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超级女声”广州、长沙赛区的海选现场不断在湖南卫视滚动播出。由于比赛没有门槛,选手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走音的,忘词的,演小品的,一场海选里唱得好听的没几个人。
评委柯以敏、黑楠等人对选手们的表现也决不“口”软,评语常常辛辣得近乎刻薄。看得
捧腹大笑之余,也不禁对“超级女声”产生疑惑:这里到底是普通人实现梦想的舞台,还是被电视媒体操控的一场残酷“娱乐秀”——梦想被评委当众敲碎,洒了一地碴子,选手的尴尬成为荧屏前看客的笑料?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香港无线一档名为《残酷一叮》的“选秀”节目,参赛者只要被主持人及嘉宾评判一“叮”,就要立刻接受主持人的无情评判,播出后反响强烈,电视台成功制造了高收视率。
同时,不能不提请注意的是,在这样苛责的评委面前,“超级女声”的选手们依然前赴后继,究竟是因为她们拥有超高的自信心,还是寻找另类的成名机会?
这也不是没先例的。2004年美国娱乐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人华裔青年孔庆翔,在参加《美国偶像》节目时,因其毫无训练的滑稽动作及五音不全的嗓子受到评委的嘲讽,却自此一夜成名。
一个看得见的明星梦必会刺激更多的人蜂拥而至。平民选秀节目的火爆,标志着一个大众娱乐年代的到来。在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几乎人人都可能因为5分钟的机会而成为大众焦点,“超级女声”的高收视率证明了这一点。但在这高收视率背后,是普通人的梦想成真,还是大众的看好戏心理作祟?原动力耐人寻味。(记者王慧纯 实习生常珊)
[对话]《超级女声》总导演王平:我们不想帮谁实现明星梦
记者:超级女声几乎没有门槛,节目的可看性有没有保证呢?
王平: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比如未满18岁的选手就要家人陪同报名。有没有门槛是相对的,我们希望更多有潜质而不自知的选手能来比赛,而且她们的表现也更能放松。
记:评委的评语比较尖刻,直接在电视上播出来,会伤害部分选手的自尊心的。
王:尖刻倒没有,应该是尖锐吧。有些人并不具备专业歌手的素质,评委给予的是中肯的意见,对选手负责。其实大多数选手走的时候都是高高兴兴的,能面对面地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记:主办方有没有以评委的尖锐评语来吸引收视率的考虑呢?对评委有没有这样的要求?
王:(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超级女声请的评委都有自己的专业素养,评委对于选手来说就是一个老师的身份,如果选手表现好,打分当然也会很宽松。当然,如果长时间没有一个好点的选手出现,评委难免会有些批评。
记:超级女声的制作有没有参考诸如《美国偶像》这类栏目?节目的动机何在?
王:节目的创意是我们自己的,电视表现形式上彼此都有一点借鉴。其实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帮助谁实现她的明星梦,就是让大家有一个快乐唱歌的机会。记者 王慧纯 实习生 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