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伊夫专栏专题 >正文

伊夫:缅怀饰演蒋介石的已故演员赵恒多(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14:56 新浪娱乐
伊夫:缅怀饰演蒋介石的已故演员赵恒多(组图)

赵恒多饰演蒋介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伊夫:缅怀饰演蒋介石的已故演员赵恒多(组图)
赵恒多的艺术形象

  在苍松翠柏掩映的万佛华侨陵园内,要想找到五年前赵恒多先生的陵墓是很困难的。与四周的黑色花岗岩墓碑一模一样,即使在天国,赵先生也依然保持着他生前的平民风格。一生不事张扬,在成为名人之后依旧保持低调,尽管生前扮演的角色是个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但镜头下,他和普普通通的百姓没有任何区别。他非常自然地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从没听说过什么时候要把大墨镜戴在脸上以示与草民的区别。

  饰演蒋介石的已故演员赵恒多

  伊 夫

  关于赵恒多

  打开搜索引擎,要想找到有关赵恒多的资料实在太难,或许说没有什么。除了在万佛园网上墓碑有一段简介和被另一个“中原英才”网页基本克隆外,“赵恒多”三个字只是在介绍有关影片时与其他几个特型演员一起一带而过。这也正应了他的老伴刘之玲说的事实——他生前一直很低调,拒绝接受采访。

  简介这样写道:

  赵恒多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1930年生,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生从事部队文艺工作。

  1979年赵恒多成为中国银幕上第一位蒋介石的扮演者。此后在电影《吉鸿昌》、《大渡河》、《四渡赤水》、《血战台儿庄》、《大决战》、《大进军》、《席卷大西南》、《肝胆相照》;电视剧《最后的冬天》、《末代皇帝》、《第二条战线》、《兰色三环》、《北平和谈》等五十余部影视作品中饰演蒋介石先生。曾荣获第二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颁发的“学会奖”;荣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荣立总政治部颁发的三等功,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因《最后的冬天》在台湾播映,受台湾影视传播公司的邀请,赴台湾交流、访问。期间受到台湾演艺界和群众欢迎,为两岸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除夕前的宣判

  2000年,对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老教授刘之玲女士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年份。在这新世纪的元年,三天内,她竟然相继失去了两个最爱的亲人——丈夫与母亲。

  1999年晚些时候,赵恒多开始隐隐感觉后背疼痛。不过他一直误以为是因为年纪大了,作息没有规律的拍戏生活使自己过度劳累而已。听从朋友的建议,接受中医按摩治疗。那种奇特的用力过猛的按摩又加上熏蒸,在胸前与后背双管齐下。每次按摩归来,身心倍感衰竭的赵恒多都立刻瘫倒在床上,不断重复着一个字“累”。

  由于都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全家都没有意识到:此刻,可怕的病魔已经开始侵蚀着刚刚过完69岁生日不久的赵恒多肌体了。在每次与其说接受按摩治疗,不如说被迫忍受酷刑又都不见任何效果反而痛苦加重之后,赵恒多丧失了对按摩治疗的信心。

  于是,在一月底的一天,终于在妻子和女儿的劝说下,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从不吸烟、酗酒、不暴饮暴食,始终保持早睡早起良好习惯的赵恒多,对这次全面检查不以为然,因为半年前,在例行体检后各项指标均属正常。

  2月4日,星期五,除夕。

  这一天,冬日的阳光虽然分外明媚,但对于赵家却是一个地道的黑色星期五。确诊通知书下达在刘之玲母女手里时,犹如一个霹雳,震碎了往日平静与和睦的美好生活。

  肺部的阴影尽管就那么一小块,但却非常致命地威胁着赵恒多的生命。敏感的赵恒多感觉到了确诊书的不祥,妻女强装的笑脸是瞒不住他的。回家的路上,他的脚步比来时沉重许多……

  这个难忘的除夕啊!

