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
《小站风云》是分量很重的一个作品,看了后感慨很多,它在小站练兵和小站稻耕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这个是很巧妙的一个结合点,就是现代中国起点之一和传统的文明,传统的文化结合起来。
这个戏最深度的地方就是通过两个人的命运,其实讲的中国的认同怎么样做出来,中国人怎么样创造出现代国家这个努力,做大事。看起来是一个情节剧,传奇剧,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但这个与建国大业不同,它从小的角度出发,就是两个人不同的建立国家的理念,不同的人生的历练终于让两个分道扬镳。所这个故事最好的地方,或者说最有深度、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把中国认同的问题从很高的程度提了出来。《小站风云》的文化背景就是所谓的年代剧的文化,中国年代剧的文化源远流长,年代剧主要讲的从晚清到北伐政府,这个戏很好地贯穿了年代剧的两个特点:奇情与苦情,而且把这两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光是奇是不行的,中国观众还有一个基本信念,那就是情必须到位,奇情和苦情都有一个情字。把感情戏做足了,就会赢得中国观众,就是好戏。
这个戏既是一个大家可以观赏的,非常有意思的好戏,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有深度的戏,拿得出手,中国的大众文化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它还是能拿出有分量的东西,中国的大众文化虽然有一些穿越的,言情的,但是也有一些分量重的东西可以拿得出来,这是中国文化很独特的东西,就是大众文化不仅仅是产生用了就扔的,还是有能留下来的东西。我认为《小站风云》是一部可以留下来的作品。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作为编剧,周振天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和转折一直就有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老少爷们上法场》到《神医喜来乐》,就看得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创作思路和创作观念,那就是一个小切口去见证一个大时代。一般的情节剧作者只要编一个很好看的家族故事,然后情节够曲折,人物命运够跌荡,然后把感情故事写充分,就基本完成任务了。但是周振天有他的追求,他一定要在一个戏剧性故事中要表达他对中国走过来的道路的某些方面的思考,包括文化的思考,人性的思考。看起来好像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但是他相喻的是一个时代。《小站风云》再一次把周振天的这个创作风格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他选定小站落笔,不是偶然的,一定是因为小站这个地方能够负载这样一个大视野、大思考。
《小站风云》贯穿了刘、李、高家三个家庭,一直在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两个焦点上表达这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两个焦点主题结合也是水乳交融的。回顾19世纪末期一直到后来很多次革命和社会运动,其实这就是这两条焦点在互相交织。《小站风云》比较准确地传达了这半个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小站风云》叙事的主线索就是两个男主人公刘德胜和李占魁选择两种道路的冲突,一个选择了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另外一个为了功利目的放弃了理想和人生追求,直至沉沦当了殉葬品。全剧结尾非常有意思,为什么要在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个时间节点去结束全剧?就是表明抗日战争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虽然主人公不是抗日战争的亲自参与者,但是他们见证人。他们见证了从北洋水师惨败之后就开始了探索救国之路的进程。
这个剧虽然是写的小人物,但是是非常有大局观的。《小站风云》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年代情节片,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编导的那种全局历史感驾驭全剧带来的一个结果。
还需要指出的,《小站风云》创作者自觉地用历史的抒写来弘扬主流价值。剧中几个主人公性格、命运的的设计,就体现了创作者非常强的道德谱系,从第一集开始竞争“贡米”起始,一直到最后的护国战争,就一直建立在两种道德观上。刘德胜是有道德底线的,而李占魁更多的是个体权力、个人欲望的象征。还设计了高家两位女性,他们都钟情于刘德胜,从而强化了这个道德本身的价值,同时两个女性也成为支撑刘德胜道德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元素。总体来讲我觉得它是纪念辛亥革命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
李扬:(总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局影视主管)
周振天的这部电视剧应该说是对历史题材的开拓。他的《神医喜来乐》就给了我们非常轻松的一种观赏方式,不那么沉重,但同时所表达的对地域文化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都没有流失,老百姓喜闻乐见,并且有那么高的复播率,艺术生命力特别长。同样,《小站风云》也有很强的周氏风格,就是他在创作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就是把家和国锁定在一起。由几个家庭,几个小人物来表现大时代的主题。应该说在当下电视剧整个节目市场中,三种类型的节目“大辫子”,“泪珠子”,“枪杆子”,现在依然还唱着主角,但都有了一定的转型变化。“泪珠子”的家庭情感剧改为用“家常菜”的方式,“枪杆子”,就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现在已经分化出两种类型,谍战剧和战争传奇剧。纵观全国电视台,谍战剧高烧不退,军事题材的传奇剧自从《亮剑之后》也雄壮崛起。《小站风云》应该属于军事传奇类型的。他用传奇剧的方式,小的结构,小的人物,家庭的结构来讲述大的时代,大的历史事件和大的战争背景。这部剧总体上拍摄非常明快,马玉辉导演虽然是在香港成长起来的,谙熟商业片的导演,但是他却用文艺片的细腻手法拍摄了这部气势恢宏的电视剧。
(责编: 长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