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把脉2000年华语电影(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20日10:12 华商报
处于疲软状态的中国电影市场,在2000年的处境依然没有大的改观。2000年的中国电影依然走着两条传统模式:为获奖而战;为市场而战。从表层现象来看,国产电影仍然在热火朝天地投资、拍摄,金鸡、百花依然金光璀璨,群星灿烂,华人电影海外扬名,捧回一个又一个大奖。乍一瞅,似乎200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还算热闹,人来人往,喧嚣热腾。可热闹结束后静心想想,为今年的中国电影把回脉,原来我们的电影还不是那么“健康、茁壮”,让人放心不下。从总体印象而言,中国电影2000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表现一:肾亏症状———腰酸、怕冷
1999年张艺谋拍摄完成的《我的父亲母亲》,2000年仍然让张导和“我的母亲”大火一把,尝试新的拍摄风格的老谋子2000年的奖项是“一个也不能少”。国外有柏林电影节、东京电影节,国内也有金鸡奖,反正各种各样的奖杯,令张艺谋和章子怡享尽了1999年的“劳动成果”。然而2000年的张艺谋仍然在延续以往的套路,新片拍摄前光选角就令全国媒体大费笔墨。《幸福时光》历时4个月选定女主角,让幻想着一夜飞上枝头成凤凰的小姑娘们跃跃欲试。7月26日到9月10日,封闭式操作大吊人们的胃口。我们不知道是张艺谋已经谙熟市场的炒作,还是大众心理需要张艺谋“铺垫艺术”的安抚。人们对于国产电影的关注与期待可见一斑。然而抛去老谋子的“国际”级光芒,《我的父亲母亲》并没有从层面上达到一个突破。很多中国老百姓觉得这部电影怎么看怎么别扭,少点艺术细胞的说这是“长篇MTV”,多点艺术细胞的说这是“电影散文诗”。反正不是中国老百姓期待的电影艺术大餐,倒像是一味精美“甜点”。不知道今年大炒特炒的《幸福时光》能否带来中国电影幸福时光。
从台湾走出的国际大导演李安,曾执导过《理智和情感》、《冰风暴》等好莱坞大片,对于他整个华人界是充满崇敬与自豪的。他回归华语影片后首次执导新武侠片《卧虎藏龙》,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等在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明星加盟,让该片未映先红。李安在电影艺术上的造诣,在该片中很有体现。画面结构的部署,武打情节的设计,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中国武侠精神的解构,让《卧虎藏龙》从整体而言显得丰满、好看。遗憾的是《卧虎藏龙》体现了好莱坞式的风格,李安仍旧用他惯用的慢镜头,去从完美角度塑造了影片中的大侠。然而力图完美的手法反而破坏了中国武侠精神中的浪漫成分,让中国人有些不过瘾。当然对于这部筹备四年的电影,我们听到了很多赞赏的声音,进军好莱坞,勇夺奥斯卡似乎也有些希望。荣誉有了,我们想要拥有的是可以积淀下来的电影文化。或许真的是移民太久了,李安对于中国大众的胃口有些难以把握。
香港的王家卫2000年给予华语电影的也是鲜花和金光熠熠的荣誉。一部《花样年华》让张曼玉的风姿、梁朝伟的儒雅尽情演绎了旧上海的残梦。王家卫擅长人物内心刻画和环境勾勒的电影手法,在《花样年华》中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选取婚外情这样的题材在现代社会里仍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于是戛纳电影节、亚太电影节、东京电影节,老外被旧上海一对“天涯沦落人”感动,在他们的哀伤与爱情中唏嘘感慨。然而我们在期待中去解读这部电影,张曼玉的旗袍、高跟鞋、高耸的发丝,梁朝伟的西装、分头,一切细节精美得有些不真实,对白和情节的设计仿佛是包装出来的“张爱玲小说”,有些窜味,加之爵士音乐的电影语言,让中国式的爱情突然“国际化”了。难怪有人预言,这部电影在香港可能不会卖座。至于内地的观众,不知有多少人能真正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出王家卫的影片魅力。
从内地到海外,从香港到台湾,我们在2000年的世界电影市场上确实是“华”声一片,让西方电影界对中国电影重新加以审视。然而从文化消费和市场需求来看,中国电影没能给本土观众带来震撼性的冲击,也没留下“史诗”般的“鸿篇巨著”。我们的电影仍然缺乏“支柱”式的作品,拿过奖,但没有像好莱坞大片进军全球一样去进军好莱坞市场,我们的影片仍然经不起“风雨洗礼”,还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求发展。“腰酸”、“怕冷”,体现出华人电影的尴尬处境。