  黑色6月

  听从医院的建议,初十前,他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直到节后医院一切恢复正常,赵恒多才办理住院手续。2月14日,正月里渐渐温暖的阳光却没能让刘之玲母女感到温暖。80多岁却依然很机敏的姥姥感到奇怪,但外孙女赵芃轻描淡写地告诉姥姥:“没大事儿,我爸就动一个小手术。”

  然而,父亲断然拒绝动手术。他的理论是,如果不是大病,何必非动手术,若是大病,动手术也无济于事,何苦再多受一次痛苦?女儿劝说,她自信爸爸还是能够听她的。因为,爸爸一直疼爱着她,或者说一直宠爱着她。女儿说什么,他一般都乐呵呵地应允。

  终于劝说成功后,医院突然又改变了治疗方案。经过一系列的血样检查后,认为动手术已不是最佳选择。于是,老伴儿又急忙改变口径:“医生认为不动手术也可以,吃药照样能见效……”病人笑了,或许他以为自己的猜测是错的,他没有患上不治之症。

  领导们非常重视、关心,他们叮嘱医院:要选派最优秀的医生,要用最好的医药和手术来治愈。从主观上,各方都尽力了。但还是无法遏制癌细胞的疯狂扩散。

  病情加重的日子,赵恒多谢绝所有拜访者的探视。他不愿意让自己病倒的形象留在朋友的心中,也不肯让大家为他担忧和给大家增添麻烦。“一律别让来!”他再三叮嘱妻女。

  6月1日早晨,刘之玲教授永远难忘的一天。赵恒多感到心脏极度不适,急忙给干休所的卫生室打电话。医务人员在抢救的时候告诉家属:“很严重,要赶紧去医院!”

  母女两手忙脚乱地跟急救车一起来到医院,但是,突发的心肌梗塞还是夺去了赵恒多的生命。老找走得这么突然,让老伴和女儿都难以接受。女婿在外地出差都来不及赶回,女儿在邻居大哥的帮助下,穿上了寿衣……

  姥姥从女儿、外孙女的脸上看出了严重的后果,起初,儿女们都想蒙骗老人,因为,他们知道:母亲最疼爱大姐夫。但是,他们也清楚:老太太可不是能够轻易哄骗的。老太太平静地强忍泪水听完儿女们的叙述后,非常悲恸地大哭一场。30多年的相处,女婿比儿子还孝顺,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3日中午,沉闷的午饭后,老太太缓缓地回到卧室,儿孙们听到她留下最后的一句话是:“我累了,想休息。”而这次午睡,她再没有醒来……

  不敢提“爷爷”

  一直对小动物充满爱心的赵恒多,在去世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给他生前心爱的小狗“杜杜”也造成了巨大的悲痛。那只黄色的漂亮小狗,从几个月的时候就来到了赵家。在全家的宠爱中渐渐长大,已经成为家庭重要的一员。

  杜杜知道最爱它的是“爷爷”。虽然,爷爷经常在外地奔波,在家时间最短,但只要他回来肯定先抱抱杜杜。杜杜从小在爷爷的怀抱里撒娇,只要爷爷在家,每天晚上都随爷爷一起遛弯。它喜欢与爷爷捉迷藏,让爷爷找不到它,看到爷爷焦急才突然扑倒在爷爷脚下。

  自从爷爷从医院回来,就再也不能带它跑到室外玩耍了。它虽然也任由别人带出去,但总是一步一回头地往病床上的爷爷望去,直到爷爷挥手让它去为止。白天,更多的时候,杜杜放弃自己在桌旁与主人们一样的正座,而甘愿蜷缩到爷爷的床前。一声不吭地守护着呻吟的爷爷。

  6月1日,急救车拉走爷爷的时候,杜杜似乎有所感应,它拼命地吼叫不让爷爷走,那凄婉的叫声,至今刘之玲母女还清晰地记着。第二天,从医院回来。杜杜急忙堵在门口,使劲向外张望,它在等待爷爷的归来……

