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细细打磨电视剧《我这一辈子》(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28日13:23 北京日报
这天一大早,北影一条街非常的安静,那些古色古香的铺子前少了以往好几个剧组同时拍摄的“杂乱”,听说《我这一辈子》一大早开拍,于是我和晚报的记者“误打误撞”走进了一个“裱糊铺里”。“没关系孩子,哪能没点猴性呀,这么没规矩的东西,是他们没学出来,是他们吃不了苦,人说不吃苦中苦难作人上人。”有着那么点狡猾,拿捏透了老北京店铺掌柜派头的话音从里屋传出,这让你不用犹豫,一定就是《我这一辈子》的拍摄现场了。
拍摄现场是一色儿的剧组工作人员,“混”进来的记者只有我们两个。跨进大门的那一瞬,那个在《玩主》中把个作家宝康演活了的李庚正在冲着边上的小伙计瞎“白话”:“只要你们学出来了,就是北京顶尖的裱糊匠……”,张国立和冯小刚正在隔壁屋的监视器前进行着指挥:“脸,别太仰了”、“笑的太开了”、“好,过了。”看见他们聚精会神地在“调度”,想多采访点第一手材料的我们居然有点抹不开面子,因为整个拍摄现场那份“认真”的劲头儿,让你实在不好意思再添乱了。
至于此次开机为什么如此低调,张国立表示:我们现在对所有人都三缄其口,就是想踏踏实实地把它拍好了,拍好了比说什么都管用。既然要拍老舍的作品,就应该精精细细的,把老舍先生当年描述的老北京的感觉拍出来。当时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最混乱的一个时期,从清末到北洋、国民政府再到解放,如此大跨度的历史背景,要通过福海、刘方子、赵二这三个拜把子兄弟的一生展现出来。前面早有了石挥演绎的经典之作,我很清楚自己很有可能不讨好,但讨好不讨好我现在根本不关心。我目前惟一的想法,就是尽我们所能把这件事情做好了。为此,我读了大批的书,作了大量的案头准备。从我签约后,剧本又改了三遍,除了马军骧执笔外,邹静之、史健全也加入到剧本策划的队伍,我觉得马军骧创作的这个本子非常好地体现了老舍作品的魂。另外,为了追求“原貌”,北影一条街我们用的景全部是重新搭建的,因为60%的戏要在这里拍。为了把这部剧打磨出味道来,该据的拍摄时间要比以往的同样片长的片子耗用多的多的时间,我想慢慢去“磨”它。我现在最想说的,就是我和冯小刚的合作会很愉快,所有前一段时间的炒作应该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
头一天的戏,拍得都是这哥仨儿小时候的戏,虽然李成儒不用出场,但在拍摄现场还是见到了他,挺健壮的一个人瘦了好大一圈,他诙谐地说:“这都是被张国立‘逼’的,1月5日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减肥,现在一个多月减了15斤,我一天只能喝一杯奶,外加十几个袖珍西红柿,再饿了就炖点大白菜,就这么生饿,开拍后还得接着减,要减掉25斤才达标。”即便这么受张国立“摧残”,他还是掩饰不住对这部剧的情有独钟:“张国立除了与冯小刚联袂执导外,还将出演那个老老实实了一辈子窝囊得都让人有点瞧不起的男一号福海,我演那个拐跑了张国立老婆最后当了警察局长的刘方子,何冰在这里演最终成了汉奸的赵二。邓婕和张国立依然还有夫妻相,她在这里饰演后来嫁给福海的瑞姑娘,刘孜则是张国立的前任妻子,现在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这个角色怎么能够更贴近老舍的作品。”(本报记者 赵文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