表现二:感冒症状———发热、冒汗
11月初由成都电影界挑头的中国电影降价风波,让岁末的中国电影市场来了个不小的地震。一直叫嚷中国电影市场不景气的电影发行商如惊弓之鸟,一看“降”字,就心惊胆战。参加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导演们可是一看就乐了,电影降价的好处自然是不尽可数,赢回观众,也就赢得了市场,假如对于电影文化根本消费不起,那么文化也就失去了其历史的神圣使命,于是支持降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也许是幡然醒悟,看到降价依然可以保持票房上升,全国的电影发行行业蠢蠢欲动。事隔不到两周,郑州电影发行行业作出了最快的回应,推出“2元看进口片”的举措,郑州降价的势头令业内人士发出了惊呼:如此这般会导致全行业的滑坡。中影公司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是始料不及、进退两难。但是降价的呼声,加之票房收入的诱惑,许多地方还是“铤而走险”,纷纷推出降价措施。
先是南京,后是珠海,再是哈尔滨,最后到辽宁、广州、昆明,降价之风遍吹中华大地。12月初,中影公司和国家电影局负责人相继表示支持电影票降价。12月10日,经过两天的讨论,中国电影制片人、电影导演、城市影院三大业界协会在成都联合发表宣言,肯定成都5元票价举措,并呼吁改革中国电影制度。在全国电影行业中属于高消费的北京市场,在年底也坐不住了,决定从12月18日起,京城首轮影院票价将下调20%。每天的早场,影院将实行半价售票。每逢周二,影院全天将实行半价。紧接着一直按兵不动的天津也采取降价措施,在12月18日天津市电影公司公开宣布:从今年的12月22日开始,天津市电影票价将整体下调50%左右,观众花5—6元钱便能看到最新的进口大片,这次调整票价从2000年12月22日至2001年2月底为试行期。降价!降价!中国电影市场一片“降”声。
从成都掀起中国电影市场降价的轩然大波之后,5元看大片似乎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票价定位。没有人在乎这个价位是否符合商品交换规律,是否是等价交换。5元票价从一个数字化的概念上,震撼了中国电影市场。它从实质上戳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痛处,电影文化的消费在面对其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外也要符合市场规律,背离了市场规律的文化消费永远不会是大众化的。“降价”让中国电影市场吹了吹风,因为缺乏坚强的抵抗力,脆弱的中国电影市场难免“着凉感冒”,但我们希望这火热的“降价之风”在让中国电影市场出出汗后,能带给我们新的动力,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火。
表现三:高血压症状———心慌、气短
2000年的中国电影没有人们希望的那样作出一副焕然一新的姿态,仍旧是穿老鞋走老路。电影人往往还将目光投向诸如贺岁、献礼这样的固定档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电影人的无奈。市场呼唤多元化的电影文化,而不是一种声音,一种“笔调”,这些已经让我们觉得腻了。2000年中国的电影没有找到它明确的方向,我们只能感觉到它步伐慌乱、缺乏气势。
听说今年的贺岁片就有十来部,较之去年可是大大增长。对于中国人而言,难道我们的文化消费非得放在春节吗?如果不是,却为何左一个贺岁,右一个贺岁,让人感到头晕脑胀。冯小刚今年不拍贺岁片了,一部《一声叹息》成了他转变风格后的尝试,他自己也对这部片子极为看好。然而票房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辉煌,但是相对于票房平平的国产电影仍然是一个较好的成绩。《较量》的火红放映让中国电影人对于正面题材电影重新恢复了信心,中国老百姓呼唤具有现实意义的电影,从这部叫好的影片我们似乎看到了国产电影的美好未来。但这个未来能靠贺岁片来创造吗?我们怀疑。2000年我们看到的国产电影太少太平了,好像电影人整年都歇着,憋着劲头在岁末的时候来个百米冲刺,希望在电影市场上拔得票房头筹。因为跑得太快,难免心慌、气短,我们不敢奢望这岁末的冲刺能有什么大收获,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一种正常、平稳的发展势头。“贺岁片”绝对不能成为中国电影的全部!
中国电影何日迎来艳阳天?图为:《花样年华》剧照《卧虎藏龙》剧照(本报实习记者小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