  从此,杜杜郁郁寡欢,总是静静地守候在门边,期待了爷爷的突然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遛杜杜时,邻居都不能提起“爷爷”两字,只要一提起来,它就东张西望地乱找乱叫,然后就变得暴躁和不安。

  “爷爷最疼它了,小动物也通人性啊。”搂住如今已经年迈的11岁的杜杜,摊开赵恒多抱着杜杜的许多照片,刘之玲悄悄地说道:“老找这个人呀,心地特别善良,他最不能容忍虐待动物的现象,生前还是动物保护协会的。”

  在杜杜来到赵家前,本来有两只花猫。在它们都寿终就寝时,曾经给赵恒多带来巨大的伤痛。他无法接受两个朝夕相处的小动物相继离开的残酷现实,发誓再不豢养小动物了。

  可是,当杜杜险遭遗弃的时候,赵恒多违背了诺言,把毛茸茸的小杜杜托回了家。从此,把它当做一个家庭成员平等的对待,每次吃饭都有它一个正座。现在,就连悼念的墓碑上,也刻有杜杜的大名。

  老班长

  1930年10月,赵恒多出生在一个农村的贫困家庭。出生不到两个月,父亲便因病去世,童年生活异常艰苦。母亲含辛茹苦地供他上了小学又升入中学,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从小就爱看戏、听戏、哼戏,淳朴而富有乡土气息文化熏陶,播下了他的艺术种子。

  1949年1月,正值学校放寒假,解放军路过他的家乡,桐柏军分区看到这个能唱会跳的学生是个苗子,就动员他参军。赵恒多在跟部队走的时候,动机很单纯——能吃饱饭。1944年,整个中国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贫困、战乱的家乡养不活它的乡亲,营养严重不良的赵恒多虽然已经19岁了,但孱弱的小个子,看上去顶多10岁。

  作为一个文艺兵,他跟随大部队开始了南征北战,跨过长江直捣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后来又辗转到湖北、川黔等地。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很苦又充满危险,但吃饱饭却是最让他欣慰的。政治学习的时候,让每个战士谈入伍动机,其他战士都说:“为了打到国民党!”或者“为了解放全中国!”只有赵恒多傻乎乎地是实话实说:“为了能吃馍!”

  老班长会后悄悄叮嘱道:“傻小子,以后可不能这么讲,你也要说有政治觉悟的话才对!”所谓老班长,也就比他大不了四、五岁,一个还不到20岁的小伙子,却已经身经百战了,他非常照顾这个小弟弟,不许年纪大的战士欺负他。每次开饭,总想方设法多给他加一勺。在老乡家住的时候,为了防止他尿床,甚至在晚上还抱起他把尿。

  远离父母和哥哥姐姐,但赵恒多有老班长大哥哥般的疼爱。这一切,让赵恒多终身难忘。随着岁月流逝,老班长退伍、赵恒多进京,昔日战友早已四散。但是,在心底的深处,赵恒多永远难忘老班长的恩情。

  在动乱的年代里,赵恒多经历了太多的沧桑,自顾不暇或者自身难保。以后,随着事业又成,名气渐大,他开始寻找恩如兄长的老班长。经过漫长曲折的寻找,终于在湖北一个小地方发现了老班长的联系方式。他们激动地在电话里互诉衷肠,赵恒多再次真诚地表达了终身难忘的感激之情。老班长颤巍巍地说:“难为你还记得我呀?其实,我也没怎么关照你……”

  赵恒多邀请老班长来京住几天,但老班长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长途跋涉了。赵恒多当即表示:那等我有时间去看你!咱们老哥俩一定要好好聊聊!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癌症过早地夺去了赵恒多的生命,没能让这对老战友重逢。

  老工友

  在战争年代边行军边宣传,由于刻苦好学,赵恒多逐渐成了宣传队的业务骨干。1953年,作为一个优秀演员调入了总政话剧团。但是在70年代,赵恒多遭遇了人生的一段低谷。从部队转业面临返回家乡的可能。但因中央戏剧学院的坚持,刘之玲教授不能走,这样赵恒多才算留在北京,但等待他的职业却是一个工厂的学徒工!

