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知心姐姐”卢勤看过湖北卫视每周六晚黄金时间播出的《风行天下》之“疾风三十一”节目之后,对“疾风三十一”这个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扬。日前,湖北卫视《风行天下》栏目主持人官琳就“疾风三十一”的话题采访了卢勤。以下是访谈内容。
官琳(以下简称官):卢勤老师,您好!
卢勤(以下简称卢):你好!
官:非常高兴能把您请到我们“疾风三十一”的节目中来。在这儿呢,我们想请您聊一聊看完了我们这个节目之后的感受,有哪些细节给您印象特别的深刻?
卢:看了非常感动,我觉得孩子们是全情投入了,他们是用心来参加了这次比赛。你看那些孩子在看成绩的时候的那种表情,真是装都装不出来的,特别真实。哪怕是0.01秒的成绩的提高,在他们心里都是企盼。孩子做的那种祈祷的动作,孩子能进入这种状态是不容易的,说明他什么呢?说明他投入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人的投入,是一个团队的投入。你看大家在跑的时候那种状态,让我特别振奋,你看他们临出发之前,每个队喊出的口号,是发自内心的、震动人的心灵的那种声音,是一种团队发出的一种非常有力的声音,这在孩子生活中应该说是非常少见的,他们能形成一种心在一起的状态,不是说光在一起跑,而是想到一起,目标是一样的,是这种感觉。而且跑起来的时候,都是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你看那个步子,非常齐的,弯度应该基本一样,迈的步子要一样,这样才能保证团队的一种整体的成功。
官:所以我们一直在说我们的口号就是三十个人要像一个人一样,向前面冲。
卢: 对,像一个人,冲着一个目标,一起走,这种感觉,我觉得让我看了以后特别感到一种欣慰,因为今天的孩子这方面的体验太少。
官:您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平时也经常和孩子们打交道。您看了我们的节目之后,就觉得像孩子们在我们节目当中所展现的这样一种精神风貌平时会比较少见到吗?
卢:比较少。因为人都是社会的产物,而现在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一种环境,他得到的都是父母、家人的关爱与呵护,他是属于被大家关注的对象,于是他的感受就是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他的眼睛里就没光。你知道吗,人只有在帮助别人和共同做事的时候眼睛才放光的。人当被人关爱,而他却没感觉的时候,他眼睛就没光。
官:习惯于接受一种照顾和关爱。
卢:对,所以现在父母的那种过度的保护带来很多孩子的无能,过度的溺爱带来很多孩子的无情。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社会给予孩子的东西太多,而孩子给予社会、给家人东西的太少这种生活状态带来的,所以孩子缺少感觉,就是说他们脸上缺少微笑,你看很多小孩不太会笑,变得很漠然,而那种难过、那种激动、那种兴奋,很难看到。但是在“疾风三十一”的赛场上,我觉得每一个孩子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特别让人振奋。
官:是的,有的孩子冲刺的时候,摔伤了,我们满以为他会哇哇大哭,没有,不流泪的。
卢:我感动在哪,这些孩子的眼神,孩子对自己成和败的那种感觉,我真的觉得久违了的这种感受。因为很多小孩,你跟他接触吧,他好像什么事儿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感觉。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有一个爸爸给一个7岁的女儿搞一个古筝独奏音演会。演出结束以后,掌声响起;掌声结束之后,一片寂静。大家忽然觉得孩子身上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明白了,少了脸上的微笑。没有表情,就像一个弹琴匠一样在弹这个曲子,缺乏一种热情。
官:本来都觉得对音乐应该是有一种热情、有一种热爱。
卢:对,她就是在操作她那个琴,她并没有把发自内心的一种激情表现给大家,那种快乐展示给大家,都没有。所以我就觉得这是一种挺可怕的事儿,也是挺值得关注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的赛场上,我看到所有孩子的表情是特别到位的。他们那种状态,让人家一看都觉得是发自内心想参加这项活动的。出发的时候那种豪言壮语,跑步的时候那种奋不顾身,到最后为自己这个团队赢和输表现的兴奋和流泪,都是真情实感。我觉得,这是太难得的一个收获了。
官:您也经常说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疾风三十一”这个活动是一个少年团体的竞赛活动,正好符合这样的一种精神。那您是怎样看待我们这样一个比赛的?
