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在2001年的告别演出上 信报记者 苏冠名/摄
从一个在旧社会“撂地”的艺人,到如今万众景仰的相声界一代宗师,一提到马三立,就让人想到一个瘦削的身影,留着中分头发的形象。有人说,与马三立交谈,说几句话就是相声,他的相声就是生活,他的生活就是相声,这就是大师。
他一辈子做人低调、谦和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听到马三立去世的消息后语声哽咽,他和马老交往二十余载,最初的见面至今还深刻地留在记忆中。在他年龄还非常小的时候,在天津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马老。“虽然差了好几辈,但马老当时非常认真,对我学相声的情况问长问短,热情地鼓励我。”冯巩说,“以后我经常去拜访马老,他的教导影响着我的一生。他在艺术上是高不可及的大师,但一辈子做人低调、谦和。”
“咱爷俩都瘦,得睡好觉”
“我当时只是个无名小卒,但从马老那里没有感觉到一点点大师的架子。”相声、小品演员巩汉林第一次和马老接触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象。1990年,巩汉林正跟随唐杰忠学说相声,他为老师举办了一次纪念演出,请来了马老。当时马三立已年近八十,但自始至终非常热情地参加了整个演出,还题字助兴。“后来有一次我去看望马老,他送了我一个有助睡眠的枕头,说咱爷俩都这么瘦,得睡好觉,才有精力创作。”巩汉林回忆起与马老的交往,满怀深情。
把100多斤全给了相声
“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是他平易之风的根源和精髓。”对相声艺术有过颇多研究的北京大学汪景寿教授在评价马三立这位相声泰斗时这样说。
汪景寿说,在马三立的相声中处处渗透着生活的芳香,正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马三立的相声往往在平淡之中显奇谲,在观众不知不觉中甩出包袱,出乎意料之外又存乎情理之中,形成了典型的“马派”相声的“蔫逗”风格。
马三立自成一家的表演风格,有他个人的天才因素和特殊经历,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但有一点是值得学习并且能够学习的,”汪景寿说:“那就是他把自己的100多斤全交给了生活和相声,所以他才能一直保持着艺术的青春和不竭的创作源泉。”综合新华社报道
弟子后辈唏嘘不已
常宝华:老师风格是“经琢磨”
常宝华是马三立的徒弟,他介绍说,在中国相声界流传着两句话:谁不学马三立谁不会说相声;谁学马三立谁说不好相声。常宝华说马三立的艺术风格按照一些观众的话说,是“经琢磨”,他从不在舞台上卖弄自己,不炫耀,将包袱自然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抖得非常自然。观众总是能从马三立的相声中受到启迪、进而思索。
郝爱民:他给年轻人垫场
郝爱民谈到一次他和李文华一起在天津录制晚会。按照常理,应把马三立的相声放在最后压轴,但电台方面认为郝爱民和李文华是从北京来的客人,便把马三立放到了前面。马三立为了不让他们为难,非常爽快地说:“哪有那么多的规矩,你们年轻,来演新节目,就应该放在后面压轴。我演老节目,理应在前面给你们垫场。”如此宽广的心胸令郝爱民至今感慨不已。
李建华:他对后辈影响深远
李建华参加了电视剧《马三立》的拍摄,在剧中扮演马三立的搭档。他说马三立在中国相声界继承了上一代的优良传统,对后辈影响深远。从来没有人像他这样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红到今天,从来没有人有过他这样长远的影响力。
信报记者王菲
书店急设马三立作品专柜
昨天上午,北京图书大厦在得知马老先生逝世后立即设立了马三立相声作品专柜,纪念这位给四代中国人带来欢乐的大师。
大厦企划部的刘丽小姐介绍,马三立的相声一直是长销品,虽然不是特别畅销,但长期以来一直有爱好者购买,所以销量不错。
下午,记者在图书大厦的专柜前采访了特地赶来的北京安邦海跃律师事务所的王琳律师。王律师说,他是听着马三立的相声长大的,那个瘦瘦的、略带驼背的形象几十年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
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葳同学说,这么多年来,只记得马三立在舞台上内紧外松、含蓄隽永而又幽默表演的风格,却忘了他的年龄,忘了他也会老,也会走。
北京图书大厦门前,一位出租司机感慨:“我想起了‘挠挠’,他走了谁还来给我们‘挠挠’”?信报记者王健
从不忌讳谈辞世
——曲艺杂家崔琦追忆马三立
有文字记载的相声历史,从清朝张三禄开始,到现在共有八代,马三立是第五代,论起来我得叫他师爷。
马三立之所以成为马三立,是因为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年龄虽然大了,但思想却没有熄火,他思维很敏捷,时刻不忘制造包袱,相声艺术已经和他的人生融为一体了。
广德楼曲艺博物馆中的艺术家手印,第一个就是马三立的。那年我到马三立家,带着水泥模子,他问怎么摁,我说十个手指头都摁,他说:“好家伙,你们比公安局都厉害,公安局就让摁一个手印,你们这十个都要印上,这回可跑不了了!”大伙听后都笑了。
马老先生72岁那年,还在长安剧院演出。他说:“我叫马三立,今年七十二,明年是终点站。”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他不忌讳这个。他老伴已经去世了,他就早早地在老伴的墓旁边立了一块“马三立之墓”的墓碑,准备含笑走完人生之路。(崔琦叙述、刘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