  告别军装前,赵恒多心情异常沉重。从14岁起,已经穿了26年的军装就要彻底地脱掉,他恋恋不舍。他带着妻女来到照相馆,全家合影。这是他以为人生最后一次穿军装,那时,才几岁的女儿根本不知道父亲的难过复杂的心情,开始还坚决不肯去照。经过父母好一阵哄才勉强答应。

  脱掉军装,赵恒多来到装配流水线旁。陌生的一切,让他束手无策。他拙笨地拿起纤细的装配工具,焊接三极管或二极管一类精巧的零部件。过去,在部队里,他是文艺兵,不需要展示什么动手能力,同时与社会相比,军队相对封闭,与外界隔膜。如今,赵恒多面临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在这个新世界里,他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工友没有嘲笑他,领导没有歧视他,组装三极管可能不会让检验员满意,但他为人的厚道、诚恳和虚心,却赢得了大家的谅解、同情和好感。车间主任不仅在工作上很照顾他,而且生活上也关心他。

  很快,刘之玲等年轻教师和老教授都面临被轰到干校的厄运。赵恒多只好自己带着女儿生活,车间主任带领一群工友,赶来帮助收拾、整理,以后,还经常来这里照看,女儿赵芃无忧地生活在一群淳朴的工友关爱中,她似乎未感觉到母亲不在身边时带来的窘迫。

  领导发现了这位特殊学徒工的专长,于是把他调到工会负责文体工作。赵恒多再次成为不穿军装的文艺兵,他满怀热忱地投入新的工作,赢得工厂上上下下的赞扬。工友们都喜欢这个和蔼可亲的工会干部,在他人生低谷的岁月里,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直到去世前,在赵恒多离开工厂已经将近20年的漫长日子里,每当逢年过节,老工友还经常前来坐坐,他们聚在一起无拘束地谈笑,那种纯洁的友情,深深地感动着赵恒多。在工厂不足十年的日子里,使他看到了生活的另外一幅图景。在与劳动人民的零距离接触中,他体味了不同社会层面的不同生活感悟。

  孝顺的姑爷、慈祥的父亲

  早已长大成人的赵芃很自豪地表示:父亲非常爱我。的确,比起大家闺秀、事业型的母亲,父亲更会操持家务、会照顾孩子。母亲在干校期间,她回忆道:“好像我爸爸什么都会做,真没有感觉妈妈不在的尴尬。”

  每逢周五休息日,去姥姥家,父亲总是把所有的衣物都洗干净,然后,还把饭菜做好。姥姥对外孙女夸赞:“你妈回来也不成呀。她干什么我都不放心!”岳母实在挑不出大女婿有什么不是的地方。懂事、孝顺、顾家、勤快、脾气随和,她把女婿视为儿子,彼此间从不隔心。

  1979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重回舞台,特别是饰演蒋介石后,岳母对女婿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他补习古文。鉴于历史原因,赵恒多文化程度先天不足。可是,他极其好学,多年来一直自学。古文功底很深的岳母,愿意帮助女婿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女婿果然认真讨教、进步很快。岳母还为女婿推荐有关介绍蒋介石的资料和相关书籍。

  在岳母的指导和推荐下,赵恒多阅读了许多海外来自第三方作者出版的有关书籍,比如《蒋介石传》、《领袖们》和《宋家王朝》等等的这些中肯、客观的史料,帮助赵恒多塑造蒋介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客观真实地塑造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以漫画或脸谱化的形式丑化人物,这是赵恒多起码的艺术准则。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赵恒多的这个艺术准则越来越得到电影审查部门的认可和称赞。

  对于独生女儿,他以平等的关系相处,甚至可以开玩笑。父亲从不大声训斥,只不断提醒女儿:要有一技之长,不要荒废光阴。发现岳母管教过严,他便与妻子暗地商议:“咱们得让孩子放一放了,不然该太老实了!”女儿在“放一放”的宽松政策里,其实也并没有怎么放,依然处处尊重家长的旨意,例如:不能放松学习;不许打扮得出格及大学期间不许谈恋爱等等。

