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优势又在哪里?
今天制作条件和技术手段都比20年前强十倍,这也是今天《红楼梦》最大的优势吧。
拍到现在的感觉怎么样?是否上轨道了?
依然是如履薄冰,走一步磕一步。因为这部戏的困难超出人们的想象,这部戏的规模也超出我们的经验。景,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你想我们90多套场景,一部戏要搭这么多景,是史无前例的。整个制景的过程也是很繁杂的,能够保证我们一场一场拍下去,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
听说资金遇到问题,制片人正在四处“化缘”?
这是第二大难题,按照商业标准,5000万不算少,但想要拍好,拍得比较艺术的话,还需要超值投入。
资金紧张的状况下,创作是否会受到影响?
不是什么都是金钱可以换来的。黛玉头上戴的玉珠花,市场上这样一个头饰卖2400,梳妆跑了好几趟都舍不得买,最后自己回来照着做。它渗透了工作人员对名著的情感,远远超过市场的价值。刘姥姥看到的怡红院墙上的一幅错觉画,道具设计师设计出来,但按一比一画出来的,价钱要二三万,我都放弃了,他们还不甘心,经过多次试验,用缩放比例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还有那些学者专家,他们把对《红楼梦》的研究和理解都无私地奉献给这部戏。所以这次的创作是一个集体的智慧,任何个人能力都望尘莫及。
你会20年之后去校验它的经典性吗?
这次的创作空前绝后,它不是我个人的,是整个社会的参与,整合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各方面对它的付出已经超出了一次纯商业运作的模式。 这样的《红楼梦》价值远远超过1亿的成本,影响力也远远超过20年。
新版《红楼梦》使你成为最受争议的导演,在你看来是喜是忧?
争议之事看你怎么看待了,有时候,身边都是一片赞扬挺害人的。
这次起用80后的编剧,网上一片抨击声,你如何看待这一选择?
算起来80年生人今年已经28岁了,还小吗?当年我们大学毕业就面临论资排辈,现在还这样吗?《大明宫词》的编剧郑重当年只有二十七八岁,,也遭到置疑。过程虽然千难万险,但却标志了他们的成长。每代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相信《红楼梦》除了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担负造就新一代演员,培养新一代编剧和制作人才的历史重任,承前启后。
采访归亚蕾,她说,“少红仍然精益求精,仍然严格,不过更加和颜悦色了”。是因为你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内心强大了,才有这种反应了么?
不“和颜悦色”行吗?曹公情商智商和学商都高出我等不是一筹,码着字拍能拍出一半就很了不起,那样自己都得佩服我自己了。
李少红密报
“音乐部分还没顾上来呢,等戏的部分拍的差不多了,再根据整体风格讨论音乐部分吧。”
“大黛玉人选还没拍到,所以没最后定。”(有消息称由小黛玉一演到底,剧组表示不好说)
“小演员的戏占了一半,这样更忠于原著,大观园里宝哥哥林妹妹两小无猜的感觉,就是得这个年纪的人来演才干净,如果上来就找20多岁的人来演,可能会觉得有点腻。”
“为了在影棚里拍出树影婆娑的效果,除了用大量灯光模拟阳光,我们还制作了一批布满小洞的木板,光透过这种木板投射到地上、人身上,就有外景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