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田婉婷)同为寻子题材影片,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彭三源导演的《失孤》先后上映,后者同样收获不俗的票房。
根据电影票房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晨,《失孤》上映首日票房达3700万,占据整个大盘的三分之一,势头超越好莱坞大片《飓风营救3》。巧合的是,《失孤》首日票房和《亲爱的》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亲爱的》选择了热门的国庆档,而《失孤》却是在一个普通的周末,从这个意义上说,《失孤》的表现似乎更为强劲。
作为同类题材,《失孤》上映后难免被人拿来和《亲爱的》做比较,本报记者从影片风格、剧情、演员形象等方面做了对比之后发现,二者的区别还真不小。
·风格对比·
《亲爱的》煽情《失孤》更暖心
一提到寻子故事,观众联想到的必然是催泪。《亲爱的》就是按照这样的路数制作,从孩子丢了这件事情开始,到找孩子,找到孩子后,整部影片布满泪点,在催泪的基调下,整部影片更具现实主义风格,纪实感引起人们对“拐卖儿童”社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但《失孤》似乎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该片虽然同样改编自真实的社会事件,讲述刘德华饰演的农民雷泽宽一路骑行寻子十五载的故事,但整部影片主要的基调是哀而不恸、暖心积极的,对于找到孩子的那位母亲最终跳河寻死等虐心情节,导演都做了诗化的处理。
寻子影片不可能没有催泪的情节,但导演彭三源对演员的要求是不要落泪。
井柏然(《失孤》主角曾帅饰演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导演不允许他们在拍摄的时候落泪,即使是自己在读出台词或者扮演角色时,要难过得哭出来,也要忍耐住。导演的要求是,你笑着,让观众哭。而一些群众演员在拍摄期间不自觉地红了眼圈,也会被导演喊停,酝酿情绪到眼圈不红了再拍。
·情节对比·
屏蔽掉丢孩子过程
《失孤》: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寻子过程,而是截取寻子事件中的两个独立个体,丢了孩子的父亲和被丢的孩子,两人短暂遇到,经历了一段同行之后,父亲独自上路,整个过程中从丢失以及被丢失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本身,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
刘德华饰演的农民雷泽宽已经丢了孩子十五年,也找了十五年,这十五年经历了什么?只是通过人物的嘴巴说出来,而没有剥开了袒露在观众面前。
《亲爱的》:用很大的篇幅讲述黄渤怎么带孩子,孩子最后怎么跑丢被抱走,这其中家长的各种焦虑、后悔、痛哭都交织在一起。
孩子成父母心口疤
《失孤》:雷泽宽丢了孩子这事已经过去十五年,孩子是他心口的一块疤,并不是撕裂的肉,某种程度上,找孩子已经变成他日常的生活,没有过度的撕心裂肺,只有遇到警察帮助时有些许感动,以为找到孩子后来发现不对之后的又一次失望,但这失望也仅仅是在伤疤上再加把盐而已,日子还要继续过。
《亲爱的》:黄渤饰演的田文军从丢孩子到找到孩子的时间不长,片中有不少人比他们丢孩子的时间要长得多,所以田文军还在虐心的高峰期。
有影评人曾评价黄渤的演技炉火纯青,整部影片光是哭这个细节就有9种层次,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亲爱的》是一个让演员和观众都控制不住要流泪的电影。
孩子用笑容诠释哭
《失孤》:井柏然饰演的曾帅也有过恨父母的心理过程,但毕竟曾帅是个成年人,而且雷泽宽从父母的角度诠释了整个过程后,曾帅逐渐理解了父母,到最后找到父母后的第一次见面,全村人都感动得哭了,连雷泽宽都哭了,就只有曾帅是笑着的,井柏然认为他要用笑的方式来演绎哭,明明内心藏着痛与泪,脸上却永远要洋溢着阳光的笑容。
《亲爱的》:田文军找到儿子后,儿子是一味的执拗、反抗、不认父母。
·同类范本·
后上映影片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电影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影片无法避免题材撞车,如何在同类题材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片方绞尽脑汁想要做到的事。
由陈可辛执导,赵薇、黄渤等主演的《亲爱的》去年十一前夕上映,一经上映引起巨大话题,在豆瓣获得8.4的高评分,最终收获3.43亿票房。时隔不到一年,同样的题材再次搬上大银幕,《失孤》首日票房与《亲爱的》不相上下,可以说为题材撞车电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营销范本。
就《失孤》本身来说,刘德华当然是最大卖点。但作为一个电影项目,仅有刘德华改变不了题材相似的天然商业缺陷。为此,影片在营销上下足了工夫。
从影片筹备开始,《失孤》的话题营销就没有断过,去年4月一条《刘德华街头张贴小广告遭驱赶》的新闻中刘德华扮相和农民工毫无二致,让大家对影片提起了兴趣。春运公益广告是影片和公益结合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回家的路,是最幸福的旅程。春运人多拥挤,请照看好自己的小孩”这些和影片主题贴近的广告词在全国50个机场和近500个火车站播放,而且连续滚动播放将近1个月之久。
此外,刘德华在春晚演唱影片主题曲《回家的路》更是为影片前期宣传做了很好的铺垫。
文/记者田婉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