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高晓松,怎么绕得过民谣?解析?论断?厘清?……算了,评价越多,那未被评价的更多。
让受访者自己说话吧,因为他至少具备了一个基础性的美德:他对自己诚实。
以下是高晓松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的内容:
这一代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更多得益于书本,比我们年轻的孩子,是看电视长大的。电视是一个即时的经验的东西,正在发生什么,立刻产生什么反应,电视里很少出现那种大师式的先验的东西。所以我们那个年代对大师还是有崇拜之心和接受的意识,我们那个时候的成长是有灯塔的,不管是别人给你塑造的灯塔,还是你自己在成长中给自己找到的灯塔。远方有灯塔,有大师。我们这代人成长的一个特点是:我们成长得特简单,没经历什么风霜,但是我们看到的特复杂。因为我们生下来时还是文化大革命,还喊口号,还大字报,我们亲眼目睹当年城市灰色的情景,然后到今天这个样子,我们看到了很多沧桑,我们目睹的这些东西让我们越来越觉得眼睛很重要,开始我们是别人的旁观者,看着看着那里面有了我们自己。你在目睹了别人的锻炼中,开始可以目睹自己。”
回望
“那时写歌是一种先验的回忆。所以我说人读书最大的一个收获是可以先验,而不读书的人一定是经验的,经一件事知一件事。你读了很多书,你就可以先验,比如爱情,比如成长,像读了很多中国古诗词,一个基本的主题就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所以你对成长导致的流逝会有先验性的认识。你事先就在回忆,虽然你并不是真的在回忆,但你已在事先体验这回忆的惆怅,写歌就是那样。等你真的长大了,其实不一样。不一样在先验性的回忆美丽,因为你正好处在那美丽的时候。但等时间过去了,你真的开始回忆的时候,状态却是不同的。我到了真可以回忆的年龄,我也没坐在那里惆怅。”
同道今何在
“大家都挺好的,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我们那拨人只有小柯一人是真正学音乐的,就他在音乐圈一路走下去合情合理。我们这些人都没那么沉重,音乐是我们的一个伴而已,一个宠物。我们之间很少联系,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后来者
“只要有大学,就会有民谣。因为只要年轻,那荷尔蒙就会分泌,音乐就是必然的分泌,这跟市场跟唱片公司都没关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代表。不过现在大学里的校园音乐,意识、想法,甚至技术上都没有问题,但就是用文字表达不了。我做过一次全国校园音乐大赛的评委,收集了全国高校3380首歌词,大家公认没一首是好的。很多歌音乐上特别好,但里面填的那些个字就不是他们心里那么想的,你能明白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但他的文字就是表达不出来。我觉得这就是从小看电视长大的一代的问题,文字能力差了很多,缺少对文字的形而上的认识。文字不光是说话用,当写作的时候,它有一种茶一样的香味。中国字能达到的可能性很有意思。”
成长
“我写的歌不是只属于某一个阶段,因为我写的东西比较浅,就是基本人性,我的能力就是描述得比较好。我一直说我有长有短,我短在内容,内容上没有大师风范,但我的形式感特别好。比如眼前就是一个杯子,但我就能把这个杯子写好。甭管是个什么东西,但我能把它写得好听。这是乐趣,这也是我逐渐长大了,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好的地方。我也不追求那些。年轻的时候我还老痛苦我为什么不深刻,跟大家一样想孤独一点,痛苦一点,后来发现我不是这样的人。每一代年轻人都会被这样的东西吸引,痛苦,吃墙皮,吃灯管,觉得吃红烧肉的人特俗。我们那时都干过这事儿,吃墙皮,吃灯管,愤怒,叛逆。然后一天你吃了一口红烧肉以后发现那还是很好吃的,然后你发现你就是一个吃红烧肉的人。然后你会小小痛苦一段时间,接着就开始大摇大摆吃红烧肉。然后你就被坚持吃墙皮的人鄙视。等你再长大一点,你连这也不在乎了。所以成长之后,就成了这样,你逐渐了解了自己。那有人就是爱吃墙皮,有人就拒绝尝试吃别的。我觉得我现在成长得很好的,没有那种恐惧和虚荣。不去管哪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大师和臭大粪。不像年轻的时候会被左右,什么这种东西是不是更高级一点,那种东西丢了人啦。现在挺好的,越来越学会让自己快乐的生活。”
新生
“在对外说‘不做音乐’那个时候,我已经很长时间写不出东西,觉得我可能完蛋了,就是想不做了。但是就最近我突然又有了灵感,写了一大堆东西,而且风格完全不一样,有一个彻底性的大转变。但不在老狼的新专辑里,给他的还是原来那种风格。大概是换了种乐器,原来我用吉它,后来摸了摸键盘,一下来了感觉,连吉它都带动起来了。”
最爱
“在自己的歌里,我最喜欢纪念顾城的《月亮》和《回声》,就我当时能调动的资源,那是我写得最好的,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高峰。顾城代表了我们那个年代,我非常喜欢的那个年代。”
记:谈谈《那时花开》被雪藏的情形?
