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乐嘉:《非诚勿扰》只是《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
负责讲真话
乐嘉一直说自己骨子里流淌着黄土高坡的血脉,在那样规矩的板墙里度过整个少年时期,他形容这段经历叫“混迹”,古城的厚重赋予他更多的是一种文人的气质。即使,这位19岁就成为雅芳最年轻的培训师,21岁就活跃在各大型演讲会所的人,为了让自己更富有表现力去进修表演。但读他的文字,和他聊天,听他讲“苦修”的经历,还是能体会到他身上深深的文人气质。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气质吸引到了《非诚勿扰》节目组的制片人王刚。乐嘉说,他和《非诚勿扰》的整个相处过程就是一场恋爱,突破了最初的相敬如宾,拉拉小手,接吻等传统步骤,直接切入主题。原本,他只想把这场恋爱看成生命中的一场繁花灿烂的际遇,只是,谈恋爱的对象太真诚,曾经他想不合拍的话就拍拍屁股走人彼此不耽误。而在最困难的时期,他像一个断腿的残疾人一样等待爱人的给予,恋人同样给了他最需要的信任和回报。于是他说“我和《非诚勿扰》的婚期就这样定了,至少现在,我是一个坚定的传道者。”
采访手记:
采访那天恰逢乐嘉一期节目录制结束,刚落座,他一拍桌子就开始讲今天身价700万的嘉宾,所有的女嘉宾的反应是多么的强烈“人家有这样的身价这些女的就说你的嘴唇真性感,真适合接吻,我想说你要是一个月只赚700块,那你的嘴唇肯定被说成干瘪的了。”我笑笑,场上的主持人的反应直接代表了观众的反应,“非诚”就是一个这样的节目,它在每场酝酿的话题点已经成为了老百姓饭桌上的话题。对于乐嘉,在读博客前并不了解性格色彩学,即使读完全部,也仍然一知半解。最大的感受是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洞察力,他和孟非一冰一火的配搭给了这个节目一个基调的把握,迎来送往间,如他所说,传递更多的是,对社会价值本身的探索。刘杨/文
走进《非诚勿扰》 :那时,觉得自己是千里马
《非诚勿扰》节目组找到了乐嘉时,作为“性格色彩学”的创始人,他已经是国内培训领域的知名人物,在全国各地到处演讲着性格色彩的学问,在自己的工作中如鱼得水。制片人王刚在国内遍寻心理专家,他心目中的出佻,犀利又独特,非乐嘉莫属。两个人在上海的第一次碰面,彼此都印象深刻。乐嘉说,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就丢下手机在桌上,然后出去办自己的事,性格色彩学的角度上,这样的人是红色性格,没有戒备心,心态开放,容易拉近距离,敞开心房。
这样性格的王刚,给乐嘉的第一印象颇好。他这样评价这位看似温吞的制片人“我们两个都是非常有激情的人,我们在工作上面都是超级的工作狂。我们一般对人好的时候很好,一旦发现同事犯一些低级错误的时候,我们批判和骂娘的手法一模一样,连用语都一样。”最初的节目录制中,乐嘉对自己并不满意,他的性格,希望掌握全局,喜欢控制节奏,而节目中的配角身份和狭窄的空间让他颇不适应。“乔丹在原来的领域中很厉害,结果玩高尔夫球如果玩得好无可厚非;万一玩得不好,人家会说他不务正业。同样,我担心做了这个节目以后,如果评价太差的话,会影响到我原来的成就,这是我最大的纠结点。”
《非诚勿扰》播出初期,乐嘉弥漫着不自信感,正当他徘徊在留下与离开的边缘时,制片人王刚将他拉了回来。王刚最开始对乐嘉的判断更多的是嗅觉,而乐嘉是否真能担此大任,没人能知道。而这份信任感,却给了乐嘉一个超乎想象的逆转,“开始,我并没准备要跟你爱得死去活来。我的想法很简单,能爱就爱,不能爱拍屁股就走。但后来当我没有自信,所有人都开始怀疑我的能力,连我自己也几乎想打退堂鼓时,他仍旧鼓励我。这就好比,我现在一条腿断了,已经没人要我了,而全世界还有一个女人要我,说要跟我在一起,那个时候我的眼泪流下了,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跟这个女人结婚,这种心态是一样的。”
第七期转折点来了:那天 我第一次喝多了