卢:我觉得这个节目的成功就在于体现了孩子的团队精神。“少年强,则国强”,不是一个人强,需要这个民族的孩子都强,这个国家才有希望。所以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中吧,比较突出个人的成就,各种个体的比赛非常的多,而这种团队的比赛相应的比较少。在这点上,日本人是比较注重团体教育的。日本人在团队教育中就有跟“疾风三十一”这个活动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一个孩子去参加比赛,是代表这个团队的,全班同学给他准备行装,给他打扮,然后为他鼓掌,为他送行,觉得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誉,而是集体的荣誉,虽然是一个人去参加比赛,但是他代表的是一个团队,团队的人会给他一种爱的鼓励,期待他的成功,为他加油,最后他赢了输了代表的都是这个集体。所以这种团队的教育,在日本的教育中是非常突出的。这一点在我们中国的教育中,过去是比较突出的,但现在就相对的少了一点,比较突出孩子个人的成绩,个人的才华,个人的才艺。所以很多孩子都是一个人在训练、一个人去比赛,一个人去承受他的失败,也没有人分享他的快乐。
官:没有学会分享。
卢:对,而且是你的成功就是我的失败,我不能让你成功,因为你成了我就不成了,所以就造成一种嫉妒,相互拆台这种现象就出现了。所以现在咱们这种团队教育,我觉得特别特别特别的重要。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知道,首先,这个团队不能没有我,也不能没有你。我们是一个整体,三十个人,一个人都不能少,每个人都很重要。这个东西只能是说用体验来感受,平常孩子是感受不到的。平常生活中只感受到他是唯一的,所以他感受不到别人是重要的。你看就像五个手指攥成拳头,那是什么感觉,伸出一个手指是什么感觉?这个“团结就是力量”,你怎么说,孩子都理会不深。但只有在一起,今天离了你不行、离了我不行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在整个团队中,一个人跌倒了,这个队伍就可能全部都会跌倒,所以我的行为很重要,我不能因为我而影响这个团队。而对于我来说,任何人跟我都得一起走,不然的话,我们的队伍也不能走,所以就要互相协作。这种协作的重要性,他就能看得到了。
官:是。我们“疾风三十一”的核心精神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您在《好父母,好孩子》这本书当中也说过:“学会与人合作是成功的开始,现代社会需要富有合作精神的人。”那您认为我们这个栏目——“疾风三十一”,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效果?
卢:我说非常好,我觉得“疾风三十一”是培养合作精神非常好的一个项目,我看了以后觉得应该大力的推广。我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帮助这批独生子女建立合作意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让他们共同去做一件事。而共同去获得、去争取胜利,共同去享受快乐,分享成功,也同时共同承担他们失败所带来的那种沮丧,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特别重要的体验。当一个人了解了我在社会中的位置和我跟别人的关系的时候,这个人就长大了。从一个个人变成一个团队的一员了,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这种过程在今天我们这种家庭结构,一家一户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它很难形成。但我觉得我们在“疾风三十一”的赛场上看到了,看到了一种团队的力量。你看,孩子们在比赛的时候,后边还有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给他加油,他就不是一个人了,他有大家在支持他呀。
官: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已经是一个学校的事情了,所有家长啊、老师啊一起共同完成的事情。
卢:对,所以孩子在这个体验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最后共同来分享团队所获得的成功,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另外一个呢,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孩子学会了宽容。我看了孩子们的许多事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比如说有一个“野蛮”队长。这个“野蛮”队长为了这个团队,她可能比较粗暴一点,行为“野蛮”了一点,同学们对她很有意见,但是面对这个意见的时候,当他们最后再来重新选队长的时候,她只是表达了一下她愿意为这个团队尽她的力量,是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结果她就获得了全票!大家都学会了一种宽容和理解。哇!我觉得就挺了不起!她明明就是有很多缺点的,但是大家看到了她的亮点,没有只看她的缺点,于是就弘扬了亮点,于是这个“野蛮”队长就变得不那么野蛮了,就既是很勇敢,又很大胆,同时又注意工作方法了。这是一个团队的力量啊,它能包容一个孩子的缺点,而且它能够融进去,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一种集体的力量。另外还有一个小孩叫张弦吧,我记得。