高:电影局是很认真地对待了这件事,不是说随便就给扔在了一边,他们把分镜头脚本都拿过去仔细研究,我真的很感谢。我觉得遇到些问题很正常,人毕竟是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在美国也有资本家来改你的电影。最后实际上改动不是很大。三年时间大家都在前进,对电影的认识也在改变。最后电影局很好的认识到他们需要对国家负的是意识形态的责任,而市场是要由投资商来做的。最终电影局把《那时花开》归入探索片,也表态支持艺术探索,中国需要多元化的电影。
记:毕竟三年过去了,这部片子有没有刻舟求剑的味道?
高:没有。这部片子本来就不是特有时效的片子,不但跟时效性没关系,跟时代没关系,而且跟环境也没关系,本来就是一部表现主义的电影,把时代和环境都剥离掉了。和你在哪儿长大,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爱还是不爱其实都无关,它只和成长这一件事有关。无论你在哪儿成长,那些东西都会逝去的,不是说你换一个环境换一个时代你就能留住最美好的东西。
记:三年前片子出来的时候,大家对校园民谣带来的那股青春情绪特别迷醉,影片正好可以趁热打铁,等到现在放映,是不是火候过了?
高:我其实觉得这部片子丧失得比补充的要少,三年前大家关心这片子是冲着我来,三年后,关注的点儿更丰富了,一个是大量周迅的影迷补充进来,一个张亚东也成了最重要的音乐人物,再一个朴树的知名度也比那时广。对我来说现在放其实更好。大家都比几年前更进了一步,实际上这两年观众通过DVD、VCD,甭管盗版正版也好,看的西片多了,理解上都跟了上来。
记:说到盗版,恰恰盗版西片培养了国内一大批口味刁钻的影迷,欣赏水平高了,那对中国电影的要求也就高了,因为很多东西大家已经觉得不新鲜了,那你有没有这个担心?
高:我没有这个担心,因为这片子是说中国话的,这说的还是中国人的事儿。大家看到了多元化的电影,对各种电影手法不觉得陌生,对技术能接受是很好的事儿。所以我不是非要拿什么大家没见过的技术来吓唬人,只是说这些手法我比较喜欢,但目的还是为情绪服务,是我们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情绪,它还是中国人的迷茫。
记:国内新生代的片子你看过的有印象的有哪些?
高:我看的不是很多,看过一部《月蚀》,觉得不错,拍得很有意思。我个人觉得拍片子,内容上各人可以有各人的观点,但专业上大家有共同的尺度,拍一部电影拍得要好看。内容上可以互相不同意,但这是次要的,因为内容上的分歧,是人和人之间的分歧,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分歧。所以艺术最重要的,不是你讲的是什么,而是你怎么把它讲出来。我觉的大家要比内容的话,那出租车司机是最好的,因为看到城市真实的东西比我们都多。但艺术家的责任不是这个,而是怎么说。
记:你个人偏爱什么样的影片?
高:我个人偏爱轻灵的东西。我不喜欢那么沉重,我喜欢举重若轻。这是我在整个艺术观念上的一个基础。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顾城而不喜欢海子的原因。重的东西你要轻轻地弄它。沉重我理解,但轻灵我觉得更接近艺术的本质。我对艺术的理解就是对一种技能的瘾,我一向形式优先。
记:自己怎么看《那时花开》这片子?
高:我写歌常常歌写好了名字还没有,拍电影也是,我不是先定下这电影拍什么,而是先想好了一个个镜头怎么弄。所以大家看完电影后,夸的人说这是多指向的电影,骂的人说这什么也没说。做片子前我们聊剧本,我们一直没聊故事,我们聊什么地方有意思。如果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它的基础就是前卫的,而不是往里头添加前卫调料。
记:现在中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方面电影院里电影没人看,一方面民间想比划电影的年轻人又不计其数,跃跃欲试。
高:中国电影如果鼓励年轻人,特别是鼓励多元化的年轻人,就会有很好的结果。中国没有美国那样明确的类型片划分,固定类型片有固定市场。既然中国没这规律,那大家其实是由着自己拍了。所以在中国谈论艺术和商业的问题,实际上在创作上根本就是胡扯,你只能说是在后面在推广上商业一点。那要在美国,那真是在创作上就有商业因素在里头了。在中国,你告诉我第一个音是“哆"就能卖,还是第一个音是“啦"就能卖?
记:你曾经想上北京电影学院?
高:是,我离开清华后读了电影学院研究生预备班,但研究生没考上。不过,不读没什么问题,当然读了也没什么问题。读了不会把我带到哪儿去,不读也没有把我停止在哪。我离开电影学院后拍了几年广告,和许多优秀电影摄影合作,那一段学习是真正为后来拍电影打下了基础。我是个幸运的人,所有曾经的生活都没有白白度过,真好。(采写/《生活周刊》记者陈晓培)
一首歌声,两份祝福,万张贺卡免费送母亲!
短信世界杯站:新闻、游戏、动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