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新春的寒风料峭中,吴子牛利用电影人难得享受的团圆日子,躲在北京的家中研究《天下粮仓》剧本。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剧本,吴子牛敏感地意识到这个戏将产生的影响,当即决定弃影“触电”,执导他的电视剧处女作。这个消息着实让制作方高兴了好一阵子,即刻调遣精兵强将听候吴子牛的调遣。为了躲开媒体和制片商的干扰,他调换了手机,悄悄在京郊的一个招待所安营扎寨。
吴子牛的敬业精神在业界是出了名的,跟他拍戏就意味着吃苦受罪。尽管这样,还是有许多演职员齐聚他的周围,说情的、介绍的、慕名而来的,素来清净的招待所人声鼎沸。在演员的挑选上,吴子牛颇费了一番功夫,有定下来后又替掉的,就连男主角王庆祥也是最后一刻召至剧组的。四月下旬,剧组开机在即,可饰刘统勋的男主角一直难以让吴子牛认可,副导演无意中送了导演一版《生死抉择》影碟,让吴子牛眼前一亮,当天就让王庆祥来组试镜。结果让吴子牛十分满意,当即拍板:就是他。为了选演员,吴子牛的习惯是躲进房间看影碟,遇到合适的演员立即拉到剧组试镜,像杜雨露、田成仁等“老腕”,以及近来人气正旺的王亚楠、李倩等新秀都是这样进入吴子牛的视野的。
吴子牛对拍片的高标准在组里大家可是深有体会的,就连副导演在寻找群众演员时都颇犯踌躇,戏中数百人的场面比比皆是,而导演又要求尽量采用职业演员,副导演无奈之际只好舍近求远,派车到各个剧团“抓壮丁”,不足部分只好求助于当地驻军来解决。
大伙儿对导演苛刻的拍摄要求表现出习以为常的理解,各部门都自觉地按照导演的要求忙碌着,有人说:这样的好剧本、好导演,经过大家的同心协力,一定会拍出一部好作品来的。
气候成全了戏苦了大伙儿
好汉不挣六月钱,可剧组的开拍偏偏赶上了这个炎热的夏天。今年北方气候持续高温,这让剧组感到非常幸运。原来,这个戏反映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全国赤地千里的饥荒景象,没想到炎热的天气对营造这种气氛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这样的场景寻找起来依然是非常困难的,美工、制片部门四出派人打探地形,足迹踏遍黄河以北地区,才找到几个备用场景。剧组人员每谈起这个话题,一定会为了编剧高锋“赤地千里”四个字把他“恨得牙痒痒的”。
导演在“景”这个问题上也毫不含糊,美工部门动用200多人在京郊大规模改造粮库外景,在保定又租用厂房搭景,建起了几乎是以假乱真的养心殿和上书房,害得其他摄制组纷纷前来商洽租用事宜,剧组不得已只得一一婉拒。
拍摄棚内戏时,摄影棚内气温达到40度,现场工作人员都赤膊上阵,可穿戴整齐的“大清官员们”就受不了了,化妆师在现场不停地为演员擦汗补妆,“老腕们”硬挺着在聚光灯下拍戏。制片部门紧急从肉联厂调来机制冰降温,可收效甚微,大家只好怪罪美工师把他的得意之作搭得太大了。
剧组为提高拍摄进度,分AB两个组同时进行,B组赴河北怀来拍摄沙漠戏。由于是在野外拍摄,周围又没有遮太阳之物,地面温度足以烤熟鸡蛋。这样的严酷环境下,所有演职员都在现场坚持着,拍完了几天的工作量。
老腕与小腕的“较量”
这个戏由于剧情的特殊性以及导演的严格要求,大量起用了一批“国宝级”的“老腕”:杜雨露、田成仁、刘仲元等,把一个个大清命官的一举一动都演活了,平时不爱夸奖演员的吴子牛禁不住连声赞叹,但手下可毫不留情,该拍多条的决不允许一条通过。制片部门除了担心导演病倒外,最闹心的是千万别让老演员们在片场中暑了,每天拍摄期间,最紧张的是他们。
组里平时最投入的应数这些“老腕”,别看他们早已功成名就,可演戏的认真劲儿丝毫不差,闲暇的时候,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大都一个人躲在屋内背台词,偶尔碰到一起,话题还是离不开戏。
老演员们的人品、演技博得剧组所有演职员的尊敬,也给年青演员带来很大的压力。王亚楠、聂远、李倩等演员,尽管这几年人气很旺,可与这些“老腕”演对手戏,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他们在开机前就有意识地与“老腕”们磨合,寻找戏的感觉,在剧本上下更多的功夫,一招一式上努力体现出人物的性格来。王亚楠谦虚地说,他十分渴望与这些表演艺术家们演对手戏,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机会,他更多的是看作一种学习的机会,提高演技的机会。
李倩因事先合约在身,一度跨组拍戏,两个剧组还曾经为她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争夺大战,李倩意识到这是一个提高自己演艺水平的一个绝佳机会,主动调整好两个组的时间冲突,腾出精力来塑造人见人爱的“小梳子”形象。在拍小梳子醉酒的戏时,不会喝酒的李倩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导演让人取来一瓶二锅头给她喝。李倩心急之下喝了一大杯,终于面带醉态,顺利地把戏拍了下来。收工时大家发现她真的醉了,只好把她抬回去。
制片的干活?置景的干活!
这个组拥有一个庞大的制片组,保障着拍摄工作的正常运行。不了解的人以为制片是个轻松的行当,可要是到这个组来一看,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初到剧组探班,除了管财务的制片在做帐,其他制片踪影全无,一打听才知道都在外边忙自己的一摊子事情,连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也就半夜回来睡个觉,有的干脆就住在外地。
六月份在北方拍摄的时候,剧中有一场描写农田干旱的场景,吴子牛导演为了追求画面的真实感,要求提前对该场景作布置。在怀来的荒地上,剧组找到了一块理想的场地,大小足有五十亩。制片部门仅派一名制片留守,负责从南方运来稻种,然后指挥农民在地里灌上水种上水稻,硬是将荒地变成水浇地。要使水稻成活,必须每天不间断地浇灌,一个月后停止浇灌,让土地在烈日下晒龟裂,颇具大旱的味道。一个半月的劳作达到了拍摄要求,制片部门谈起该堂景的营造显得十分得意。
南方拍摄主要是反映江南古镇以及大运河运粮船队的戏,在拍摄古镇的同时,制片部门根据美工图纸,派专人“督造”十多艘运粮驳船。他们用卡车到外地拉来各种原料,在工场经过精心加工以后俨然成为清朝的漕船。拍摄的时候,偏偏碰上天气不照应,连日阴雨不断,引起河水上涨,船周围浮满了密密麻麻的水草,制片部门当即派人在拍摄前紧急打捞水草,以保障拍摄的顺利进行。
近日,剧组终于完成了100多天的艰苦拍摄,吴子牛导演马不停蹄赶往北京,开始片子的后期制作。看着已在剪辑的样片,吴子牛导演自信地说:等着吧,明年年初你会看到一部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