  但也有例外,有一次,偶然从女儿的通讯簿里,发现几个在海外的亲戚名单。这些成人根本不可能与孩子直接联系,他看出这分明是女儿意在同学面前炫耀“海外有亲戚。”赵恒多第一次以严厉的口吻命令女儿,把海外亲戚的名单扯下来:“这就是虚荣心!”他告诫女儿,一个人要想让人真正地看得起自己,自身必须具有出众的能力。而靠炫耀社会关系和父母财产是最没出息的!

  赵芃第一次被父亲训哭了,可能也是惟一一次。她牢记住爸爸的一席话,立即把那些与她无关的海外亲戚电话号码撕了下来。母亲看着女儿伤心的哭啼,本来想从中抹稀泥,但后来还是克制住了,她从心里赞同丈夫的教育方式。

  大学毕业前,赵芃没有违背父母意愿谈恋爱,直到工作后才开始谈婚论嫁。赵恒多对妻子讲了原则:只要她喜欢就不要干涉,毕竟是他们俩人共同生活。我们只是事先提出建议。

  军人出身的父亲,给女儿的影响有些是无形的。军人作风和气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女儿的行为之中。赵芃感谢父母的严教,她的婚姻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抉择,婚姻质量令他们满意、也令双方家长们满意。

  相濡以沫的夫妻

  赵恒多和刘之玲共同生活了近四十年,两个人相濡以沫、和和美美。他们真诚地相爱,无论是晚年赵恒多成为名人之后,还是当初40岁时沦落到学徒工的境地,他们牢固的婚姻都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和影响。老伴对丈夫的评价是:他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热情,对人实在,不虚假,艺术创作严肃认真,很刻苦。

  自从 在影片《大渡河》中扮演者蒋介石后,专家和观众都对真实自然,细腻传神的赵恒多表演,均给予热烈好评。但赵恒多不满足于一次的成功,要在一系列影片中扮演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蒋介石形象,他必须在每一次创作中能有更新的想法和追求才成。如果掉以轻心,所塑造人物就会黯然失色、没有光彩。

  为了演好蒋介石,赵恒多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及有关书籍,反复琢磨蒋介石的性格特征以及神态举止。要想对蒋介石这个人物了如指掌,他不满足这些书本上的资料,想方设法与在世的国民党人士接触,以期从他们那里了解更多的鲜活史实。

  刘之玲陪着赵恒多骑自行车先后去杜聿明先生和黄?的家里采访,由于种种顾虑,老先生不肯接受带录音机的采访,这可难为坏了已经上了年纪的赵恒多老俩口。每个人拼命地用脑子记录,回到家里第一件事,不是喝口水而是急忙拿出笔本追记刚才的采访内容。两个人互相提醒、补充,力争减少遗漏的损耗。

  当然,赵恒多也关心老伴的教学工作,学生教学汇报时,只要他在北京,每场是必看的。回家后再与老伴互相探讨,连一个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每当他们观摩剧院的演出后,路上便开始了对剧目的评论,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俩人往往会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谁都力图说服对方,但激烈的争辨后,又总是以相互让步而告终。

  他们的家庭是一个和睦、温馨的三口之家,他和老伴及女儿的关系既是丈夫、父亲又是一个兄长和朋友的关系。业务上相互关心、生活上相互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在亲友眼中,绝对是一个地道的幸福之家。

  爱管闲事

  “老赵爱管闲事,嘴太直!”刘之玲颇有些嗔怪地说:“在街上看到不公之事、总爱上前说几句公道话,打个抱不平,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淘气,他看见也要管。” 有一次,在居住区旁的礼堂里,老赵看见院里的几个淘气的半大小子站在座椅上解小手,把他们叫住狠狠地一通训斥。

  妻子埋怨他:“别太多管闲事,人家孩子恨你,家长也不高兴。”但赵恒多不赞同:“他们家长都不知道,那个家长愿意自己孩子这样?我不能不管,这些孩子都挺聪明,要是学坏了太可惜!”