张弦那个孩子,有人写匿名信要开除她,你看队长多会处理问题,队长就来让大家进行一个表决,就是对张弦这个事情进行一个表决,最后就得出一个结果,我们的队伍中不能缺少任何一个人,那种提出来把别人开除的做法是不符合团队精神的,而且还说,这种写匿名信的方法也是不符合团队精神的,大家有意见可以当面提,我们可以帮她改正缺点,但是不能抛弃她,这是特别重要的教育观点,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提倡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要面对每一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这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一个标准——让所有的孩子都受到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成功的感受。我觉得这一点在“疾风三十一”的比赛中体现的非常到位,并不是说你不行你下去吧,行的上来,这时候孩子就会有失败、被挫、受伤的感觉,既然我们是团队的一员,我们有缺点就共同克服,我们能一起往前走。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一种思想,在这里得到一种体现,让我们的孩子有一种成长性,所有的孩子得到了一种包容,然后就能很快的往前走,我觉得这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
官:因为现在在我们中国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疾风三十一”这个活动是一个少年团体的竞赛活动,就是让大家在这个活动当中学会怎么能相互扶持,相互包容,一起来往前跑,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拼搏的这样一种精神。其实这样的一种精神,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好像也失落了很久。
卢:对,是这样的!现在的孩子身上的冷漠啊,有的让家长都感觉到非常的恐怖。有一个父亲前两天跟我说,他的儿子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戴个眼镜,很文明的样子,他很放心。结果没想到呢,因为他们家长期以来好东西只给他一个人,然后剩下的才是别人的,最后再给他家的猫。结果有一天他妈妈就买了点儿牛肉干,猫先过来了,妈妈就先给了猫一片牛肉干,后给了他牛肉干。结果他爸爸就看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情景,就看到孩子到自己的房间里,掐那猫,快把那猫掐死了,说谁让你先吃我的牛肉干的。他爸爸很惊讶,说没想到我孩子心中只有他自己,连个猫都容不下。他特别痛苦地跟我说这个事情,我听了以后觉得挺震惊的,我们的孩子如果再不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孩子的心灵世界孤独下去,就太可怕了。所以呢,今天这种团队走进孩子心灵,让他知道世界是由大家组成的,这非常重要。从小学会这种分享,学会分享的孩子是快乐的,能跟别人分享是快乐的,这点在很多家庭教育中非常缺乏。你看那些孩子——心态好的孩子,爱帮助别人的孩子,受欢迎的孩子,都是从小有分享经历的。这种分享在我们这代人的时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孩子多啊,拿一个瓜大家分着吃,一个橘子一人一半,都觉得你一份我一份,大家都有份,理所应当的,谁要不回来一定要留一份。像我们家就形成这样的规矩,都要给别人留一份,你先吃,最后自己吃,所以我儿子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过“六一”节请我们家长去,我们坐后面,孩子们在前面,发巧克力,每个人两颗,结果我儿子拿着巧克力就跑过来了:“妈妈,分你一个!”。我说好,当场就吃了。旁边的那个妈妈可嫉妒了:“你看我儿子,闷头吃,瞅都不瞅我一眼。”当时我就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后来我发现其实这一点吧,发扬光大了,孩子现在二十多岁了,整个成长中特别会分享,什么快乐和幸福都会来分享,他在给你快乐的同时,其实他自己也得到了一种幸福和快乐。然后你这种分享的过程中,你会觉得比自己一个人独享有意思的多。可现在的孩子就没这经历,爸爸妈妈总说,你吃你吃,看着你吃我就高兴。有一个单亲妈妈本来她下岗家里就很困难的,结果他们家每次好吃好喝的都搁在儿子面前,后来一次炒了一盘虾,放在儿子面前说:“宝宝吃,妈妈知道宝宝爱吃虾。”这宝宝闷头吃起来,瞅都不瞅他妈一眼,他妈一看没几个虾了,就夹一个说:“我也尝尝。”孩子说:“你给我吐出来,那是我的,你不能吃。”妈妈这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因为她一直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十三岁了,心里就没有他妈妈。这样的问题我天天能遇到,我就觉得特别特别的苦恼,也特别特别的担心。我就想用什么方法能够让孩子的心门打开,能让别人走近他?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不仅是只有我,还有你和他,还有我们大家?所以,我看了“疾风三十一”这个节目,就特别兴奋,我觉得这是一个多好的方法啊,让孩子们共同去做一件事,为了这一天,大家去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发生了那么多有乐有泪,悲欢离合的故事,最后一刻大家走进这个赛场,一起发出一个震撼世界的声音,然后一起跑,一个人都不能落下的,到最后获得成功。我觉得这个过程孩子们就知道团队的力量了。
官:对。其实我们在整个拍摄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一种震撼,也会有一种感动。因为孩子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相互的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扶持,然后一起往前冲的精神,有时候会特别的打动我们。
