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豫剧皇后常香玉老人前天与世长辞之后,留给世人一片悲声和遗憾。在常老去世前不久,央视名牌栏目《艺术人生》请这位艺术老人做客录制现场,将老人一生最后的音容笑貌一一及时地记录下来。昨晚,《艺术人生》播出了这期弥足珍贵的节目,众多的感人镜头让观众重温了一下老人的“艺术人生”。
据目前依然在河南拍摄常老纪录片的《艺术人生》外请导演海天透露,今天上午8点
30分,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举行,之后进行遗体火化。遵照老人的遗嘱,她的骨灰一部分与自己的丈夫陈宪章合葬,另一部分则和自己的父亲葬在一起。
记录常香玉最后的日子
吉林电视台《回家》栏目的编导海天是《艺术人生》的外请导演,从2003年6月开始至今一直在拍摄关于常香玉老人的纪录片,也是惟一一个全程记录的编导。目前,海天依然在河南郑州拍摄他的纪录片的尾声。
作为常老最后一段时光的见证者,他和常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话语中饱含深情:“上周四我还去看望过她,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了。那次我去的时候,老人其实已经神志不清了,但当我们出现的时候,老人竟然一下子认出了我,还用手摸着我的脸说:‘可来了,可想死你们了。’没想到在我离开30多个小时后就听到了老人逝世的噩耗。”
海天介绍说,促使他们拍摄这部纪录片和这期《艺术人生》的原因就是我们接触到常香玉老人以后所看到的她身份形象的强烈反差和她极强的个人魅力。常老平时看上去是一个不起眼的老人,但是当把她80年的人生和从艺历程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展开之后,就会惊异地发现她实在是太伟大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师,无论是做人还是唱戏。可以说,她的去世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微笑面对病痛
让海天最难忘的应当说是常老的纯朴、坚强和微笑。据海天介绍,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她时,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跟走在郑州大街上的老人们没有什么区别。但无论什么时候她都会把自己收拾打理得很干净很整洁,即使是在病重的时候。她非常的坚强,在与病痛的纠缠和搏斗的整个过程中她都从没喊过一声疼,没掉过一滴眼泪。她永远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展现给观众。在老人弥留之际,癌症晚期的巨大痛苦残酷地折磨着她,那时候杜冷丁、吗啡等止痛药物都已经不起作用了,但她脸上还一直保持着那种极其天真和纯洁的笑容,面对着周围的每个人,面对着观众,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个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它是如此的触动人心,令我终生难忘和感动。
我们都叫她奶奶
海天和他的同事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与老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就像亲人一样。海天说:“我们都管她叫奶奶,而‘奶奶’竟然能记得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这些日子,摄制组在开车的时候一直在听常老演唱的豫剧CD无论是她的唱腔还是吐字都非常的精到,就连剧组中不爱听戏、不懂戏、不懂河南话的年轻人都无不为之所折服。常香玉老人说过的一句话留给我们极深的印象:戏比天大,艺无止境。这句话是老人一辈子遵从的父辈教诲和人生格言。
没有播出的镜头
特意制作的“飞机模型”
在录制这期节目之前,《艺术人生》剧组特意带着常香玉老人去参观了一下当年她捐助给志愿军战士的价值15亿元的战斗机。抚今追昔,老人感慨万千,这是老人最后一次见到这架飞机。事实上,常香玉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曾经接受过志愿军战士的一架飞机模型。“文革”之后这个模型不慎失踪了。为了表达剧组的敬意,他们特意按照1∶32的比例精心制作了每一个铆钉跟真飞机都是一模一样的飞机,飞机的名字依然叫作“香玉剧社号”。“香玉剧社号”模型意外出现在现场,让老人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三位神秘嘉宾
按照《艺术人生》的惯例,剧组一般要安排几位神秘嘉宾。当天,当年无偿照顾常老家人的普通女工唐素华、从小给常香玉伴奏的琴师王冠军和她的“发小”常代见等三位神秘嘉宾的出场让老人几次老泪纵横。这次,《艺术人生》把几位常老最希望见到的人全都带到了她的面前,对于不久于人世的常香玉老人应当也算是个慰藉。信报记者张学军 实习记者李逸雯 图片提供:《艺术人生》栏目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