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祁首杨 图片/CFP、IC
这是一个擅长造梦的时代,所有麻雀都拿着号码牌,等待跻身于凤凰的行列。各种选秀在电视里轮番登场,事实上,与其说是草根选手在比拼各自的才艺,还不如说它是为造梦者本人搭建的擂台,他们比拼的并非歌声、相貌、身材、智慧 ,而是谁有本事让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脱胎换骨成为白天鹅。
随着参考标准变得越来越综合,这种蜕变期待背后的野心也越来越贪婪。现在,人们不光要求一个年轻女孩能练就出玛利亚·凯莉的歌喉,他们还希望她也能穿得像Kate Moss一样时髦。
选秀选时尚 造型造话题
选秀作为一种时髦的新生文化,它对于这个娱乐时代来说本来就是时尚的。而娱乐与时尚间的关系慢慢变得唇齿相依,两者间单独存在都无法将威力释放得淋漓尽致。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消费方式都是在以“选拔”的形式存在。尽管标准的制定依然由内在价值衡量,但是,外在因素的杀伤力在今日也不容小视。它可以最直观地刺激观众的感官,比起不修边幅的实力派,人们更愿意将关注投给那些养眼的选手,哪怕仅仅是包装养眼。当总统大选都需要用穿着为自己拉票时,一档娱乐节目更不会疏忽这个抢镜环节。
选秀标准 内外兼修
还好,还好“芒果台”懂得双管齐下,不然,“咩咩叫”的曾轶可走了,谁来保障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幸好,幸好有“淑女杂志”和它们的主编,那些“时髦”造型和女魔头间的口水大战引起的争议及时填补了话题的空白,再次把“快女”们推向了风口浪尖。
应该是在某一场十强比赛,那个叫江映蓉的姑娘穿了一件蓝紫色的超长款衬衫,这是一件怎样的衣服呢?似乎既无腰身(你要知道那个时候这姑娘的身材可并不理想),面料看起来也过于疲沓,完全与她惯常的劲歌热舞毫无关系,仿佛是蝴蝶被破旧的蚕茧束缚住了翅膀,它既不合体也不够时尚。一曲完毕,专业评审台上的“淑女主编”给出了“专业”的评价:这身行头让表演大打折扣。不仅仅是“快女”,所有的选秀都在面临着越来越多元的参考标准,即便您是Kylie Minogue也不能仗着“武艺”超群,就敢裹一条面口袋行走江湖。挑剔的观众带着眼、耳、鼻、舌、口来,各方面的感官都需要得到满足,这些人最乐意看到的恐怕是Scarlett Johansson从喉咙里哼出Sheryl Crow的声音。是呀,是呀,人们永远都是贪得无厌的。他们喜欢天籁,也钟情于美人,就算你不是美人,他们也希望你装扮成美人。
你不能责怪观众的肤浅,这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它已经不满足于单方面的感官刺激,人们更愿意去观看视频,而不是中规中矩地窝在CD堆里对着空气陶醉。在这个时代任何事情都被综合指数限制着,动人的歌喉需要好的包装;引人入胜的文字需要漂亮的封皮;舒适的房子需要环绕着花园;会话天才需要掌握5000个单词量;就连智慧的总统也要靠一身笔挺的Prada西装。选秀与时尚演变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后者不再是加分项目,而演变成了必备条件。卡内基在他那些循循善诱的教科书中对迷茫困惑的年轻人有着这么一条格言:才干是最终通向成功的基石,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外表是打开机会之门的一把钥匙。你休想衣衫褴褛地进入500强,除非你是盖茨,但鬼都知道,成为盖茨的几率比中500万还小。
“面子工程”越搞排场越大
你不得不承认,选秀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时髦的新生事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内核就是奔着时尚、吸引眼球的卖点而去,做足“面子工程”也无可厚非,只是,对于选秀来说,“面子工程”的建设似乎从来未像今日这样浩大。这种变革当真是选秀选手们沾尽了风光吗?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其中的时尚阵营来说,他们所获得的“福利”未必比选手们少。
如果说,上几届的“超女”“快男”还将形象设计作为辅助选秀的手段之一,那么到了这一届“快女”,改造每个人的形象完全已经变成了“表演”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节目的卖点,是“快女”们变成“林青霞”,还是“芙蓉姐姐”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这种变化只要生产出可供扩散的谈资就已经取得了成功。