卢:是的。这种打动你知道在哪?就是说当孩子在为一个团队的目标而表现出来他自己的那种兴奋和流泪的时候,你就觉得这孩子应该是一个成熟的孩子了。就是说在这种过程中,比如他与伙伴之间的协作,对伙伴的宽容和那种感觉,你在家里就是做不到的,你没有机会让孩子做到这一点。
官:对。因为在比赛和训练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摔倒的一些情况。三十个人这样绑在一起往前跑,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是步调一致的。但是我们很少会听到孩子去埋怨说,就是因为你,你摔倒了,所以大家都摔了,很少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卢:对对!我觉得能够让孩子通过比赛认识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就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自己的努力之上,不是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之上。你看赛场上的那些孩子,当前面一个队伍的成绩比他们的成绩高的时候,他们要超过他们。他有这种竞争的意识,但他并没有希望前一个队失败,然后我成功,这叫嫉妒。你自己努力超过别人,这叫竞争。这是不同的概念,而孩子在这个运动场上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在上期节目里我看到一个队长,虽然他们失败了,她还去拥抱成功队的队长,让我非常的感动。
官:这样的情景经常会在我们的赛场上发生。两支队伍一起竞赛的时候,一定会有成功和失败。成功的队员们,因为家长送了他们很多的鲜花啊、玩具啊,队长带领他们一起把这些鲜花送给失败队伍的所有孩子们。这样的场景,有时会让我们特别特别的感动。其实在“疾风三十一”的比赛过程当中,有时往往打动我们的是一些失败的队伍。有一次在比赛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江岸新村小学,他们失败了,可是观众席上啦啦队的那些老师们带领所有的同学们一起喊:“新村,好样的!新村,好样的!”就是那一刹那,我们就感觉到一种振奋,有的时候觉得这种鼓舞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卢:对!你想想当一个人失败的时候没有得到别人的指责,而得到别人的鼓励,这是什么感觉?这个人就会觉得他的这次失败是第二次成功的基石。所以人们说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会把失败作为一个垫脚石,愚蠢的人会把失败作为绊脚石。那么这个感受能在“疾风三十一”的赛场上感受得到。
官:您也曾经在您的书里说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困难和挫折是最好的大学。
卢:没错!因为不经过挫折和失败的孩子,即使获得了成功也感受不到那种兴奋和激动,他只有失败过以后,他再努力,人就长大了。人是跌倒了爬起来,跌倒了爬起来,最后他是站着的人,这个人就成功了。他这种勇气是特别重要的。
官:在我们的整个竞赛的过程当中,在每一次出征之前,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鼓励事件。那您觉得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他的心灵来说,鼓励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卢:我一直在提倡要鼓励孩子。激励比指责重要。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评价对他是非常重要的。他做出一件事情,你是肯定他还是指责他,对他来说就是正信息还是负信息。如果你老指责他,就是负信息,孩子做一点事情,你就说他这不好那不好,这样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卑感,觉得我不行,如果无论孩子怎么样,你都跟他说你真的很棒,你比上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就有种成长性,就有一种自信心,正确的来看待失败。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缺少这个激励教育,指责得太多了。爸爸妈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太高了,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就是无望了。老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老是说:“你瞧人家!”觉得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 孩子是沙子;人家孩子是天才,自己孩子是蠢材,老是瞧不起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就老有失败感。人家说中国孩子其实是最努力的,成绩也是最优秀的,但中国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满意度最差。我有一个同学,他儿子在美国读书,说校园里有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一起在操场上打球,中国孩子十个球进了九个,中国妈妈不满意:“那一个球怎么没进呢,还是不努力!”美国孩子十个球进了一个,美国妈妈拼命鼓掌:“真棒!”中国孩子说美国妈妈有病,说你们家孩子那么差,你还给他鼓掌,美国妈妈特纳闷——“那又怎么了,进一个球就比没进强。”其实“进一个球就比没进强”这句话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是从一开始的。我们常常不为孩子得到的而欣慰,老为孩子失去的而遗憾,这样就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受挫感、失败感。