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专家高度评价《苍天》 (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17:09  新浪娱乐

  第二点,剧中马专员形象的塑造,我觉得为我们的荧屏增添了新的光彩。剧中五个主要形象,总体上说,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马专员的亲民、爱民、为民。其中李春晓的一句台词特别打动我,她说,老马,你知道你身上什么东西最打动我吗?就是你看老百姓时那种平和的眼神,你的眼中充满了慈悲。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慈悲本来是佛家语,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之心就是怜悯和救赎之心。和大众一起快乐,把大众从水火苦难中救出来,这就是慈悲,不是唱唱高调,不是讲讲程序的公正。马锡五的亲民,不是做出来的,是流出来的。他处于这种立场,这种感觉,他与老百姓的谈话,那种非常平和,拉家常的方式,我们现在的审判官离这个太遥远了。他是真正把自己当成老百姓的一员,而不在他们之上,也不在他们之外,也不在他们之后,就在他们中间。他把自己真正地当成了朝拜者,老百姓是活菩萨。他告诉李春晓,人民群众什么品质最高贵?就是他们那种默默地承受苦难,为而不有的精神。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他并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地位和占有什么东西。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国家不分裂,民族没有断档最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陕北的老百姓很苦,书面的文化知识很少,但他们的这种根性表现得非常突出。马锡五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是一个土得掉渣的老干部,就因为他的根本立场站在了这一点上,所以他的审判方式,他的司法精神,穿越了时空,到今天还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剧中汪娥娥这个人物有很多意义。她兼善良、勤劳、苦难于一身。这个形象很独特的意义就是,有这么一句话,妇女解放的尺度,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汪娥娥这个形象,她的经历,她的成长,实际上代表了陕甘宁边区妇女整个命运的转变,也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农村妇女命运开始了历史转折性的一个标尺,一个象征。当然,像她这样的是少数,但是她带来了一种希望,这从一个很重要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真正实现了人的解放,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

  《苍天》中张志青这个形象,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个形象主要就是把对人民,对革命,对男女感情的忠诚做到了极致。他的急躁反衬了他的忠诚。这个形象是非常难忘的。

  李春晓是一缕阳光,也是一道彩虹,这个人物很明显带有理想和激情的色彩,但这种理想和激情正是照亮了那个相对困难的现实,也指向了美好的未来。

  刘巧儿这个形象,她集善良、勤劳,觉醒后那种抗争的勇气于一身。非常有代表性。她和汪娥娥实际上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代表了当时中国农村妇女走向解放,做自己命运主人的这样一种巨大的历史进程。

  我觉得这五个人总体上说都非常形象。这部戏的深度在于它原生态地展示出了这种历史文化内涵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一些作品。这五个人物形象实际上都带有编剧和导演的理想色彩。表明了编剧导演对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爱和敬意。这五个人物形象也可以作为当代人净化灵魂的清新剂。同时也是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应该追求一些什么东西。这五个人活得也很幸福,很充实,并不比那些当代的亿万富翁活得差。

  第三点,我觉得导演和编剧共同在质朴中追求一种诗意美感画面。整个片子非常质朴、自然、深沉。特别是用那么多的农民演员来演,他们自己的服装,他们来唱民歌,确实感觉非常舒服。整个片子看起来,借用茅盾当年那句话,有行云流水之势,无描头画脚之态。这个剧有几个东西确实下了功夫,用各种不同的角度,把黄土高原拍出了灵性。剧中人物站在坡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对人生的遐想。把黄河拍得那么美。特别是剧中的日出,有各种各样黄土高原的日出日落,那些造型,像刘巧儿和赵柱子结婚前两个在太阳中对拜的情景。李春晓从延安学习回来之后,在朝霞中一边狂舞,一边大喊“老马,我回来啦!”等等,这些都拍得非常漂亮。日出就是一种象征。汪娥娥解放了,刘巧儿自主了,整个陕甘宁边区的老百姓开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了。妇女解放是陕甘宁边区的一轮日出,也很壮丽。另外把月亮拍得很美。一次李春晓与老马在月下散步谈心,后来在月下唱歌跳舞等等。还有运用陕北的民歌《兰花花》、《三十里铺》、《拉手手亲口口》等,在剧中表现得很好、很美。看来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种风格让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看了很舒服。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院长仲呈祥:

