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电影评奖难穿“透明装”?

2014年06月09日03:59  北京青年报 收藏本文     
曾有相当一段时间,作为国家级电影节的金鸡百花奖喜欢下“双黄蛋”曾有相当一段时间,作为国家级电影节的金鸡百花奖喜欢下“双黄蛋”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日前宣布将顶住“压力山大”,在今年的评奖中采用全透明的投票方式。此举措无疑该被“点赞”,但是,引人深思的“留白”也不能被忽视——为何有压力?压力源于何处?可见,中国电影评奖要想超脱出各方利益关系的纠缠,达到“我的地盘我做主”,还真不容易。

  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作为国家级电影节的金鸡百花奖喜欢下“双黄蛋”,像是分派福利一样让奖项头衔惠及各方,公众和媒体对于“双黄蛋”的嘲讽持续了好几年,这个中国曾经最有人气的电影节不仅迷失了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也在权威性上大打折扣,变成了保守的“老好人”。

  电影节虽然不是百米飞人决战可以量化得毫厘不失,但它同样需要优秀的影片、激烈的竞争和公正的评选,“双黄蛋”显然暴露了中国电影体制内残存的一些弊端,人情和利益关系如同蛛网一样,让电影节的举手投足都颇有忌惮。而此次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全透明”也从正大光明中印证了还有灰暗角落的存在,梳理其间,还会发现电影生态的链条上,有诸多的错位。电影评奖主办方的大部分压力来自于片方,因为片方要千方百计、不失任何时机地、用各种奖项给影片贴金而去冲击票房。而如今大时代的躁动让片方无法谦逊地静等命运的垂青,无法遵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理,他们必须为了谋求个人“小时代”的辉煌而果断行动,于是,本该不受名利熏染的电影奖项也难以洁身自好,诸多电影评奖都会让人们联想起贪婪者嘴中镶的一颗金牙,附庸着俗不可耐的光芒。

  中国电影评奖的难处也是中国电影的一种困局,质量上乘的作品并不多,无法凭借“真本事”生存,只能把工夫用在外围。好在,现在有人挑破了它,对其宣战,但愿这样的“透明装”能成为中国各类电影奖项的指定着装。

  文/本报记者 肖扬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