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优皮”
带着世界融合的气质
文|夏芝然 图|默默(上)、默默(下)
YUPPIES,这名称来于外国,“yup”也就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的缩写,其原意指“年轻、都会、专业”的人士。
现简称优皮,是港式翻译,点出精华,讲究生活品味,优质为先。吃、喝、玩、乐粗糙匆忙,或是身穿名牌,但内涵空荡,或是,人云亦云,无个人生活哲学,那都不是港式优皮。
港式优皮现象,随着陈冠中等人带领下,富有本土文化色彩又有浓烈时尚感的杂志《号外》的崛起,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盛行一时。在之前,出身富裕家庭的人,深谙吃喝玩乐之道,出入大酒店,身旁美女如云,家里的仆人是梳起不嫁的顺德女。他们多被称为“少爷”。
到七十年代,经济起飞、生活渐富裕,名校出身的年轻人在上流或中产的家庭支持下,到国外“读番书浸过咸水”,见过世面,识书知礼,这还不够,还需有俱备东方文化根底,能写、能画、能谈,衣着是为了烘托个人的气质,欣赏美女风流不下流,全然洋化不行,香港本土俗世文化还得无处不在,挥洒自如,饶富情趣,重要的是,和不事生产的少爷大为不同,港式优皮,不但突出个人的风格,还得有本事出类拔萃,凭个人能力,于不同范畴干出一番事业来。
二十一世纪,年轻、专业、时尚,于香港已是普及化,不过,精究生活品质的男士却不多,而曾经在“优皮年代”脱颖而出的那些男士,蔡澜、邓永锵、董桥、李国宝等,倒是依然在港独领风骚。
随意随心,绝不能寂寞
香港性格榜样 蔡澜
以为蔡澜是好食者,大概只知其一,蔡澜的身份多元,难以定位,难得是每个涉及范畴,都做得出色,不过,他没因此而自骄,反而是潇洒、从容、不拘小节,游走于上流社会及三教九流之地,抽烟、喝酒、不运动,人生琐事,于酒杯、美食、于旅途、于好友的言谈之间,烟消云散,正如他所言:‘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简单和基本最美丽。’
文|夏芝然 图|廖伟棠
人生意义何在?对蔡澜来说,这是一条很简单的答案,不过,假如未曾经过七情六欲,假如未曾阅览人生百态,假如未能寻到自己的做人之道,这条答案,一点不简单。
近年来,蔡澜的食家形象深入民心,不过,他自己却“宁愿叫自己一个‘人’,写作人,电影人,对于吃,不能叫吃人,勉强叫为好食者”。
从做电影到吃吃喝喝
开初,蔡澜是电影人。出生于新加坡,父亲副职电影发行及宣传,正职为诗人、书法家,母曾为小学校长,每日吃燕窝喝XO干邑,九十多岁,皮肤比儿女们还白晢。因父亲之故,蔡澜自小爱看电影及看书。长大后,因对绘图有兴趣想到法国留学,但他母亲知道他嗜酒,怕他到法国成酒鬼,于是他到日本在一家现时已成名校的日本大学学电影,不过,他“没有在学校学过什么有用的东西”,因为和现实生活的电影界完全格格不入。
因缘际会,蔡澜就此踏入电影圈,做了40年,电影令他多了许多旅游的机会,也见到人生百态,“看惯人类为一点小利益出卖朋友及家人,也学晓了宽恕。人,到底是脆弱的。”40年后,他“才知道原来我以为最喜欢的事,却是我最不喜欢的”,因为电影得对得起投资者,是团体创作,要建立个人风格,需要牺牲,他不忍心。从此,开始写作,因为那全然属于个人的,一张纸一只笔就行了,“如果说我还不能创造出个人风格,那就应该打屁股了。”
