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将军之子犯强奸罪,获刑10年”,昨天,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在相当长时间内将此消息置顶,原因自然是因备受关注的李某某案昨天一审宣判。对于判刑10年的结果,中国社会存在“判轻了”、“判重了”的不同声音。但在外媒眼中,比审判结果更令人好奇的是,案件为何能在过去半年如磁铁般紧紧吸住中国公众的注意力,它又折射出中国社会对“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怎样的敏感情绪。事实上,案件当初曝光时就有评论认为,审判如果公正、平衡将是中国司法的胜利。而在过去一周,从薄熙来、丁书苗到夏俊峰,人们关注的似乎已不仅是一个个“案中人”个人的命运,还有正义之于中国的深刻意义。
宣判,李某某获刑10年
昨天上午9时,李某某的母亲梦鸽[微博]在大批记者围观下通过安检,走入海淀法院。不久之后,法院通过微博发布李某某案一审判决结果:被告人李某某(17岁)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案件中唯一成年被告王某获刑12年,其余3名未成年被告被判刑3年至4年,其中两人获缓刑。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在宣判前,李家的律师已对媒体表示,如李某某被判有罪将会上诉,李家律师坚持无罪辩护。但法院认定,李某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犯意提起者、主要暴力行为实施者,地位与作用明显大于其他被告,且无悔罪表现。鉴于其犯罪时系未成年在校学生,判处有期徒刑10年已是依法从轻处罚。
围绕案件争议的一大重点是案发的2月17日晚,北京湖北大厦的那个房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美国彭博社称,法院认定,当晚李某某等人在某酒吧消费后,强行将与他们一起喝酒的杨姓女子带入酒店房间,逼其脱光衣服并将其轮奸,李某某和其他被告事后给该女子2000元人民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梦鸽多次宣称该女子是酒吧陪酒女,认为其有卖淫嫌疑。美联社称,李某某本人辩称当晚事发时他喝醉了,几乎什么都记不起来。但事发酒店的监控显示,李某某不仅抓住受害人的胳膊将其强行拉入酒店,还在酒店电梯内拍打受害人头部。法院认定,李某某在犯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南华早报》称,正是因为李某某拒不认罪,对他的量刑才比其他未成年被告人更重。其余3名未成年被告均认罪,并分别支付受害人15万元赔偿金。
争议,名人子女与公众情绪
宣判结果公布后,路透、美联、法新等西方通讯社都报道了李某某获刑的消息,案件中一个因素引起它们的共同关注:案件在中国激发的公众情绪。
路透社称,李某某的父亲李双江[微博]在中国是军队歌唱家,常在电视上演唱爱国歌曲,在军中享受将军级待遇。母亲梦鸽也是名解放军歌手。文章说,案件在中国吸引社会关注长达数月,关注度甚至高于薄熙来案。案件激发中国公众对“富二代”、“官二代”和“星二代”的新一轮审视。许多中国人认为,过去很多高官子女因家庭关系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在此情况下,李某某成了人们抱怨最显著的对象。法庭外,很多人在庆祝李某某获刑,一名大学教授表示,他支持法庭的判决,“富二代仗着父母有钱,可以不努力学习、不守法,普通工人或农民家的孩子能这样做吗?显然不能”。路透社称,案件反映了当下中国的社会气候,宣判则是对高级官员子女的严厉警告。
美联社称,强奸罪在中国量刑在3年至10年间,罪行严重(如轮奸或伤害致死)者可能被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报道援引中国学者的话称,公众对案件的强烈关注很可能确保了李某某没有被免罪或轻判,此案中卷入了过多的公众情绪,如仇富、仇权心理,这种公众仇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裁决。
法新社说,李某某案宣判后,中国互联网上有人为此欢呼,还有人认为判罚太轻。他们甚至批评政府说“人民给你们权力不是让你们保护这样的动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专家26日对《环球时报》说,听到判决结果有些意外,“感觉比预期判得重了”。他说,法律讲求证据,单从证据上说,李某某案的证据链上还存在着疑点。此外,在这起案件审理过程中社会舆论干预司法的现象比较严重,宣判前一些律师、李某某家属以及媒体都有不当行为。
《南华早报》今年3月曾刊文称,如李某某案能够抗住强大的公众压力及可能出现的来自高层的干预,进行独立裁决,即使最终结果与公众预期相去甚远,也能称得上司法的胜利。26日晚环球网登出的民调显示,88%的受访者认为李某某案“量刑合适”,认为“量刑不适”者占12%。
正义,大案周的核心议题
法律面前是否人人平等?BBC称,普通中国人非常希望能通过李某某案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俄罗斯之声”26日说,中国互联网上人们已将此案与薄熙来案相提并论,一些人认为两起判决终于证明,在中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文章称,这也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所做的承诺。彭博社说,李某某案恰逢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打击腐败,以消除外界对特权阶层特殊待遇的批评。
26日,多家西方媒体还报道了中国互联网对杀城管的摊主夏俊峰被执行死刑表现出的怜悯。事实上,自薄熙来22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以来,丁书苗与“房姐”公开受审等司法新闻皆引起中国社会高度关注,并引发外媒热议。奥地利《新闻报》26日题为“远东的正义”的文章说,从薄案开始的一系列案件都引发极大关注,而中国似乎也正在努力解放司法。北京可能要证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律制度并不落后。
中国社科院政治所所长房宁对《环球时报》说,公众高度关注司法是“现代化的必修课”,像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各个民族、国家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房宁说,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都会受到教育。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青木 陶短房 张利 环球时报记者 刘洋 段聪聪 陈一 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