  《苍天》这部电视剧对于我们今天磅礴发展的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普遍借鉴意义。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点。

  第一点,它启示我们电视剧创作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学。要善于从我们上下五千年,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史当中,涌现出来的各条战线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留给我们的体裁资源上做文章。从这些历史人物中,深挖他们留给我们至今仍有启示意义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从法学战线上说、司法战线上说,马锡五无疑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刚才李准说的,以名字命名的审判方式是很少很少的。马锡五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一部中国人民司法史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关节点。透过这个人就能够展示一部历史,展示人民司法工作的本质。所以这条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各条战线都要善于从这种历史人物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题材资源,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历史资源当中做文章。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题材的宝库。这部戏从实际中来,剧中提出了老百姓是共产党的衣食父母,真正的苍天就是老百姓。其实说完了,就想到了邓小平在新时期讲的这句话,什么是最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是最大的原则。这个原则概括了其他一切原则。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人类的司法当然有共性,改革开放的今天的中国肯定要借鉴人类司法积累的宝贵经验。但是这个经验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为我所用。但是离不开的一条是中国人民在实践当中创造的从实际出发的司法经验、司法传统。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这部戏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道理,没有种子哪来庄稼。离开了自己的传统,横向的一致是不行的,只有纵横,历史的纵横,明白传统,扎根传统才能理顺。离开了纵横理顺,经纬是不能精通的。

  看完了《苍天》,让人确实感觉到了一条,一种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力。现实主义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很好的在博采非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丰富和深化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而不应该轻率地摈弃现实主义精神。走到另一边去,与之相应的就是这部电视剧所带来的朴素的美学追求,它有非常素朴的美学追求。它的叙事娓娓道来、环环相扣。它也不是没有诗意,它的黄土高原,它的黄河,它的日出等等都带给人一种不娇揉造作的朴素美感。当下影视创作动不动就大制作,动不动就弄大场面。我觉得形成了对照,我们整个电视剧创作应该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应该追求的素朴而充满诗意的美学理想,这是值得倡导的。我也不主张以此扬彼,别人要多样化,我们也应该欢迎。但是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应该得到提倡,得到发扬。

  第三点呢,我觉得这部电视剧给行业电视剧提供了榜样。我们现在在电视剧创作里边,各个行业都在写自己行业的。但是往往行业味过浓的时候,眼光局限在这个上面之后,它就不能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借鉴价值,就会被人看成是行业剧了。我作为一个干了三十年的电视剧从业人员来说,我觉得《苍天》在行业剧的创作上提供的普遍意义要引起我们重视。尤其是我看了报道说在一个拆迁的工地上围满了人在看《苍天》,可惜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不到那里去采样。为什么当时一个包公演那么多年?因为司法同人民总是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过去是呼唤清官、青天。到了今天马锡五也戴过青天这样美好的桂冠。但是它里边所体现的,我觉得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八个字非常准确:公正司法,一心为民。这就是很全面的事情了。所以在这一点上归纳起来,我就觉得还是提供了一个启示,我们一定要从创作思维层面出发,抛弃那种单向思维,非此皆彼。一写传统就把应该吸取的什么全部打倒,一写要借鉴西方的就把传统否定,一写我这个行业呢,心中就没有全局,行业之外的我就不表现。应该把二元对立、非此皆彼的单向的创作思维换成一种张岱年先生提倡的兼容和谐的,全面辨正的思维来塑造人物。这样更符合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更能够使我们塑造的人物,表现的生活接近历史的真实、体现历史的真实。还有一条我非常赞成的,提倡司法工作当中大众路线跟专业路线相结合。我非常赞成拍这种电视剧,导演所选择的专业演员和群众演员结合。这就是一种兼容、和谐的思维。电视剧的繁荣需要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我认为上述三条对于整个电视剧创作都是有价值的。

  国家广电总局法规司司长才华:

  《苍天》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司法为民。在司法为民这个主题里面主要体现几个思想。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