第七期之前,乐嘉处在被动召唤的状态,在一个环节结束后,孟非请出他,由他点评现场表现。那段时期,乐嘉认为这个节目很无趣,找不到感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前几期我都不说话,等到最后,孟非说,好的,下面有请乐嘉老师提问,然后我就问,问完以后,狗屁都问不出来,好的,再见,下面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第七期开始,乐嘉从被动转为主动,作为心理专家,尝试全程参与,自由发问,配合节目控制整个节奏。在那个周末录制完第七到第十,这四期一结束,乐嘉觉得,感觉来了。录制结束后,在夜宵的饭桌上,乐嘉说自己第一次喝多,平时习惯了舞台上叱诧风云的他,在这个大众化的平台上,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和孟非的配合 独立 依赖与水乳交融
谈到和孟非的配合,乐嘉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他的博客上,关于对孟非的溢美之词不胜枚举,而他每每说到这些,总是一副更加真诚的传道者的眼神,似乎是在告诉你,不喜欢孟非,是你不了解他。了解了还不喜欢,好吧,只能说明你没品位了。乐嘉说,和孟非的相处过程就是标准的恋爱范本。寻常人的恋爱过程里,前三个月大家可能相敬如宾,第四个月拉拉小手,接吻再过渡,有这么个过程。而和孟非“我谈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就不想用这种谈法了,我就想尝试着,我谈到第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去摸摸你的小手,挑逗你,我发现这样试了以后还挺有感觉的,然后孟非也反应过来,也来摸一下我的下巴,挑逗我一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把恋爱的全过程都打乱了,然后就发现在过程当中很自然。我跟孟非的性格都有一个特点,我们都不喜欢太古板的东西,我们都喜欢临场的发挥,他更强,他的反应之敏捷完全没有任何拘束。在这种过程中,找到感觉了,以后就比较好办了。”
乐嘉所谓的”感觉”是驾驭的快感,而这种感觉,和他在大礼堂给无数人上课的感觉类似“我上课时,下面坐的听众都是来自全国各地. 男女老少都有,我要让不同的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离过婚没离过婚,有经验没经验,当官的和平民的,穷的和富的人,这些完全八辈子很难共处一室来学习的人在一起,大家共同愿意坐下来了解和学习性格色彩这个工具。因此对于场面的整体操控,极其重要。”
在现场,我观察到,似乎乐嘉还有某些不为人所知的特定功能——第一,他们不吵架,场面太平稳的时候,我要适当地“挑拨离间”,挑拨男女嘉宾吵架。第二,打哪个人打的太凶了,我要想办法稍微保他一下。打得轻了,要稍微用力一些。在这样的碰撞中,一个相亲交友栏目的外延有了更多的延伸,人文性,社会性和认同感在这个节目中逐渐凸显。
孟非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他从来不搞娱乐
某期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位来自英国叫做“王豆腐”的嘉宾让乐嘉印象深刻,这个家庭环境很好的小伙子在准备的宣传片里,呈现出来的却是宿舍里满满的易拉罐,于是,女嘉宾集体灭灯。
乐嘉很愤怒,“我当时立即当面故意提问了王豆腐几个问题―――我说你家很穷吗?你为什么要捡这个易拉罐?其实,问之前,我听说这个小老外家境不错,我是要通过反问来映射不少人们以貌取人和有眼无珠。我要讲的观点是不要以外表来衡量本质,人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乐嘉从人性角度的剖析给了观众重新了解这个嘉宾的机会,随后主持人孟非又用自己擅长的新闻模式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社会性的挖掘和延展“孟非是长期做新闻出身的,他对于跟社会价值观和倡导有关的话题,他会本能的把它给放大,王豆腐那期,孟非马上把话接过去,孟非弘扬的是什么?小伙子很好,很有环保精神,现在是低碳时代,现在开了在哥本哈根协议,环保是我们应该来倡导的。”孟非的作用,是他可以把这个问题随时跟社会层面结合,然后来弘扬一些正确的观念。“我跟孟非的特点,我们两个在台上和台下怎么想就怎么说,我们都比较真实。不会做作,不会故意取悦任何人,我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