“淑女杂志”像策划选题一样为每一次的表演制定了主题——“摇滚”“洛莉塔”“好莱坞名伶”“青春校园”……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又请来国内顶尖的时尚摄影师,著名的明星导演、化妆师,如果只观看片花,这分明就与一场选美比赛别无二致。最近,连奢侈品牌也加入到了这场选秀大战中,“快女”们身上的行头已经从国产制造升级成了Vivienne Tam,这个在纽约城里被名媛淑女们追捧的华裔设计品牌,无疑对国内选秀节目制造的影响力信心十足。这就像是当年的《欲望都市》,你能明显地感受到从第一季到电影版的推出,除了观众数量在不断地增多,名牌Logo的戏份也在不断攀升,它们几乎比男女主角的故事情节还要抢镜,到了最后一集,几乎每一个曼哈顿以及它之外的女人都在讨论哪里能买到那个铁塔手袋。这便是收视率带给品牌立竿见影的回馈。要知道在整部《欲望都市》结束之后,造型师Patricia也对记者感叹道:前两季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愿意搭理我,可是到了后来情况便发生了变化,每个坐落在第五大道上的店铺,都争着跟我“挥手”,他们把最新的单品目录提前一季寄到我的办公室。电话也成天响个不停,我心说,天啊,这部剧集的影响力一定是非常可怕。
想从选秀的高收视率里搏眼球的并不只有时装品牌,或者想要一步登天的无名小辈。就算是顶级巨星也抵抗不住这种诱惑。上个星期Victoria Beckham就宣布正式接替离去的资深元老Paula Abdul,成为下一届《美国偶像》的评审,这对时装和娱乐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贝嫂的加入虽然令很多人不屑,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日后想要问鼎“美国偶像”,有1/3的标准是要看你够不够格具有一名时装偶像的潜力。贝嫂8月7日在丹佛举行的试音复赛上现身,她故意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对媒体说:“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自己也是《美国偶像》的忠实观众。”天知道,这位女王从来不关心草根是怎么一种生物,可是,你也知道,她的唱片频繁遭遇滑铁卢,影视上又无甚建树,至于时装生意……拜托,爱秀的Victoria怎么能只满足于在T台那一小块自留地上摆Pose,加入《美国偶像》,无疑是对她保持曝光率再好不过的机会。哦,对了,忘了说,据调查,上一季《美国偶像》的收视率已经逼向3000万,这是怎么一个概念呢?《新闻周刊》这样形容这个数字:“没有任何电视节目能撼动它的统治地位。”
在这个时代,任何事情都被综合指数限制着,动人的歌喉需要好的包装;引人入胜的文字需要漂亮的封皮;舒适的房子需要环绕着花园;会话天才需要掌握5000个单词量;就连智慧的总统也要靠一身笔挺的Prada西装。选秀与时尚演变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后者不再是加分项目,而演变成了必备条件。
女魔头口水战 选秀成渔翁
在国内的这档选秀节目中,新近爆红的“时尚教母”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似乎最后也没有得到肯定,对于改头换面的“快女”们,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在大多数的论坛上你能看见的词汇中,“雷”和“囧”取得了压倒性的票数,都是拜“时尚”所赐啊。“时尚教母”的老东家发话了,“如果让我来装扮曾轶可,我大概会给她一些带有嬉皮元素和叛逆感的造型,就像美国60年代的花朵女孩,这跟这个我行我素的小姑娘精神气质是吻合的。”
在这之前两位时尚“女魔头”所引发的口水战就已经灌进了各种论坛、博客、贴吧。“快女”的PK战场已经因为造型问题蔓延到了赛场外。对于“时尚教母”的称号,老东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毫不留情地将之添油加醋成了“时尚二叫姆”,这一边的争论还未偃旗息鼓,接下来的更尖锐的评论便接踵而至,“如果真的是专业人士,就应该对那些外形不占优势的选手说,你唱得好,我们用造型来为你加分,而不是诋毁她丑。况且,每一个女孩都具有自身的风格,形象应该跟声音是统一的,而不是你把所有人都打扮成秘书或者前台小姐。”
事实上,这场隔山打牛的口水战,不仅喷溅到了网络,为“快女”的势头又添了一把火,也由此让两位女魔头的知名度迅速升温。
相关链接
天鹅计划 事与愿违
雷母评价一 潘虹樾
这一位誓要在发型上搏出位,钢丝头、爆炸头都尝试了一遍后,最后将新潮定格在了“冲天炮”上,非要给塞个奖,只能是勇气可嘉奖了。
雷母评价二 江映蓉
江映蓉算是渐入佳境的,但是最右边的这件上文提到的衬衫还是让人不禁想问一句:“大婶,您打哪儿来啊?”
雷母评价三 曾轶可
“争议可”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怎么打扮都还是像没睡醒就上台一样,很难想象她变成嬉皮花朵女孩的样子。就之前几场比赛的造型来看,这一位的穿着配合她迷迷糊糊的状态非常适合往“小木匠”风格发展。
雷母评价四 黄英
网上这么评价黄英历次的造型: 春晚范儿。给这位造型的设计师,几乎把多年积蓄的碎布头都慷慨地拿出来了,喜庆倒是挺喜庆,就是年龄上升了10岁。
雷母评价五 李霄云
每次的“超女”“快女”里一定要有一位少爷型的吗?这是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吗?另外,“年轻”就不能用另外一种方式体现吗?一定要是“《奋斗》立领”才到位?
雷母评价六 李媛希
每次看见这一位,就觉得这个舞台分明不是“快乐女声”,分明就是“Cosplay争夺冠军赛”。蔡依林也有优点啊,能不能取点别人的长处啊?不要拿着短处比谁能做得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