  没想到,那些半大小子还真不恨他,虽然怕他,再不敢大胆妄为,但他们跟他都挺好。一次,小宝子流露出想带一顶旧军帽,赵恒多赶紧就买了一顶让女儿送过去。

  小宝子和赵叔叔成了忘年之交,认为赵叔叔说得在理,理解当年是出于关心、疼爱他才管他。小宝子成家后,搬得很远,但总抽空回来看看,有时还张嘴让赵叔叔为他找票什么的。赵叔叔临终时,赵芃就急忙把小宝哥找来帮助穿得寿衣,料理后事。小宝哥忙前跑后,嘴里还一个劲儿向阿姨保证:“以后您有什么事儿就一个电话,千万您别客气!”

  替人打抱不平

  赵恒多爱管闲事还表现在为别人打抱不平。或许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羞于谈钱,赵恒多自己接戏,从来不谈片酬,也没有经纪人来代理。只是一句:“你们看着给吧。”

  外省有一部电视剧请赵恒多出演蒋介石,时间和片酬谈好,就等待届时前去拍摄。但是,得知另外一个老演员遭遇剧组缺乏善待后,他愤然拒绝出演。

  刘之玲的老同学也在那部电视剧里客串一个角色,不料中途病倒,后经当地医院检查,建议立即回京动手术。老太太没有立即放在工作,忍受病痛坚持,让导演从容地又拍摄两天,才连夜乘火车返京医治。手术后仅几天,担心剧组影响拍摄进度,老太太又托着虚弱的身体颠簸返回。

  结账时,剧组不仅支付很低片酬,而且还扣除了去当地医院看病的长途车票和返京火车票。尽管这些钱统共累计起来也没有多少钱,但让老太太极其寒心。倘若多休息几天再回,或者就不再回来,剧组损失会更大。怎么剧组这样斤斤计较呢?

  老太太与老同学谈起这件事情,感叹世风的沦落。赵恒多得知非常气愤,当即表示拒绝与这样的剧组合作,除非向人家赔礼道歉。制片主任急忙打来电话辩解、称是底下人办的,他一概不知。随后急忙派人登门向那位老演员赔礼道歉,直到这时,赵恒多才算答应。

  倔老头

  在一般人眼里,赵恒多是一个亲切的长者,无论是首次采访他的年轻记者,还是与他第一次合作的小演员,都认为赵老师和蔼可亲,脾气特好。但是,在某些人眼里,他又是一个难对付的倔老头!

  还是外省,有一部电视剧,前六集里的蒋介石因由赵恒多饰演深受好评,在后续六集里决定还由赵恒多饰演蒋介石。在已经成为老朋友的编剧在场的情况下,剧组方再次确认:“8月份您就不要接戏了。”

  因有约在先,7月份又有剧组前来洽谈时,赵恒多只好婉拒,除非更改拍摄日期。剧组想以赔偿毁约损失和加倍支付片酬促使赵恒多改变初衷,但最终还是遗憾地怏怏而去。

  然而,整整八月份过去了,直到9月,剧组方面也没有任何消息。正当赵恒多面临又一个片约时,准备问剧组具体拍摄日期时,才知道他们早已悄悄换人开机了。换人没关系,但起码应该通知对方一声。赵恒多夫妇虽然都对剧组的信誉表示不快,但也并没有搭理他们。

  几天后,在剧中饰演蒋介石的演员突然打来电话,声称要找“赵老师”。原来,剧组内部危机四伏,演员集体抗议后,剧组以换人威胁演员。演员电话的目的是:不要让剧组断了他们演员的后路。

  赵恒多答应了,即使不为这些素不相识的演员两肋插刀,他也不会再与没有信誉的剧组合作。果然,两天后剧组来电话请赵恒多前去接戏。可笑的是,他们佯装是刚刚开机。马脚被当即揭穿后,他们开始用高于一倍的片酬来诱惑。

