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纪念赵丽蓉逝世六周年专题 >正文

纪念赵丽蓉去世6周年 赵丽蓉:笑留人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1:46 新浪娱乐

  六年,仿佛一个瞬间,还没来得及回首,时光已经把它翻阅成了历史。

  六年前的7月17日,有一位老人带着微笑告别了这个世界。

  六年后的7月17日,人们仍然怀念着她,怀念着她留给人间的欢声笑语……

  她就是赵丽蓉,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一个大器晚成的表演艺术家。

  一、大器晚成:评剧艺术家走红小品舞台

  “我生下来时就不好看,但有一样,又白又胖,常言讲一白遮百丑,小孩子白白胖胖就招人喜欢。”

  “一着地我就喝豆浆。东北盛产大豆,喝豆浆又省钱又养人,我身体棒得像头小牛犊。或许现在身体好,还是喝豆浆打下的基础呢。”

  赵丽蓉曾经如此回忆她的童年时代。

  赵丽蓉是天津宝坻县西庄村人,祖辈都是农民。她的父亲赵秉忠于1910年到沈阳开理发店。后来赵秉忠给演员梳头,用现在比较时尚的说法,那就是造型师了。也正是由于这个渊源,赵丽蓉开始和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小就在戏班生活的赵丽蓉,四五岁就开始演戏,8岁开始唱戏担角儿,1952年正式进入总政评剧团,后又调入中国评剧团,在评剧《花为媒》中扮演媒婆的赵丽蓉和扮演张五可的新凤霞演唱的“报花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凤还巢》、《会计姑娘》、《红白喜事》是她的拿手戏,而《杨三姐告状》中的杨母的形象则深入人心。1962年,赵丽蓉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搬上银幕,后来《杨三姐告状》也拍摄成电影。

  虽然一直从事评剧艺术表演的赵丽蓉在评剧界已经声名在外,但并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直到1989年,年过花甲的赵丽蓉第一次登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小品  《英雄母亲的一天》,赵丽蓉方才声名大噪。从此,赵丽蓉成了走进人们心目中的“笑星”。此后,她连续6年登陆央视春节晚会,表演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品,其中有《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功夫令》等等。而像“麻辣鸡丝”、“司马光砸缸”等许多台词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在涉足小品领域以前,除了评剧,赵丽蓉还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过国王的王后、《苍生》中饰田大妈、《红楼梦》中饰刘姥姥。但这并没有让她大红大紫。1991年,已经凭借小品迅速走红的赵丽蓉在《过年》中扮演“母亲”,并一举获得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以及同年的中国电影政府奖。1992年,她又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

  对赵丽蓉来说,真可谓大器晚成。不过,在电视上看到赵丽蓉老师的音容笑貌,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愉悦的。她被我们称之为“笑星”。在繁荣璀璨的综艺舞台上,“笑星”有很多,但真正让观众发自肺腑、开怀大笑的并不见多,赵丽蓉老师算一个,而且是最优秀的一个。

  二、认认真真:艺术家的高姿态

  赵丽蓉老师为人和蔼可亲,不管是对她的合作伙伴,还是对观众,赵老师总是一碗水端平了。

  我曾经多次采访过著名笑星巩汉林。巩汉林是一个对待事情极为认真的一个人。但作为赵丽蓉的“儿子”,巩汉林说“赵妈的认真强我几十倍”。

  巩汉林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演出,晚上七点钟开演,赵妈四点钟就把妆化好,头发都弄好了。当时金珠(巩汉林爱人)还劝她:“赵妈您这么大岁数,您干吗,还早着呢,您睡一觉。”赵妈说,不能动,头发做好了,就不能动。她说,跟舞台和观众打了一辈子交道,她最知道不能伤了观众的心。她常常教导巩汉林,不管出多大名,都要退着点,往后缩着点,意思就是说,咱们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只是跟人家做的工作不一样而已。跟其他明星一样,赵丽蓉老师出门有时也戴个眼镜,戴上帽子,但她说不是想自己一定要跟观众隔个距离,而是怕给人家造成不方便。在创作小品《打工奇遇》的时候,为了让表演更加真实,剧组提议请赵妈到仿膳吃一顿。当时,赵老师回绝了:“咱们还是省点钱吧。”巩汉林说,老人家会过日子,她从来不铺张浪费。有的时候我们年轻人吃个盒饭,发牢骚说盒饭不好吃,想扔掉。赵妈就说:“别扔,别扔,这都是钱啊。”