《非诚勿扰》就是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小孩 负责讲真话
国内的娱乐节目,浮夸的背后,往往是更多的策划和虚华。对于《非诚勿扰》,每一期节目的话题性和社会效应面前,作秀,造假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乐嘉眼中,这个新派,不包办婚姻,只提供邂逅的新派交流栏目,最大深层意义是作为《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最大的功效就是——讲真话“《非诚勿扰》就是一个《皇帝的新装》当中的那个小孩,谁都知道这个皇帝光屁股,但只有那个小孩说他没有穿衣服。《非诚勿扰》引发争议和引发关注的原因,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非诚勿扰》是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通过这个节目独特的形态,通过两个光头,五个男人和24个女人,每次的形态,把很多很多的问题给提出来,然后在这个问题提出来的过程当中,引发出来人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和碰撞,这个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某期节目中,一个因为家境原因跟女朋友分手的“篆刻男”在下节目后引发了人肉搜索,那天后,乐嘉日常的70多封邮件中有35封关于篆刻男话题的讨论。“一个很简单的节目当中,就那么一分钟的场景的那么一句话引发出来这么多的看法,我就足以证明,现在在类似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这个东西出来的价值,不仅那些面对父母的男人们要看,女人们要看,那些父母们也会来思考,我到底是不是应该反对他们?以后什么样的男孩来追求我女儿,我应该适当给他点压力吓唬吓唬他?什么样的男孩是有上进心的?我以后不反对?这个统统都可以引发巨大的思考,这就是这个节目的价值。一期节目当中的一个男嘉宾的一个对话就可以引发出来这么多价值,我们每期五个,我们做到现在已经30多期了,它会引发出来无限多的话题,然后把这个话题通过这个节目无限的延伸,通过这个节目独特的设计和对话,通过挖掘,挖掘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娱乐界而言,《非诚勿扰》的出现,产生了无限的娱乐话题,对于社会学家而言,有很多社会话题重新提出来了。”
将“非诚”看成人文大观园 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
《非诚勿扰》中,有想在宝马里哭泣的拜金女马诺,有金钱至上的朱真芳,有女博士,健身教练,社会的各个阶层,形形色色,表面光鲜的,内里腐败的,朴质无华的,他们呈现在镁光灯下,连同白驹过隙一般的一波波男嘉宾,呈现出的是一个真实的大千世界。
乐嘉说,很多红色喜欢做演员的原因是内心都想体验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可以感受和体验,对人生是很重要的。而“非诚”,最大的好处就是规划了这样一个大观园给观众,他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你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月1500块钱的地震救援兵,你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司机,你可以看到开火车的男人想法怎么样,你可以看到在国外现在每年年收入2000万的,从社会底层跌打滚爬起来的人怎么样,你可以看到大富大贵的人到澳门赌输了自己所有的钱,现在又到餐馆里面做服务员这样的一种心态,你可以看到政府里面一个有着优越公务员身份的怎么样,你可以看到学校里面的大学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甚至民办教师的众生态。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做演员?做演员的很多人,第一个希望被别人关注和认可。做演员的第二个原因,他演不同戏的时候,她可以做做高贵的主妇,又可以演演妓女,现实生活当中她不可能做妓女。然后她又可以演演地下党的革命者,她觉得这种生命的体验很重要。《非诚勿扰》比做演员更直接地让人们体验!体验、观摩、思考各种各样不同人的人生”