蔡澜于中学时已投稿到报社,发表了,就陆续写,还“靠稿费带女同学上夜总会”。蔡澜的文笔风格简易但内容、结构却很完整,看是随手拈来,结尾时却有神来之笔,蔡澜坦言,是下过苦功的,小时已看许多书,和父亲多年的密切通信也是写作,他常常是对题材时常思考,写完再看再改。对他而言,“作品能不能留世,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份真,有了份真,就能接触到读者的心灵。”有使命感的文字一定沉重,“和我的个性格格不入。” 蔡澜的文风和他个性非常一致,不造作,不扭曲,他时常笑说赚点稿费,不过,“为理想而不顾钱的阶段,在我人生也有过,但是不多。”“钱多一个零少一个零对日常生活没什么改变,钱只是一种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我是俗人,我需要这份肯定。”
蔡澜写吃做吃节目,做到街知巷闻,他笑说吃,其实是基本,由小孩吃奶开始就有兴趣了,不过,料不到,他小时候很偏食,不吃肥猪肉和鸡,只对豆芽百食不厌,大口大口塞进嘴,吃相还被父亲笑是“担草入城门”。他小时候不烧菜,但妈妈和奶妈都是烹饪高手,他独身到日本后,就回想她们怎么煮,试着做,失败再实习,也就懂了。“做菜是消除寂寞的好方法,一个人吃东西时,千万别太刻薄自己,做顿好吃的来享受,生命就充实了。”现在,星期天,他还会大早到街市买大龙虾,懒懒慢慢地煮来做早餐,“配上好香槟和贝多芬音乐,唔,就更接近完美了。”
宁可牺牲一点点健康
当抽烟渐成了一种负面的形象时,蔡澜却懒理,“食肆全面禁烟,由洛杉矶开始,渐成了一种流行,如时装,大家来模仿。”蔡澜十二三岁读中学时,和同学到后山,你一根我一根地抽起烟,反叛行为,受詹姆斯·迪恩在纽约街头一张冷漠黑白照片影响,“寂寞之极,就决定抽了。”他父母也吸烟,都活到九十多岁,母亲六十多岁因支气管戒烟,酒倒照喝。“也许抽烟喝酒是遗传,不是我的错”,“抽烟完全是一种手瘾,我抽烟,是因为手指寂寞。”他随意随心,有一天,当他觉得吸烟闷了,就可能不抽了,现时虽然早上会咳,但还是抽,“智者说过:任何欢乐和享受都是由牺牲一点点的健康开始的。”假如有天他想戒烟,就戒,戒烟之后就抽雪茄。
人家去旅行,拍照买手信,匆忙转一圈回来,他在旅行学到谦虚和不贪心。有一次,他到印度,土女总烧鸡给他吃,他就问吃过鱼吗?土女问鱼是什么,他画条鱼给她看,还说没吃过鱼,多可惜。土女回说:没吃过,有什么可惜?
另一次,他到西班牙一个小岛,早上散步,见一个老嬉皮士钓鱼,他见其他地方鱼很肥大,就提议老头到那边钓,老头回答得妙:我钓的,只不过是午餐。对他而言,旅行不一定要住最好吃最好的,因为无论是怎样的旅途,都是一种体验及吸收,有时,有了最高级的享受,却失去了刺激和冲动,但重要的是一有机会便要放下一切,说走就走,“世界不会因你而不运转的。”
在世界各地游游走走,蔡澜最喜欢的地方,是香港,喜欢香港的原因,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是一碗云吞面或是很繁忙都好,他不认为自己因此而闲不下来,他认为这看你的心境,心太乱,住温哥华也烦躁。香港人的脑筋是华人中最灵活的,穷则变,变则通,总能寻法存下去。他坦言香港的艺术文化很落后,不过金钱文化却带来很多娱乐事业,影响华人世界,“香港电视剧、电影,海外谁不看?流行曲播到任何一个卡拉OK去,还有,香港人时兴什么时装,谁不跟着穿?谁说这不是一种文化?”
