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舌尖上的中国2》:情景再现不算造假

2014年05月23日15:15  南都娱乐周刊 收藏本文     
爬树采蜜遭质疑 爬树采蜜遭质疑

  《舌尖2》收获高收视的同时也收到了外界对其层出不穷的质疑。网友说抄袭,导演说是致敬,专家指出做假,导演回应是安全考虑??网友和导演组的拉锯战此消彼长,无法消停。那么这些问题在专业人看来是正常的吗?本刊采访多位纪录片导演、影评人、美食评论人,看他们怎么看。

  采写_本刊记者蒋梦瑶 录音整理_实习生钟旻庭

  质疑1 爬树采蜂蜜是否涉嫌造假?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这个不存在任何造假。所有用镜头拍摄的东西,全部都是艺术加工的,只是加工的工艺方式不同而已,谈不上什么造假。而且非独故事片,纪录片也是这样,摆机位,长时间的等待,太阳光、月光,或者拍照里的光,它都是一种艺术加工,全世界所有的拍摄的片子都是加工的。这是影像介质这门载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一些场景设置两个环节组合完成,这种做法在国外也是经常会采用。生活中高空采蜜是有的,但在纪录片拍摄当中,可能碰到比如说季节不对等情况,用一种手法来处理、呈现影像,我觉得很正常。不过对纪录片来讲,我们要还原生活,它不能是编剧纯粹虚构编出来的,这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金华青  (纪录片导演)

  他们团队也一直在学习BBC或国外很多的手法,他们是成功地在中国做出了这种片子。就说抄袭这个质疑,我在微博上也看到他们说是致敬,那就是致敬好了嘛。片子在操作手法上有人认为是造假,这叫情境再现,我的东西里也有一些是情境再现,拍不到该怎么办?这事儿没法说清楚。

  周浩  (纪录片导演)

  《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的鼻祖吧,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情境再现!到底什么是纪录片呢?每个人有自己说故事的方法,也许这就是他的方法。我不太想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说这事儿,拍摄的手法的问题,很早就已经有这样的了,说造假就有点过了,但可以说“我不喜欢这种表达方法”。

  结论 《舌尖2》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操作手法,算不上造假。

  质疑2 人物故事过于煽情是否本末倒置?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过度煽情是不对的。在纪录片策略的设定上,从我个人来说,在分寸把握上过了。你看它煽情的效果反而不如不煽情的段落好看,比如香港的那个老伯,他从一个小破店面做成酒楼,时光、年龄、坚守这些已经很够了。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它本来也不是单纯讲美食,本来就有两条线,一条是美食线,一条是背后人物的线。主创延伸到美食背后人的故事,这种探索挺自信、挺有勇气的。我倒是觉得纪录片就应该有一些探索,这些年出来的纪录片导演都会有纪录片的情结,尽管是美食为载体的纪录片,最终依然会对后面的人。可能做得不太纯粹吧。

  周浩  (纪录片导演)

  我觉得是讲故事的方法有问题。讲一下美食又讲别的东西,讲别的东西又讲得不过瘾。我觉得他们也热心地在讲故事,像第四集明显是讲故事比率比较高。有些故事讲得又很牵强。

  结论 《舌尖2》 做得不纯粹,人物故事过于煽情,而且讲故事的方法有问题。

  质疑3 体制内拍摄导致成为爱国主义宣传片?过于说教?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外媒把片子过度解读了。美食文化当中人情的关系、家庭的概念,或者是从美食文化里面讲到师徒传承、家传关系,我觉得都很中国。中国文化特别深层次的那种以美食为载体温暖的东西,他们肯定感到不到,就像我们没法感受到西方那些文化一样,这个就是母语文化的东西。

  赵宁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影评人)

  表达普通的百姓劳动者们的饮食,这个立场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有些话说多了说过了,反而是冲淡了平民饮食史这样的初衷。其实在《舌尖1》中,人文、人情已经融入到饮食当中,不用特别挑出来再专门来说。现在《舌尖2》解说词有点太说教了,这种拎出来说,生怕观众不明白似的。

  结论 “爱国主义宣传片”是外媒过度解读了 《舌尖2》,但解说词确实过于说教。

  除了美食,他们在看《舌尖2》的时候,更关注什么?

  沈涛(美食评论人)

  用人物故事作为纪录片的主线,确实是《舌尖2》的一大亮点,本来食物就离不开人类历史的进化和演变,但问题在于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度,就如食物一样,口感、营养平衡才是好食物,纪录片也是。比如“红烧肉的故事”就注入了太多编导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内容,这种价值观与我们的家常伦理完全相违背,也与中国人传统的“孝顺”相违背,这样的价值观不应该用如此长的篇幅出现在《舌尖》上。

  顾有容(植物学达人)

  导演已经承认是在两棵树上拍摄的,承认了就行了。其实我说得不严谨,林芝当地蜜蜂也是能在高树上筑巢的,我没法证明这个事情不存在。如果他们出示当地的高树上的蜂巢照片就更有说服力了。换树是我能肯定的,他们承认了。

  金华青(纪录片导演)

  好的纪录片还是要去反思去批判,这是纪录片与生俱来最厉害的功能。我内心的观点是,《舌尖》的普及不是件特别好的事情,很多人会认为这就是纪录片。这是此消彼长,那种关注人类心灵、社会现实的(纪录片)空间就愈来愈小,纪录片在国内本来就很难很不容易,网络上的影响力也很弱。

  何苏六(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我倒是觉得《舌尖》对中国纪录片以后进入产业化发展会有特别好探索性的作用,建立产业链,包括盈利模式。尤其央视在营销、周播的概念、植入广告这方面,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当中,是挺真实的个案。

 

(责编: 云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