当人们在开心的时候看的最爽,有思索的时候才会有深度
“非诚勿扰”某期录制现场,场上的选手李洋遭遇突然出现的前男友,两个人最后幸福复合,这一期节目中,一向理智的主持人孟非热泪盈眶,乐嘉只是说对配乐印象深刻,恢弘的交响乐声中,他想起很多之前类似的经历。
有人说,这就是幕后策划的力量,眼泪和欢笑同样重要,高潮迭起,一期的内容量信息丰富,观众大呼过瘾。而乐嘉笑言,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人们在开心的时候看的最爽,有思索的时候才会有深度。
“按照性格色彩的理论,你找一个绿色的,温不拉几,平不拉几的一个人上来,那个节目就没有人看了。所以很多观众讲话很有道理,你们不找一些其他的人?不是不想找,你找了以后,他说你怎么找的这些人都这么说话?废话,找来不说话的人,在台上谁看啊?我自己做都做不下去。你如果要让别人有收获,一定是有某个东西触到他,让他有想法,有感觉了。你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八杆子跟你打不到一起,但是,你突然发现那个上来的男嘉宾讲到他个人的情况,和你隔壁二狗子家的情况一样,马上就让你有种体验感。这就是我讲的,当人们在笑的时候学的最好,当人们在痛的时候会有成长,《非诚勿扰》一样。当人们在开心的时候看的最爽,当人们有思索的时候才会有深度。所以,节目制作的团队就是想怎么样的设计,怎么样的环节搭配可以让节目变的更好看。”所以,乐嘉说他和孟非在节目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在该笑的时候把它放大,而对着疼痛点,要狠心横切一去,最好看到伤口。
人肚子里面没货的时候太高调,会离死不远。
《非诚勿扰》前,乐嘉的博客每日点击量为6000,节目播出后,如今乐嘉的博客每日点击量为20万。乐嘉坦言自己曾是一个颇为高调的人,因为张扬,遭遇过太多的打击和挫折。“人肚里没货的时候太高调,会离死不远的。我这么多年一直告诫我自己,个人的成长速度一定要大于外界赋予的喧嚣浮华,否则繁华散尽,空留皮囊,会充满着失落、无助和痛苦,因为你自己没有足够的内核来支撑自己,也无法取得生命中真正的快乐。”更多时候,他为《非诚勿扰》记录的每一个细节,都像是一个历史的回忆者,他说,孟非的博客更关心《南京零距离》和社会民生,记载《非诚勿扰》的历史和足迹,只有他来了。
《非诚勿扰》之出路 娱乐必会致死?玩火必会自焚?
某知名论坛有这样一个帖子,对所有参加非诚勿扰的选手,挖地三尺的人肉,恨不得八出前世今生。这样强大的关注中,对于该节目是否借造假酿造社会话题,甚至对此节目的生命力也进行了诸多质疑,有网友断言,如果“非诚勿扰”这样办下去,必定会走到玩火自焚的那一天,娱乐大众,也必然会娱化自己。
乐嘉说,昨天自己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发了几条很隐晦的留言,转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和对某些嘉宾的人生建议。非诚开播五个月以来,引起那么多的风浪和关注,它的生命力如此火热,并不是一般常人以为的那些,其实真正深层的东西人们远远没有想到。在娱乐至死的今天,“非诚”所要传达的信息,绝对不是话题炒作那么简单。乐嘉认为,“这个节目的内核,我希望是在所有的观点和人与人的碰撞当中产生出来的火花,带给我们的很多东西。节目最有效果的,和最能触发人心的,全都是嘉宾在台上的本能反应。而因为我跟孟非都不是特别喜欢太规则化,他比我更甚,所以。我们对于我们不知的一切新奇都充满幻想和期待,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会碰撞衍生出很多东西,如果我的角色可以配合孟非把话题延展并且深入,带入大家进入到更美妙更广袤的境界,那将是我的荣幸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