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2006年央视春节晚会专题 >正文

《新世纪》周刊:猜一猜,谁来PK春晚?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21:50 《新世纪》

  -撰文/平客

  20多年的春晚, 观众越来越不买账, 春晚到底怎么了, 好玩有趣是娱乐的关键,而这需要创造力

  春晚又要来了。它已经成了一块裹脚

  布,裹着央视这只缠了足的小脚,泪眼婆娑地回望自己过去的辉煌,转过头来,擦干眼泪,继续张开她那泛出绿光的杏眼。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满脸的风尘活生生把它刻成了一个黄脸婆,可这黄脸婆却还以为自己是十八姑娘一朵花。

  或者,它就是不肯剪掉辫子的男人,男人就得留辫子,这观念于它已经根深蒂固,除非有谁动粗强行“咔嚓”一声把那辫子剪掉,指望它自己剪掉自己的辫子,八成是没戏了。 可外面的世界真的变了,世界当然不仅是央视大院或1号演播厅那么大。一茬茬疯长起来的,哪个都能和春晚这个半老徐娘PK一下,可怜这半老徐娘还不肯也不能一退了之,不得已继续浓妆艳抹、重装上阵,哼着旧时代的小曲招摇过市,要说也不容易。其实它自己也知道自己终将被PK下去的命运。

  打住!别提PK这俩洋文字母,对于春晚来说,那可是得小心过滤掉的敏感词,自打这俩破字母组合在一起,春晚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自己独揽的第一收视率受到威胁,这收视率果真是万恶之源。

  PK是个可以让春晚浮想联翩的词,足以带动它周身所有的敏感神经。可央视大院或1号演播厅外的老百姓谁管你那套,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挺累的,都是图个开心,一年到头了,好不容易过个大年,你还用八百年前那套破玩意糊弄我们,不PK你PK谁?

  尽管已是半老徐娘,尽管风韵连犹存都不犹了,可也挡不住它颐指气使间,略用招数一番暗战,试图把敌人打到在地,然后再踏上一万只脚。你不能剥夺人家最后挣扎的权利。

  如果真有一场指向春晚的PK,那到底是要发生在除夕之夜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场PK目前还难以真实发生,至少今年是没戏了,可那也是早晚的事。我们不妨先来一次预演,要知道,距离这场PK真实发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一位著名老外早有预言,曰: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让超女来得更猛烈些吧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超女是春晚最大的敌人。在春晚眼中,正是超女在断送春晚美好时光的事业中点了一把火,当然,超女自己倒是从来没想过把火烧向春晚。

  现实的残酷在于,无论春晚怎样叫嚷“想当年……”,假如大年除夕夜超女的东家

湖南卫视能有机会和春晚的东家央视来一次真实PK,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我们暂且把这枚刺向春晚的利剑定义为“超女除夕大PK”,就是说在除夕之夜再来一次超女

总决赛现场直播。从晚上七点半开始一直到跨年时刻,参加这场“超女除夕大PK”的选手就是已经决出胜负的2005超女总决赛的前10名选手,采取同样的评审机制,当然不可或缺的是全国观众短信投票。

  这悬念就在于,除夕之夜的这场PK,超女的座次排名会不会发生变化。这样的悬念会造成全国玉米、凉粉、笔迷、荔枝、盒饭的超级总动员,你能想象他们的力量有多大吗?如果你曾目睹2005年夏天超女决赛前街头拉票的震撼场景,你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当然,这场“超女除夕大PK”得安排一些和过年相关的煽情段落。可这对超女而言不难,要知道,超女本来就很会煽情的。2005年的总决赛不知道赚取了多少观众的眼泪,那当然比假惺惺的“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要高明很多。

  可以想见,假如这样的想法可以实现,之后如能出炉公正的收视调查,那答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除夕之夜,如果让你在那样的春晚和这样的超女之间按动遥控器,你会选择谁呢? 八成你会和我一样,让春晚见鬼去。

  影视剧也疯狂

  20多年的春晚,观众越来越不买账,个中缘由已经被专家、学者、媒体说了个底掉,相信春晚自己也是骑虎难下。有它,大家怨声载道,真没了它,又恐怕不成。

  20多年啊,世界都变成什么样子了,连90后都粉墨登场了,唯独春晚屹立不变,一样的主持人读着一样的贺电、一样的歌手唱着一样的歌、一样的笑星演着一样的小品。看到报纸上刊出今年春晚的节目单,大家的心怕是又凉了半截。

  晚会这个词,从名字看就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于是,有人曾提出不如除夕夜给观众送上精美的影视大餐。当然,中国的影视制作水准和春晚的状况也是大同小异,院线的贺岁片尚且疲软,把这样的贺岁片放到热热闹闹的除夕夜集中播放,即便花大价钱买断首播权,也不一定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搞不好到时候大家又会回头留恋起春晚那张老脸。

  老美在这方面倒是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案,没听说美国有哪个电视台在圣诞节搞过“美国××电视台圣诞节联欢晚会”这种玩意儿,他们的综艺节目或可推出特别节目,但集中播放的电影或电视剧则会为收视率的提升立下汗马功劳。

  以美剧《老友记》为例,10集播了10年,拍了10年,而且是边播边拍。如果下一集恰逢美国的某个节日,就会应景来上那么一集。看过《老友记》的朋友一定记得这6个神人在圣诞节、万圣节发生的有趣故事,那都是特别为节日度身定做的。