  误以为片酬万能的剧组失算了,赵恒多坚决地拒绝,没有妥协的余地。

  两天后,编剧风风火火从千里之外赶来。他提着礼品从机场直奔赵家,一口一个“哥”的叫着。他解释说,剧组生故,临战换人,新的制片人找来的是自己的老相识,直到开机时,编剧才发现“蒋介石”已经被掉包。但编剧之所以一直沉默至今,自称是“没脸来解释了。”

  “哥呀,您这是救火,也是救我!”赵恒多被他的里外不是人的处境动了恻隐之心,态度不再如开始的坚决了。这时,一直在客厅外的妻子出面了:“如果老找同意了,我也不能同意!他要是答应了你,我就跟他离婚!他居然能与那些不讲信誉的人合作,我会看不起他的!”

  编剧这下彻底绝望了。灰头土脸告辞时,赵恒多让他把礼品带走,编剧用哭声央求道:“哥呀,这是我送您的,跟剧组没关系!”

  台湾之行

  由于种种原因,无论饰演蒋介石多么成功,但国内在宣传上,也不能与饰演毛泽东的演员同样对待。可是海峡对岸,对大陆这位扮演蒋公的演员——赵恒多非常认可,他们的有关部门购买了影片《血战台儿庄》和电视剧《最后的冬天》,这两部作品在台湾公映后引起极大轰动。1997年当他们筹拍电视剧《蒋中正在台湾》时,首先考虑的人选是赵恒多。

  包括赵恒多饰演的多部戏在内,台湾方面看了不少大陆方面含有蒋介石的影视剧。但最为认可的只有赵恒多。通过多方联系,辗转找到赵恒多,决定邀请前来台湾面谈。但是,繁杂的手续竟然持续了数月才终于成行。

  赵恒多刚一抵台,即可掀起了“赵恒多旋风”。台湾各大媒体都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持续报道,短短半个月,却积累了一大沓相关报纸。同时,他参观了很多地方,访问了不少当年与蒋介石共事的人物,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对他之后的角色创造,又丰富了不少活的依据。而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有了意外收获——找到了妻子失散约半个世纪的表姐。

  临行前,岳母再次叮嘱:你一定要设法找到她!我希望这辈子能见她一面。

  因为舅妈去世的早,刘之玲的表姐从小跟姑姑长大,直到48年,表姐消失在香港后,就再无音讯。多年后,大家估计可能去了台湾,也经过努力让往来两岸的朋友帮助找过,但苦于一直没有结果。这次亲自去,岳母认为这是最后的一线希望。

  由于属于新闻人物,由于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寻找表姐一事,第二天台湾报纸都报道了这则消息。早餐时,已经改名的表姐立刻发现了这则消息。她的先生还开玩笑地打趣:“你看,蒋介石在找你呢。”

  表姐可笑不出来,她哆嗦地按照报纸提供的电话给北京的赵家打去电话:“这里是赵宅吗?”表妹奇怪这样的称谓,她万万没有料到丈夫才抵台湾一天,表姐就找到了!姐妹俩在电话里哭哭啼啼,得知姑妈健在,表姐方破涕为笑。

  挂断电话,表姐就通知台湾的媒体:我是蒋介石要找的人!

  第二天,各报刊登了“蒋介石”认表姐的图片,一个月后,这位表姐就火速飞到了姑母身边……

  岳母感激地对女婿说:“你这次又立功了!”

  拒绝拍广告

  同许多演员不一样,赵恒多一直拒绝商家拍摄广告的邀请。不论这些产品属不属于虚假广告,赵恒多一律不接。他的态度是鲜明的,我也不用那些什么水、什么药的,我不了解产品的质量,所以不能去拍广告?!

  当然,有不少人劝他:何必死脑筋?现在哪个演员不拍广告呀,一个广告下来,顶你拍多少集电视剧的呀?

