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距离5月10日窦唯大闹新京报整整7天后,律师在警官的陪同下依法会见了在押的窦唯并做了笔录,昨天,窦唯通过律师公开道歉。昨晚,记者采访了窦唯所在的“不一定”乐队成员陈小虎,他说,“窦颖(窦唯妹妹)已经去报社登门道歉了,现在报社和家人都希望把大事化小,声明的发表也是应报社的要求,报社应该不会起诉小窦”。
陈小虎说,根据规定,在押期间,除了律师,连家属都不能探望,所以亲友都还没
法见到窦唯。前天,律师终于见到了窦唯,并由窦唯签字发表了声明。据透露,根据去年国家新闻出版署3月22日颁布的一个相关规定,新闻单位不得任用韩炳江(此次事件的当事人新京报记者卓伟的真名),所以目前新京报和窦唯家属都希望此事能低调处理。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窦唯什么时候能出来,陈小虎表示,现在律师还没有给出具体答复。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最长时间为14天。14天后,如果检察机关要对窦唯的行为提出诉讼,公安机关可以对窦唯提请逮捕或者释放。
窦唯本人表态:两个道歉一个感谢
2006年5月17日上午,律师在警官的陪同下依法会见了在押的窦唯并做了笔录(有窦唯签字)。经窦唯本人同意,应社会各界人士要求,我们将窦唯关于“5.10事件”的表态转达如下:
一、窦唯认识到,因对某些媒体的报道有异议,在与媒体的接触中,媒体不能坦诚交流,意图引起公众注意而采用过激行为,是不对的。窦唯希望业内人士遇到相同情况时,不要效仿他的过激做法。
二、窦唯对给“新京报”造成的财产损失(旧台式电脑一台)表示歉意;对给车主造成的财产损失(车后备厢盖及右后灯等),深表歉意,愿意承担财产损坏的赔偿责任。
三、窦唯对业内人士、众多媒体、众多歌迷在事件后对他的理解,深表谢意。
后“5·10事件”之怪现象:新“窦唯热”
耐人寻味的是,窦唯“5·10事件”后,出现了一股新的“窦唯热”。很多歌迷自封“豆腐”“窦粉”(窦唯的歌迷),组成后援会,不少外地“豆腐”纷纷表示,要在20日赶赴北京,去看守所门口拉横幅,要求释放窦唯。陈小虎觉得,“歌迷这样做,是在帮倒忙”,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把事情越弄越大。
另一典型的“窦唯热”是与他相关的唱片重新大卖。不少人这些天前往北京唱片店集中地新街口,一口气把窦唯个人以及“不一定”乐队的所有唱片都买了下来。还有一个普通北京市民告诉记者,在他所在的马甸小区,楼下一家普通音像店的不一定乐队唱片被一抢而空,老板不解地问一个前来抢购唱片的歌迷,“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都要买他们的唱片?”歌迷说,“你还不知道吗?窦唯前几天烧了一家报社门口的车”。
与此同时,成都、深圳等不少地方的演出商纷纷邀请不一定乐队前往各地演出,当然,已被乐队成员婉言谢绝。他们表示,“大家不会在这个时候,打着这样的窦唯的名义去演出。当时组建‘不一定’时,目的就是为了玩音乐,大家在乐队也投入了感情。我们还是希望,人们是因为我们的音乐,才喜欢看我们演出”。用打击乐手刘效松的话说,“乐队带来的金钱远远没有带来的快乐多”。
以身普法说
目前,媒体上关于我对窦唯事件的所有看法和行动都是谣传,迄今为止我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关于此次事件的正式采访。
对于以实际行动为窦唯做些什么,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作为被媒体伤害的艺术家,窦唯通过个人的苦肉计,引发了我们对艺术家、公众和媒体之间关系的深切思考,我们应该呼吁新闻立法,新闻需要(也应该)保护艺术家的隐私。
窦唯事件究竟属不属于纵火?窦唯“纵火事件”是否属于民事纠纷?自有法律评判。……窦唯以身“普法”,就是要告诉社会:希望社会、媒体,都能给艺术家以一个应有的隐私空间。他并没有逃避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事件发生后,窦唯一直在现场,并且是自己主动报的案,很配合地随警方一起离开,但媒体并没有对此细节进行披露。
事实上,窦唯并没有对任何人、任何机构造成实际威胁和损害。对于他的过激行为,如果能给予全面考察,就不难看出他是在以行动抗议个别媒体对于艺术家的不尊重。
……
———崔健
冰冻三尺说
认识窦唯19年了,他一直是个有礼貌、低调、细致、不为名利奔走的人,这些年变得更内敛了,说话更少了。他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他的金钱,他只在乎人们对他音乐、对他做人的看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和王菲分手后,媒体关于小窦的报道一直很不公平,很少有媒体去关注他的音乐。一个人被说了五六年,换别人早就急了。
———陈小虎
沉默是金说
沉默也许是他最好的表达方式。
———王小峰(乐评人)
一切会好说
太难过了,这个事情,国内那么多做音乐的,窦唯是真正称得上音乐家的一个,作为朋友,我特别希望他能好。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会为他祈祷祝福平安。
———许巍(记者韩莹 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