  三、提携新人:巩汉林是一个非常例证

  除了认真。赵老师还非常提携新人。巩汉林就是一个非常例证。

  1991年,央视搞一台《拥抱太阳》的晚会,晚会为赵丽蓉量身打造了一个叫《母亲的心》的小品,赵丽蓉扮演“母亲”,“儿子”一角需要一个会说唐山话的演员。一开始没找到合适的。小品的作者迟林向节目组推荐说,辽宁有一个说唐山话的,卖十三香,和赵本山一块演出的。于是,巩汉林第一次进了央视的这个剧组。

  第一次见赵丽蓉,他觉得对方是个大艺术家,显得很拘谨。不过,赵丽蓉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一句唐山话:“你就是儿子吧。”巩汉林一听,心想:赵老师怎么管自己叫儿子?他很快反应过来,自己在戏里演她的儿子。不过,赵丽蓉不让他叫“赵老师”,而是叫“赵妈”。这样一叫就是近10年。直到赵丽蓉老师去世,巩汉林都没有改过口。

  但在排练《母亲的心》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剧组就跟赵丽蓉提出来,建议是不是换个演员。他们的理由是“是不是巩汉林大家不太认识,太弱”。当时,赵丽蓉立即否定了这个建议,她说:“人家是咱请来的年轻演员,好容易有这样一次机会,你让人家回去,家里面都知道了,那他回去怎么办?”

  巩汉林说:“如果没有当初赵老师说这句话,剧组真的重新给赵老师找一个儿子,那可能大家就看不到后来的《如此包装》、《打工奇遇》了,所以就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再一次深深地鞠躬,给老人家,我谢谢她。”

  四、和蔼可亲:艺术家的高贵品格

  我从事名人明星采访好几年多了,接触很多明星大腕,很多所谓的名人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自以为很了不起。可是赵丽蓉老师却是一个例外。在我印象中,最具亲和力的还是要数赵丽蓉老师。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家报社做记者,就参加了赵丽蓉老师在电视台晚会上的排练,当时有很多媒体记者,我刚参加工作,对于这样的采访还不太熟悉,排练结束后,很多记者一拥而上,纷纷向赵老师提问、拍照等,我没有工作经验,只好在外围站着,等退场时,赵老师看到我,就冲我打招呼,说:“小伙子,你也是来采访的吗?咋站那么远呢?”赵老师冲我招手。我有点受宠若惊,也不知道说什么,就只好说:“赵老师,您帮我签个名吧。”赵老师乐呵呵地说:“别的字不会写,就赵丽蓉这仨字写得好。”赵老师非常认真地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了难得的字迹。这之后不久,就传出赵老师身患绝症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难过,曾默默为赵老师祈祷。但噩耗传来时,我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八宝山开追悼会的时候,我特意去送了赵老师最后一程。就像赵老师不曾记得我一样,很多他不认识的人都去送别赵老师。

  赵丽蓉的二儿子盛大鸣曾经说她就是一个农民。他说:“我妈妈平时总说着农民的话,吃着农民的饭,干着农民的活儿,所以在我妈妈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对她,大家不叫‘妈’不行,叫老师总觉得不合适,所以叫‘妈’特准确。”

  五、德艺双馨:表演艺术家的最高荣誉

  德艺双馨是对艺术家的最高奖赏。赵丽蓉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她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的人品更是难得的。

  赵丽蓉的儿子盛谦曾说:“妈妈生前在466

医院、人民医院、肿瘤医院等许多医院都看过病。但是由于这种病是绝症,所以妈妈坚持不要治疗,回到家中。家里人请来医生为她治疗,她还怕自己吃了药不好,耽误人家的名气。”

  在赵丽蓉老师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如此胸襟的。特别是当查出已经身患癌症的时候,赵丽蓉老师依然坚持在舞台上。当赵老师的家人看到老人站在舞台上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时,他们都哭了。所有的观众并不知道,舞台上活跃的老人,实际上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赵丽蓉老师一直是乐观的,哪怕生病住院期间,也把欢声笑语留在了医院里。赵丽蓉的次子盛大鸣说:“我妈妈给观众带来许多欢乐,她在舞台上什么样,在生活中也是什么样。我妈一辈子爱干净,病成那样了也得洗澡。她一洗澡,就说:‘你们先出去会儿,我要耍大刀了。’” 盛大鸣还介绍,赵丽蓉在最后的日子里体重只剩下70多斤,吃不下饭,却必须吃各种药物。她给各种药都编了个“外号”,想要喷雾式的“喘乐宁”就问:“我的‘小喷气儿’呢?”

  病魔无情。转眼间,这位把笑声留给人间的老人已经离开我们6年了。这6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每每听到她的唐山口音,每每看到她定格在电视录像里的身影,我总是感觉,赵老师依然在人间。她依然用她

幽默的表演方式感染着生活着的人们。有的人走了,但她依然活着。文/鸿水(blog)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0,000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