  赚钱没有错,不必为此羞愧,但是,赚钱必须要有一个底线,这就是钱的来路,必须能让自己花得坦然才成!在赵恒多眼里,替那些他没有接触过的产品吹嘘就是灭良心挣钱。

  除了拒绝拍摄广告,他还谢绝采访。“我就这么点儿事儿,今天跟这家电视台讲了,明天就没有新鲜的了,既然没什么可讲的呢?何必再去露那个脸儿?”他把一切功利都 已经看得很淡,因此活得就很超脱。不过,这也给读者造成了今天在网上搜索不出关于赵恒多背景资料的困难。

  在很多时候,赵恒多都非常随和,但有些时候也很认真。比如年纪大了以后,他特别在乎作息时间的规律,在跟剧组谈条件时,往往有一条——除非特殊情况,我不能拍夜戏,要保证10点前睡觉。

  然而,保持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竟然患上了肺癌!女儿认为:剧组里抽烟很普遍,他是被动吸烟,所以受害更严重。“但我爸爸这个人,好面子,肯定不好意思制止别人在自己房间吸烟。”

  最后的日子

  电视剧《第二条战线》开拍前,剧组约请赵恒多饰演剧中蒋介石。当时,赵恒多身体已经不适,本想到医院检查,但考虑到剧组的急切心情,他决定推迟查病,非常爽快地赶到剧组。

  1999年,当决定在望京小区购买新房时,直到这时,全家人谁也没有料到,日后赵恒多竟然没能住进新房。

  赵芃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新房手续办齐之后,他们一起来看新房。那时,身体已经感到不适的赵恒多,似乎无意地流露出一句:“房子不错,只是怕我不能来住了……”当时,谁都没有介意这样顺口说的一句话,但转过年,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那句不详的话果然就应验了。

  今天,走在新家的小区,无论是路边的绿草,还是新划出的停车线,赵芃都禁不住想起数年前与父亲同来看房时的情景。她怎么也不愿相信:不到70岁的父亲,竟这么早得离开她们母女二人。不过她承认:父亲不是一个很开朗、粗心的人,而是一个具有典型的艺术气质的人——敏感、细腻。正是这一特质,使他在察觉了身患不治之症后,情绪迅速地低落下来,加速了病情的恶化。

  《肝胆相照》是父亲最后一部作品,她知道每次放映他塑造的蒋介石影视剧后,父亲第一个就是想听听来自女儿的反馈。父女俩处于平等地位,像朋友之间那样开诚布公地交谈,她会很不客气指出父亲某些地方的不足,如果她在剧情中发现的话。父亲自然也是乐呵呵地听着,还夸赞女儿有进步,有鉴赏力。

  赵芃认为父亲一生充满追求,饰演蒋介石大获成功后,他也积极尝试其他各种角色,如在影片《琵琶魂》中,饰演了一个中共地下党员。女儿看了非常惊讶,原来爸爸能演反差那么强烈的角色啊!

  父亲的突然离去,犹如一场恶梦,让赵芃很久都无法摆脱悲恸的阴影。但她又不愿让母亲看到她的悲伤,因为,连续失去两个最亲的人,母亲精神上的打击比她还要大!后来,无神论者的母女俩听从了朋友的相劝,在雍和宫为姥姥与父亲做了一次超度。

  香火缭绕的经堂和僧人们的超度仪式,赵芃现已经渐渐淡漠,但是,她却清楚地记得:当夜的梦中,她就看见身披斗篷的父亲,微笑地踏着云层轻轻飘来,她激动地正要叫一声“爸爸”,但爸爸微笑地一转身便消失了……

  哦,赵芃惊醒了。眼前一片黑暗,夜幕静悄悄。父亲飘走了,他不是痛苦、孱弱地倒下的,而是安详、幸福地离去的。他再也回不来了,但女儿这次放心了,她在万佛园的网上墓碑也设立了一个超度台,让亲爱的父亲在天国里安详地休息。伊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2篇。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