样样皆玩得称心如意
风流雅士,身旁美女如云,蔡澜却鲜有绯闻传出,“互相尊重就是。”不过,做节目时,“要忍受听她们讲对方的坏话”,有次,和女星到日本拍旅游节目,浸温泉换衣服,蔡澜不偷看,因他认为“男人在这时候看女人,不叫男人,叫爬虫;女人要大大方方给男人看的时候,男人看她们,这才叫男人”。
对于香港成功商人,蔡澜自有妙论,“学习他们的奋斗,但不该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太闷,只计较游艇多少英尺,连私人飞机都舍不得买,收藏名画、做环保等文化工作都不做。时下最流行的就是捐钱。他有很多钱,也捐,不过,对他而言,他简直不算做生意,是在玩生意。
有一种人,好像不需刻意的,于其才情,于其情趣,潇洒自如地就做到很多事情,蔡澜就是这种人,耍太极般的,三两拨千金,不见费劲,饮食、旅游、咸鱼酱及爆爆茶等杂货店生意,样样皆玩得称心如意,闲时学计算机、学写书法、画画,高兴起来,就画到领带上。什么都学得快,因他“当成生活的怡情,像养鸟种花,就学得快”。
男人对吃、喝、玩、乐,如小孩般地沉迷,不过,源自真心的喜欢及不倦的好奇心,不管他人怎看,但求无愧于心,摸出自己一套理念,才算是精于吃喝玩乐。于蔡澜看来,“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也不必给别人脸色看”,非常优皮,他属于自己,但从不勉强他人,“我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人生意义,蔡澜终究有其答案:吃喝玩乐,“是最有学术性”,而“热爱生命,对什么东西都好奇,拼命问,问得多了,了解了,脑中产生大量的吗啡,兴奋了,手舞脚蹈了,那就自然醉,不喝酒也行,又达到另一种境界”。
其他代表香港性格的人
董桥董桥的书籍,精制的烫金的硬皮的封面上,印上如诗的书名,现时斤斤计较的香港出版业,唯有董桥,能做到。董桥文风优雅,富有绅士味道,情趣盎然。曾于英国伦敦大学做过研究,文中古今中外人文逸事皆写得挥洒自如,多年来,于文坛巍然不倒。在旧书店时常可掠到他身影,梳理整洁,一身中式服装打扮,收藏研究的: 古书、古画、古董,皆和文人艺术有关,董桥的气质灵性时能透纸而来,已不能仅以优皮来形容他,或许,令人着迷的,就是他那旧派文人的从容及情趣。
李国宝出身于名门望族,“富不过三代”的咒语没降临他家身上,是后人都争气之由。李国宝的东亚银行近年越战越勇。少时,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文学,同时也考到会计师资格。曾为了创兴银行后人廖小姐而闹得沸沸扬扬。重点在于李国宝的约会发生于欧洲巴黎,鞋子就摆在二人下榻的高级酒店房间外,那对鞋子是特意订做,内侧烙印他名字,他的专门鞋模,就摆在欧洲专为贵族名人造鞋的老师傅鞋店里,以便下次订做。李国宝深知如何才是贵族享受,凭放在门外的鞋子已可窥见一二了。
最不能代表香港性格的人
邓永锵是“上海滩”老板,他和上流社会几乎是形影不离。记得他是口叼雪茄,满脸红光,身旁是低调的英国籍妻子。他出身于香港名门望族,爷爷是人称“二少”的大慈善家邓肇坚,爷爷之后,身为长孙的他,广为人知。早年放荡不羁,娶明星老婆,继而离婚,占去不少报纸头条版面;为赌而失去英国大宅,曾两度破产。然而,这无损于他东山再起,1991年,他在中环旧中国银行大厦开办著名会所中国会,会费高昂,但据闻会所的吃喝玩乐的玩意是不惜工本,因此,吸引不少达官贵人。
他懂得享受,但品味不浮夸,曾担任古巴驻香港名誉领事,取得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御用雪茄Cohiba的代理权,不仅是为了生意,是为了示范才算抽上好的雪茄。开办中式服饰店“上海滩”,他就是活宣传,穿上那件中式外衣,型格就跑出来。不过,邓永锵是脱离于香港的,香港只是他事业的一个桥梁,本土文化色彩,在他身上,始终沾不到边 。
榜样:杂家
香港的精英阶层会把精力投身到任何领域,他们觉得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和自己息息相关,所以就有了诸如“太平绅士”这种民间监督荣誉称号。由于大多数人仍旧受到殖民地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能很方便地获得全世界任何自由发表的信息和言论,使得他们的生活充实而有使命感。一通百通的个案举不胜举。
衰样:适应能力差
大家都是华人血统,却因为政治环境不同而产生许多差异。香港毕竟地少人多,要朝内地发展必然要接受不同文化熏陶下的政策的不同。不能因为部分政策优悦,例如免税条例、选举法等,而自认为对其他地区就有指手画脚的资格。是否离开香港这片羊水之地,一个个插满高度营养管子的人,便失去生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