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荐剧之《杀虎口》:青春抗战几大利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11:20  新浪娱乐
新浪荐剧之《杀虎口》:青春抗战几大利器

《杀虎口》剧照

  二.青春抗战几大利器

  1、青春化抗日群体

  《亮剑》主要演员平均年龄45岁,《狼毒花》主演平均年龄40岁,《团长》主演平均年龄35岁,《杀虎口》主演平均年龄25岁。从数据来看《杀虎口》带来的是与以往大不同的青春抗日面孔,不仅青春还新鲜。剧中几大主要角色的扮演者李光洁,陶飞霏,张磊,李建等虽然也曾经参演过多部影视作品,不过也都处在有作品没人气的阶段。好在是金子总会发光,他们在《杀虎口》中用出色的演技证明了自己,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和把握堪称一绝。真正的抗日历史上,除了运筹帷幄的老一代将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主力还是青年一代。而在以往的电视剧中却从未呈现过抗日中青春的面孔,《杀虎口》却把镜头对准了抗日中的青年一代,讲述他们的激情,他们的故事,崭新的面孔却一点也不让人感到陌生,反而更有一种亲切之感。

  2、激情燃烧的青春

  青春,不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才拥有的私有物,任何时代的人都有青春,即使是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先烈,中国的抗日英雄们一样怀有青春的梦,青春的迷惘。《我的青春谁做主》中主人公的青春是对真挚爱情的渴求,事业刚刚起步的艰辛汗水,社会责任与自身梦想的冲突。而《杀虎口》中的青春更浓烈,带着血色,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白朗先是当了匪徒,面对弟兄们一个个的死亡,选择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他的青春匪气十足,却也肩负着国家存亡的责任;钱佳浩被日本人胁迫当了汉奸,他的青春是苦涩的。然而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他的爱国情战胜了一切,奋起反抗,他的青春又是壮烈而伟大的。

  3、亲情爱情友情数弹并发

  观众来看《杀虎口》不仅可以看到紧张刺激,剑拔弩张的抗战好戏。亲情,友情,爱情同样一个也不能少,钱佳浩对于父亲老刀把子的无奈和隐忍,生死关头为了保住父亲生命而变节当了汉奸。血浓于水的亲情大爱无声!白朗和钱佳浩以互相决斗的方式来决定武器的归属,在开枪的那一瞬间,两个人发现对方的枪都没有上子弹。惺惺相惜的友情让人艳羡!孙打铁临死前用生命换来的跟虎妞表白的机会,默默守护的爱情让人动容!《杀虎口》这一幕幕感情纠葛媲美韩式偶像剧,成为观众眼中的超强催泪弹。

  4、观众群年轻化

  抗日剧向来是老人爱小孩踩,即使是红遍大江南北的《亮剑》《狼毒花》一类出色的抗日剧,赞赏的声音也以40岁为一个分界线。没经历过战争硝烟的这一代,如何让他们主动地去铭记历史而不是把历史的伤痛强加给他们,一直以来是令导演头痛的难题。《杀虎口》的导演徐纪周却轻易破解了这一密码,用现代年轻人的视角去拍抗日戏,站在和年轻人平等的位置上来交流。美剧的幽默与快节奏,韩剧的感动与细腻,一样可以转化为抗战剧所用。在网上《杀虎口》观众的年龄调查就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影迷是80后、90后,《杀虎口》青春的特质成功的吸引了年轻化的观众。

  5、明快的节奏打响青春的节拍

  《杀虎口》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它明快的叙事节奏,该打就打,该杀就杀,绝不会出现一场战争布置了好几集,打了好几集,伤亡情况展示了好几集这种势要把抗战剧拍成家庭肥皂剧的倾向.杀虎口》大的线索是各方势力争夺消失在“杀虎口”的武器。在这个线索之下却引发无数分支,一环扣一环,让人欲罢不能。该剧的节奏也正符合时下年轻人敢爱敢恨,追求自我的青春观,这让《杀虎口》的叙事节奏也带给观众一种青春的感觉。

  6、最潮服装造型和配乐

  以往抗日剧中的八路军,无论性格塑造多么推陈出新,在服装造型上却永远保持着军装的标本形象。长此以往,审美观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的观众难免会审美疲劳。而在《杀虎口》中,为了配合导演古典版古惑仔的定位,演员的服装和造型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男一号白朗的军装实在有够潮,不仅颜色符合近两年的时尚,脚上踩的军靴也有英伦范。而他脖子上随意绕着一条围巾,很有街头时尚的气息。最重要的是,他的这身打扮虽然不失时尚元素,但又是造型师在考量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质之后打造出来的。所以“潮男”白朗出现在抗日战场上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突兀和不适合,反而带有美国西部牛仔一样豪放不羁的潇洒气质,让这部抗战剧多少有些紧抓观众视觉观感的特质。

  再说《杀虎口》的音乐,每当看到紧张的情节,耳边就会响起一阵阵密集的鼓点声,其中还迂回着如泣如诉般的箫声,随着节奏感的增强,鼓声有时会戛然而止,更渲染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观众还可以在其中听到由兰花花改编而成的背景音乐。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