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金鹰:有钱就能“垄断新闻”?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0月27日14:36 每日新报
由金鹰电视节引起的一场全国范围的新闻大战,已随着金鹰电视节的闭幕而偃旗息鼓了。然而,全国媒体对此次金鹰电视节的怨气也能随着组委会的一句“抱歉,照顾不周”就烟消云散了吗?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那么症结究竟在哪里?
回首本届金鹰电视节,从全国各地赶去的娱记们在一阵疯狂工作之后,心中并没有以往的释然和满足感,反而疙疙瘩瘩的:新闻发布会的数量是以往此类活动中最少的,采访机会是最难争取的,值勤人员是最凶的,“等级分化”最分明,而采访名人更成了对老记们的考验。种种无奈之下,为了圆满完成报道任务,并让自己的家乡父老及时知晓金鹰电视节及名人动态的娱记们则不得不横下一条心来,当起了自己也经常唾弃的“狗仔”。这样虽然工作照干,但怨气也要借机释放一下。因而便有了记者与保安多次发生争执、记者对组委会质疑一箩筐、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找明星的麻烦等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以致记者们将怨气一古脑儿地撒在了陆毅身上。
这样艰难的境地对一些记者来说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回想前不久在采访老山汉墓的发掘工作的过程中,许多记者可谓第一次尝试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滋味,而这种“神通”甚至可以说是“歪门邪道”,因为光明大道绝没旁人的份儿,要想看上汉墓一眼,就只有翻山越岭,抄小道,爬楼顶,甚至拐弯抹角地套人话,俨然一个“克格勃”,这会成为今后新闻采访的趋势吗?
以上种种,个中原因无非是“钱”字。挖掘老山汉墓时,中央电视台斥巨资买断了新闻报道权,而湖南电广传媒花了数千万元买断了金鹰电视节长期落户长沙的主办权。在当今的商品社会,“钱生钱”的想法早已在人们思想中扎下了根,花了百万、千万而不想翻着番儿地赚回来,那才是傻子呢!而且将生财之道建立在“新闻垄断”上也已成为这种运作中首选的妙计。可是,这真的是妙计吗?我们暂且不论它的合法性,但作为记者的基本权利之一的“采访报道权”就这样轻易地用金钱剥夺了,此外,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无从谈起,这难道不值得人深思吗?
话又说回来,像金鹰电视节这样全国性的文艺活动,如果只靠那些持“特殊通行证”到处可出入自如的几家媒体就能在全国造出声势的话,那又何必请其他媒体去当“分母”;如果记者的采访要受金钱和所谓的“地位”限制的话,那么金鹰电视节的未来将不得不引起世人的怀疑与不安!新报记者赵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