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荧屏人物频惹争议 拿丑化说事成家常便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13:44  精品购物指南
荧屏人物频惹争议拿丑化说事成家常便饭?(图)

赵本山和宋丹丹主演的小品《火炬手》

荧屏人物频惹争议拿丑化说事成家常便饭?(图)

描写河南民工的《我叫刘跃进》

  近年来,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网上悄然流行:但凡涉及地域文化的文艺作品,总会被扣以“丑化XX形象”的大帽子。赵本山刘震云(blog)王海鸰(blog)均榜上有名,新一代编剧赵赵、六六也成为众矢之的。“丑化论”、“地域论”之说被无形放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中。那么,到底是创作者将人物妖魔化?还是观众的神经过于敏感,有些小题大做呢?

  谁受不了赵本山?

  在央视春晚连庄十年一直被奉为小品大师的赵本山,终于在第十个年头遭遇滑铁卢,尽管其春晚小品《火炬手》毫无悬念地蝉联小品王,但赵本山的小品却第一次成为媒体、专家和网民集体炮轰的对象。除去批评“《火炬手》不够尊重奥运会”外,更多的质疑在于“赵本山塑造的人物离今天的农民形象差距越来越大”,更有言辞激烈者,认为赵本山的小品是对当今农民形象的丑化和侮辱。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孙立生近日在公开场合毫不留情面地批评赵本山,大意是,从艺术塑造上说,赵本山的表演可笑但做不到可爱了。当年赵本山具有引领作用,其作品都具备较深刻的人文内涵。但之后的作品,包括《卖拐》在内,观众看到的是农民爱编瞎话,制造伪劣产品,这很可悲。大家乐完之后,品不出其中真正涵义。可以这么说,本山已经离生活越来越远,离农民的感觉越来越远了。

  应该说,专家的批评还算客气,基本上是点到为止,但苛刻的观众才不管你是谁,心理承受力有多大。一些苛刻的观众认为,与前两次春晚相比,赵本山、宋丹丹饰演的黑土和白云没有丝毫的进步,依然那么拘束无知,更有甚者,黑土在“火炬手”选拔获胜后发表感言时的表现,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赵本山扮演的黑土紧张狼狈、语无伦次不说,竟然连简单的语言表达常识都没有。一位名为蓝天的网友愤愤不平道:这几乎就是对中国农民的侮辱。尽管赵本山和宋丹丹一直以来塑造的农民形象逼真、独特,匠心独运,因此为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然而,由于他们的表演过度夸大农民的胆怯和无知,常常使这种带有逗乐性质的演绎走向了反面。总而言之,赵本山那种“歪戴帽子,衣着不整,猥琐拘束”的农民形象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基本丧失了新农村、新农民的典型性。

  赵本山此时也首次向媒体表达了退出春晚的想法,尽管他否认其作品有丑化农民之嫌,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小品出现了滑坡,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作品不好是会伤很多人的。

  拿丑化说事成了家常便饭?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赵本山并非在《火炬手》上第一次栽跟头,早在《马大帅》时,就已经有人拿他开刀了。当时的骂声波及范围远不及今天,但却相当尖刻,最狠的一句评价是:赵本山把东北人最私下的劣性拿出来张扬,靠揭底、抖丑态赚取全国人民的笑。从“赵本山小品有丑化农民之嫌”联想开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拿文艺作品里的人和事往自己身上套,拿“丑化”、“侮辱”说事儿成了家常便饭,尤其集中在卖座率或收视率很高的影视作品中。比如电影《我叫刘跃进》(blog)刚一公映,便有人指责编剧刘震云是在有意丑化河南人,因为片中的河南人狡黠不说,而且身份卑微,不是民工就是下三滥,坑蒙拐骗无所不能。电视剧《结婚进行曲》播得火热,可编剧赵赵却成了一些北京人的声讨对象,因为身为地道的老北京的赵赵,却把北京人写得又爱占小便宜,又不讲究街坊礼数,一副小家子做派。热播剧《双面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很多上海人和东北人看完之后都向编剧六六抗议,上海人觉得六六侮辱了上海人,他们怎么会像《双面胶》里的丈母娘那样嫌贫爱富呢?东北人却觉得六六将东北人刻画得太凶险,东北婆婆再怎样也不可能像李明启饰演的婆婆那样毫无宽容心啊,据说有一位东北人冲动之下表示要告六六。知名编剧王海鸰也难逃“厄运”,她的《新结婚时代》播出后即受网友围攻,原因在于其描写的贫富差异带来的婚姻问题在某些人看来是对沂蒙山区农民的不敬……创作者真的在将人物“妖魔化”?把观众一个个得罪不成?观众就那么容易被得罪?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