  当然,像《老友记》这样影响巨大的电视剧,它本身就足以造成轰动效应,比如《老友记》最后一季的最后一集播出时,成千上万的人涌到纽约时代广场,大家一起和这6个可爱的老友道别,那本身也就成了一个节日。

  还记得《我爱我家》吧,那就是咱们自己的《老友记》。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当年的《我爱我家》是按照美剧模式制作播出的话,这么多年过去了,日久生情生出来的你对这部电视剧的依赖一定会产生很大张力。

  除夕夜推出《我爱我家》春节特别版,让电视里头那家子人和电视外面的你家一起过年,再把这一年发生的各种新鲜事都融进台词,加上梁左式的幽默……

  不用再说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还看春晚干吗?这样的《我爱我家》在除夕之夜播多长,很多人一定就会看多久。可惜,《我爱我家》之后,中国再也没出现过像样的情景喜剧。 当然,春晚病症的缘由自然与影视剧病症的缘由有着大不同。春晚是真的老了,早晚得洗洗睡,因为联欢晚会这种形式本就是上个世纪的骨灰。影视剧(特别是美剧模式的影视剧,当然也可参考日韩剧模式)则是萌芽的新生命。

  早晚有一天,会有一部影视剧在除夕之夜让人为之着迷、为之疯狂。

  真人秀,怎么样

  真人秀是早几年电视革命的一个标志,若干摄像机,把一群人的生活真实记录在电视镜头前,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同时,也会让生活背面的东西得到还原。因此,好莱坞有一部《真人秀》的电影曾经引起了话题性的争议,里面讲的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被电视台真实转播出去之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效应,真人秀这种形式也因此遭到了很多非议。

  不管文化批评家们以怎样的目光审视真人秀,它确实成为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电视热点,而且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类节目的制作中。湖南一家地方电视台就曾把选秀节目与真人秀结合起来,全部选手集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屋内到处都是隐藏的摄像镜头(厕所、洗手间除外),设置的各种竞争环节可以突出人在不同状态下的心理变化。这样的电视节目形态演变与老气横秋的春晚形成鲜明对照。简单说,一个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是上个世纪的老古董。

  假如除夕之夜安排一场长达半天(甚至几天)的春节真人秀。当然,到底秀什么,其间的看点在哪里,自然要做缜密的设计,但其核心,也就是真人秀的真实原则不变,时间上恰好是春节这样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全国不同地方选择不同的场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设定围绕下,引发出很多或家庭、或社会、或心理、或情感的真实故事。

  天哪!尽管技术难度听起来颇大,但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其成本怕是要低于春晚的巨额数字的。

  美国有很多这样的真人秀节目的例子,从最著名的《生存者》到近期的《学徒》,如果我们的电视人能拿出超女模仿《美国偶像》的路数,结合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还是那句话,谁还会去看春晚呢?

  创造力与机制

  当然,还可以找出很多种PK春晚的方案,比如今年已经有人在策划的网络春晚,千万别小看网络电视的未来,要知道美国一个叫《天天秀》的节目在网络上的下载收视率已经足以让传媒大亨们心惊肉跳。当然,这个网络春晚颇让人狐疑,网络上的东西最大意义在于摧枯拉朽,如果是把落寞的春晚这一形式移植到网上,那也注定难逃春晚的命运。

  春晚到底怎么了,怎么就越来越不招人待见?总结起来,无非这么几条。

  联欢晚会这一形式是从国营单位的工会活动发端的,它早就死了,再怎么改良也没戏。

  好玩有趣是娱乐的关键,而好玩有趣是需要创造力的。中国不缺乏有创造力的人,也不缺乏有创造力的电视人。

  我们的电视机制是有问题的,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心理与市场化的格局是两张皮,中间包着一批批曾经青春、曾有梦想、如今已经死在沙滩上的电视人。

  机制与创造力是互动的,好的机制会让创造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除了春晚,中国还有许多事,也是这个理儿。

  谁来PK春晚?今年我们还只能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不过,会有一天它不再只是个猜想。

  台湾流行多元娱乐

  准确说,台湾并没有专门的春节晚会,他们的春晚只是电视台的综艺特别节目,或许就因为不是那么的正式,所以无论是媒体的关注,还是大众的收看反应都是相当的平淡。如今的台湾,在过年的时候,更多的人会趁年假时出国旅游,也有部分人会全家一起上餐馆去吃年夜饭,所以看节目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台湾的春晚准确称谓是“除夕特别节目”,1980年的除夕节目,主要还是着重在中国传统年俗的趣味上,电视节目大多在棚内举行,但是会加入实际的过年趣味。而在当时台湾只有三家电视台,在没有更多的选择条件下,大家在过年的时候也只能看这样的综艺节目。

  这样的状况大约持续了10多年,1994年有线电视开播后,台湾一下子多出几十家电视台,因此电视节目的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开始走向台湾本土化,力求亲切感。

  此后的1994年至2000年间,由于青少年喜好的影响,台湾的春节特别节目又产生了歌厅秀时代,当时许多在歌厅主持歌舞秀的主持人都转型成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像张菲、胡瓜等。 到了2000年后,因为网络的兴起与社会流行文化的变迁,青少年的口味开始主导主流媒体,所以许多综艺节目就以整人游戏为主,而除夕节目则变成这些综艺节目企划,也就不再是先前固定的除夕特别节目。在台湾,除夕特别节目是每个综艺台都会做的特别企划,而所谓的除夕节目,其实就是每个不同类型的节目,比如综艺类的、新闻类的、生活消费娱乐类的等等。 采写/记者 张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