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_本刊记者 刘倩
以主旋律的语境来看8分
人物塑造
摆脱高大全
从小人物的情绪开始建置起一个楷模警察的故事开端,这对于主旋律题材电影来说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闪光点。当主人公郝万忠穿着刚到刑警队那身有点不合身的警服,像一个小镇青年那样在楼道间慌忙又滑稽地滑步时,这样的画面看起来十分亲切,就连画外音都在表示他看起来并不是一块当刑警的料。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摆脱了以往主旋律影片一上来就将英雄形象树立成一座大山的路数,以人为本,而不是英雄人物为本,仅凭这一点,《警察日记》就足以成为所有主旋律影片的标杆。
台词
警察说了人话
在许多主旋律影片中,从爱岗敬业的主人公口中说出的台词通常能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警察日记》里的郝万忠话不多,不会出口成章,通过写其祭文的记者的视角去呈现第三方的说法回忆郝万忠的言行,在视觉上更具真实性。许多郝万忠口头禅的呈现“行,我知道了”,以及他帮助别人就可以走后门,自己家的事坚决不能走后门的“死板”,也给郝万忠这类真正喜爱警察这个工种的人一种注解,影片并没有凸显警察这个工种有多高尚,而是赋予了选择这个职业并相信其神圣性的人一种执拗的性格。
细节
清官家境不再贫寒
还记得在《神探亨特张》里的那个民警老张吗,他的生活清贫得似乎每天都只与一辆自行车为伴,穿着也是随随便便不讲究,《警察日记》里的郝万忠当上局长后,乘坐的车有奥迪、雷克萨斯等,自己家里的装修也达到了小康水平,比如房子挺大,也有皮沙发,家具都不错。私家车自然也是有了,他的穿着嘛,从料子和款式看,也大概都是商场货。导演并没有规避掉公安局长生活品质不错的展现,从郝万忠挡掉了所有的灰色收入来看,证明我国公安局长的工资还是非常可观的。
以惊悚片的语境来看5分
镜头暗示
滴水的声画处理很初级
导演似乎并不满足仅仅将一个主旋律题材的影片的故事讲好,在风格上也能看到导演在努力寻求某种类型突破。这个突破口从成片来看落在“惊悚”二字上。在前三分之二的篇幅中,大概是郝万忠这个人物塑造得已经比较丰满,不知是不是为了避免影片走向单调,导演在后三分之一的篇幅中加重了犯罪现场的一些镜头展示,一个人物传记的故事片因为人物的工作涉及刑事案件就加入惊悚的元素,虽然说得过去,但无法避免只触及惊悚元素皮毛的不伦不类。
推理
破案的逻辑一闪而过
郝万忠的警察生涯都致力于破案,以致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常常出现幻觉,一面浮现出惊悚的案发画面,一面闪过一些推理的逻辑。其实在郝志忠加入刑警队的时候,在他的轨迹发展中就时不时地会穿插一些关于破案的推理,只是这种推理的呈现每次都是虎头蛇尾,只有一个案件的推理过程比较完整,其他都是昙花一现,给人的感觉是用惊悚的画面掩盖篇幅关系所不能完整呈现的每个案件的推理过程,在逻辑性上,稍显仓促。
节奏
惊悚镜头显突兀
《警察日记》的节奏整体来说是温情和娓娓道来,楷模警察郝万忠身上有一个闪光点在于他一直念念不忘15年前自己刚加入刑警队时那起一家三口灭门案,所以在影片的后三分之一的篇幅里,他的这种想破此案的执念被呈现得越来越重,时常就会闪回出现15年前案发的惊悚画面。他的这种执念处理也让影片瞬间变成一个靠突兀惊悚镜头撑起场面的“伪惊悚片”。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