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6月1日逝世后,使无数人陷入悲痛之中。今天上午,常香玉大师告别仪式将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老人将安详远行。记者昨在采访中得知,常香玉逝世当天成立的治丧委员会,曾表示要在河南省各大媒体发表讣告,但这个充满真情的决定还是被常香玉的亲属婉拒。昨天中午,治丧委员会作出“尊重老人遗愿,告别仪式前后不发讣告”的决定。
常香玉是3个月前住进河南省人民医院就医的。她在人生最后时刻,体内癌细胞扩散和转移,身体承受巨大痛苦。但她不惧死亡,表现得很安详。治丧委员会的有关人士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常香玉接受治疗期间,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省里许多领导来看望她时,她对领导讲得最多的话是“不要在我身上花费太多了”。常香玉是一个意志极其坚强的人。
在常香玉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高烧拖垮了老人的身躯。在她偶尔清醒之时,她已意识到自己所剩时日不多了,她嘱咐儿女在她身后以最快的时间办完丧事,不要惊动大家;子女不得以她的名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同时让其子女代为感谢领导、同志们在住院期间对她的关心和照顾。她清醒时坚决要求将这段遗嘱进行公证,儿女们满足了她的这个愿望。
常香玉逝世后,当治丧委员会考虑到常香玉的影响,决定发表讣告,以示怀念之情时,常香玉儿子陈嘉康代表全家表达了这样的心情,他们说:“我们还是希望按照老人的遗愿,从简处理老人的后事,让老人走得宁静些。妈妈生前住院时,一直不愿意打扰更多的人。她总是半开玩笑地说:‘我都是老得没用的人了,你们都还要上班,不要耽误你们这些有用的人。我走了以后,不要开追悼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没有必要去浪费……’。”
尊重是最好的怀念
地方剧种豫剧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去世,引起各界的关切之广,深情的悼念之多,影响波及全国,让人惊叹。常香玉身后获得的这份尊敬,份量重如泰山。老人生前千叮咛万嘱咐丧事从简,儿女们遵嘱行事,令人欣慰。笔者认为,一位大师故去,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怀念方式,但充分尊重逝者的生前意愿,则是最好的怀念。
常香玉故去,究竟如何表达怀念之情,的确让有关方面十分为难。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驾鹤西去,没有一则讣告,没有一个大型追悼会,似乎不足以告慰她的在天之灵。但大师就是大师,胸襟博大,她不希望为一个逝去的人劳累活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常香玉亲属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谁比他们更理解自己母亲的心愿,这就使得他们最终选择了以静静的方式为母亲送行。
常香玉是一位戏剧家,但又不仅仅是戏剧家。她在艺术上创立了豫剧“常派”风格,培养了大批传人,使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在继承中又有发展。更加让人敬佩的是,她一生热爱祖国,热爱观众,抗美援朝时,用义演的收入购买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被誉为“爱国艺人”。1998年初,75岁高龄的她携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登台义演,所得6万多元收入全部捐给“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去年春天非典肆虐时,她再一次拿出省吃俭用的一万元钱捐助给非典防治工作……她把一生都“捐献”给了社会。就在临终前,她考虑的还是“不要惊动大家”,还想着别人,把自己看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么一位爱国戏剧家,怎不令人深深仰慕!她的辞世,怎不让人泪垂双颊,深深怀念!昨天网上一则悼念常香玉的文章称“兰香一缕翩然去,德艺双馨留人间”,就是对她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最好注释。
大师虽然走了,但她留下的《花木兰》还是那么动听,韵律还是那么优美。中原大地痛失常香玉这么一位杰出人物,老天也会垂泪。今天将举行的简单的常香玉送别仪式,尊重了老人的意愿,会让人又一次体会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名言所包蕴的深刻含意。
向备受世人们尊崇的常香玉大师鞠躬致哀。 (记者 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