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的才华和礼貌,在演艺界是有目共睹的。在亲属和亲密“战友”梁左猝逝的日子里,他依然没有“责怪”记者的打扰。为了避免他泣不能“声”,一开始记者有意和他聊了一些“无聊”的话题。
爸爸名气的压力和帮助同在
英达很有名,他的父亲英若诚更有名。作为名人的儿子,英达始终觉得身上的压力很大,“咱是个要强的人呀,心里面总想着,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不能给老爸丢脸。事业未成时,怕别人说你没出息;搞出一点小名堂,又有人说你借了爸爸的光。”他坦言,父亲的名气的确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帮助,所以,他虽然认为名人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但“我觉得当名人还是很好的,如果有来世,我还是想当名人。”虽然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英达却觉得自己在成就上很难超越父亲。
实话实说话同行
当初我父母正在看《水浒》,他们认为《水浒》里的鲁达是一个很好的角色,所以我就叫英达。
周星驰的表演我很喜欢,但他的风格和我的不一样。我们也很难学习,因为他的戏主要依靠个人的魅力。
冯小刚的确有过人之处,他以前拍过很多电视剧,但他的成功只表现在他的贺岁片上。
电影危险电视剧更有把握
从《我爱我家》开始,英达的作品虽然存在着一个通病:在北方的反响虽然很好,在南方收视率却不理想。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执导电视剧的心情,“我的风格比较侧重于语言,而语言类的喜剧一直都受到地域的影响。”几年来,除了偶尔在别人导演的电影中客串个角色外,英达一直抱着电视不放,不肯去导电影。因为“从商业角度看,电影市场比较危险。而对于喜剧电影来说,它的票房收入不好估计,可能一切都是最好的,但在票房上却得不到体现。所以说,我对电视剧更有把握。”
梁左是个好人
工作中的同事,生活里的亲戚,英达和梁左关系一直很密切,二人首次合作的《我爱我家》更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所以,梁左的猝逝对他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当记者最后“残忍”地提起梁左的名字时,英达沉默了很久,最后喃喃自语道:“梁左是个好人呀,唉……可惜呀,太可惜啦!”
本报记者 李军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