最后充满自豪感的是进了一球的美国孩子,充满自卑感的是进了九球的中国孩子。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啊,就是不为孩子得到的而欣慰,而为孩子失去的而遗憾。所以这点上我老在给父母说,我们要看重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为他鼓掌喝彩。这一点点发扬光大,那就是不得了的事儿。我曾经还跟他们讲过这样一个事,在非洲有一所学校,老师给孩子讲课,拿着一张白纸,上面有一个黑点,问这是什么?同学回答:“黑点!”老师说太遗憾了,这么大一张白纸你们没看到吗?于是老师又拿张黑纸,上面有一个白点:“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聪明了,回答:“亮点!”对了,再黑的纸也有亮点。后来,在这群学生中就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安南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看到和平的曙光。所以怎么去看待别人,这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首先,父母怎么看待孩子,是看到孩子的亮点还是看到孩子是一团漆黑?是看到孩子身上的黑点,还是看孩子是一张白纸?这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大事情。所以我觉得孩子特别需要一种鼓励,就是看到孩子身上的亮点。哪怕孩子跌倒了,只要能爬起来接着跑,这就是了不起的“我能行”精神啊!不能因为他跌倒了,分差一点,就埋怨他。他没有什么好埋怨的。谁都有跌倒的时候,可贵的是跌倒了可以爬起来!这是特别重要的。在“疾风三十一”这个比赛中让我看到特别欣慰的就是,除了家长为孩子加油以外,孩子们也在互相鼓励。孩子对那些他们认为有毛病的、有缺点的或者是因为他们的失误而带来失败的这样的孩子,没有放弃,而是看到他们身上的亮点,不停地把亮点来扩大。我觉得如果所有孩子的心都能包容到这个程度,这孩子走到世界上,快乐就会多起来,烦恼就会少得多。
官:其实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我们也经常会被孩子这样的一些举动感动,这样的事情也是频频的发生,让我们重新对现在的孩子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卢:对。所以我看到这个呢,我就觉得我们过去看到孩子的缺点、缺失的东西比较多,也经常告诉大家,怎样帮孩子去克服这些问题。但是从“疾风三十一”这个节目中我看到了孩子阳光的地方,你说这些独生子女娇气,我觉得他们都挺棒的,“我能行”的精神都挺不错的!应该说是敢于去胜利,也不怕失败;勇于去拼搏,还不断的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都是一个成功者应该有的心理素质,这些孩子这点还是非常不错。另外一个,他们的心态都挺好的。我给孩子“快乐人生三句话”,第一句就是“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这些孩子心态都好在哪儿呢?他们不会因为自己这次获得了成功就满足了,他会去争取一个更好的明天。也不会因为自己失败就放弃了,而是面对失败,他觉得“太好了”,他需要更努力。这就是一种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他的这种心情老是很阳光的。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他们的脸啊、表情啊、口号特别的生动,让你觉得他们是一群充满阳光、充满力量的孩子,就是一群“太好了”的孩子!我觉得看了他们老想说这句话。那么“我能行”的这些孩子,充满了一种自信。都要去冲破自己。其实“我能行”是做最好的自己,不是和别人比。你看那教练不是说得很好吗:“我们已经很棒了,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标。”你跟别人比吧,你会觉得有这各种各样的差异,容易失去自信。自己今天和昨天比,哪怕进步了零点零几,他都觉得很高兴。这就特别容易培养孩子“我能行”的这种自信。还有就是“我帮你”,改变情感就是改变了生活,就是在这个团队中,你帮我我帮你,互相的一种帮助。你看在整个赛事中发生了多少感人的故事!都是一种帮助,从身体的帮助到心灵的帮助,到互相的那种谅解的帮助,我觉得这都是一种很大的力量。所以这就属于“快乐人生三句话”,我一直提倡的,我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模式。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这样好的心态,自信的态度,包括帮助别人的那种爱心,这种弘扬,都非常重要。
官:那我们“疾风三十一”第一季的比赛已经圆满结束了,第二季的活动即将开始,在这里,请您对我们即将参加这个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们说几句话,好吗?
卢:我觉得其实人生的目标都是自己确立的,一旦你确立了目标,就要勇敢地走下去,不要怕失败,今天失败了,但是你明天一定会成功,因为你没有停止前进的步子。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你千万别忘了,是你的伙伴在支持你,你的父母在支持你,你的老师在支持你。你看我们有一位老师在“疾风三十一”的赛场上过生日,当时虽然是失败了,可他获得了大家的爱,他会感到非常的幸福。人生最后追求的不是成功,是幸福和快乐。当你获得时感到幸福和快乐,你就成功了;当你获得时没感到幸福和快乐,你就没有成功。所以,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幸福。跟大家共同分享你和我的幸福!
官:好!谢谢您,卢勤老师。
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