应有尽有,实际一无所有。好久都未让至纯的美好进驻于心,在这个世界上,它们总是不幸地与权力和金钱混为一谈。我们攀登着忙碌生活构筑的悬崖,心中念着谨慎与防备,恐惧着万丈深渊与粉身碎骨。于是就发生了那么多不愉快的事情,造成了那么多不美好的结局。

  “有这样一个地方真好。”在看宫崎骏的动画时,可能随时都会因为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发出这样的感慨。小时候,我是因为幻想自己也能站在无际的草原上,头上横过一片蓝天,眼前浮着一朵白云的景象,现在,我是听到了一声关于一切美好事物的呼唤。他是在提醒我们不要抛弃那干净而单纯的美好,不是繁华都市中的金钱权力,不是霓虹灯下的七彩光斑,这美好是天使羽翼飘落的羽毛,是编织在夜空上的荧光千点。

  “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这诗一样的语句如今还能在心中激起多大波澜,年幼时的单纯时代已经飘走了多远,未来究竟会怎样,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会让至纯之美留在心中一个不会被污染到的位置,努力让它不被逾越,无论何时想起,都会觉得生活如此美好。

  初次与千寻“见面”,是在六岁那年下雪的年关。小小年纪的我,似乎特别能够感受到千寻目睹一只穿着爸爸衣服的猪时的惊恐,以及无依无靠奔跑在幽灵游荡的街中的恐慌。

  我与千寻的十年

  ◎学通社京南分社、北京汇文中学 杨雨萌

  宫崎骏要封笔退休了!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动画界的“黑泽明”就此收手,令无数人唏嘘不已。我重新打开电脑某个角落里的文件夹,打开那部不知看了多少次的 《千与千寻》……

  初次与千寻“见面”,是在六岁那年下雪的年关。被大雪覆盖的四合院里,屋子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爷爷。为了招待我这个小客人,他在一台屏幕窄小的老电视上用如今早被淘汰了的VCD机放映这部片子。因为年纪尚小,印象都不是很深刻,总体感觉就是怕。有对无脸怪吃人的惊恐,也有对静谧的深夜里无人的车站的胆寒。要说最怕的,其实是千寻爸妈因为吃了太多食物而变成猪的片段。小小年纪的我,似乎特别能够感受到千寻目睹一只穿着爸爸衣服的猪时的惊恐,以及无依无靠奔跑在幽灵游荡的街中的恐慌。以至于回家的路上我都一直趴在妈妈怀里强撑着不肯睡去,生怕一觉醒来父母不知影踪。

  再看《千与千寻》,是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那时的我总喜欢把动画片里的人物分成好人和坏人。我能分清楚汤婆婆是坏人,而善良的千寻一定是好人。可凶巴巴的锅炉爷爷会给睡着的千寻盖上被子,一直骂千寻笨手笨脚的小玲姐姐则在工作上给千寻很多帮助。至于白龙,忽冷忽热,令人捉摸不透。也许这就是我第一次探究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很多邪恶的角色也会有可爱的一面,比如宠爱宝宝时的汤婆婆。而很多善良的人也会有刀子嘴豆腐心的一面,就像锅炉爷爷和小玲姐姐。

上一页12下一页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