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天主创的清唱剧《鲁迅先生》4月12日起在北京儿童剧院上演。这是一出实验性很强的戏剧,向观众表现了作为“行者”的鲁迅。而该剧推出以后,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切.格瓦拉》可以说是一种以人民的名义进行“武装革命”的革命者,《鲁迅先生》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投枪匕首”式斗争的斗争者。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无数的带着伪革命情绪的人却在追捧着革命。在充满争斗的时代,无数带着伪斗争情绪的人却在追捧着斗争。我也成为了追捧者之一,虽然我是一个极端没有“革命”和“斗争”情绪的人。我只是看过《格瓦拉》的剧本,但是我觉得,他一定比《鲁迅先生》更加的激动人心。
鲁迅先生我们太“熟悉”,但是他确实显得太神圣、太崇高。所以创作鲁迅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任务,也许张广天就是想“实验”一把,所以也就由着性子来了。从形式上来说,《鲁迅先生》是杂糅的、拼贴式的,带着一种后现代的味道。而后现代在某种层面上就是对传统的、经典的戏仿、解构和颠覆。比如文人“魑魅魍魉”都是以一种杂剧演员的形式出现的。朗诵相当于是一个叙事者,推动和组织故事的前进,合唱是做为一种情绪的铺垫和宣泄。独唱代表有着比较明确的角色分工。
全剧我比较喜欢的倒是几段漂亮的、感人的合唱,《纪念刘和珍》、《龙华惨案》、《避难》等部分的素衣合唱都非常美。也许现场音响不太好的因素,张广天的演唱显得单薄、脆弱、干燥、空有激情没有表情。这极大的降低了全剧的感染力。两位女民谣歌手的声音粗单纯,但是没有圆润感。但是《青年怎么办》歌曲本身是挺美的。最不喜欢的就是《狂人日记》的那段,比如,将“赵家的狗何以要都看我两眼”这样的话唱出来显得很滑稽。(也许可以唱,是否可以换成“说唱”)FIASH动画也挺新颖。
结尾齐唱国际歌,我没有跟着唱,因为我觉得情绪还不到位。 (风抱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