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刊5:【鸣金·三国】枭雄轮回 乱世终极演义(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2日18:54  新浪娱乐

  再强的英雄,再美的红颜,在岁月面前,最终也不过虚无一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每个战国英雄梦寐的归宿;壮志未酬,大业未成,也是每个战国英雄终局的遗憾。三国后期,英雄们早逝、老病,已人才凋零,唯有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堪称最后亮点,也是最大看点。如果说既生瑜何生亮是年轻时代的英姿飒爽犹酣战,那么亮懿对决则是老谋深算的谋略博弈,新《三国》把最后的精华兑现给了这样两个人物,随着他们的逝去而终结全篇。赵云之死终结了五虎将,孔明之死终结了蜀之精髓,司马懿之死终结了《三国》乱世的全部,《三国》的结束是英雄们的死亡终局。

特刊5:【鸣金·三国】枭雄轮回乱世终极演义(2)
诸葛亮气急吐血

  诸葛亮死之遗憾

    后期的诸葛亮,眉毛就从来没有放松过,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诸葛亮随着刘备的逐渐强势,也在悄然改变。新《三国》中更是直接点题刘备入川后的人事安排,将蜀汉那种微妙的外来者与“原住民”的权势争斗做了交代。在这种大环境中,本就显得刚硬不足的新版诸葛亮,便又多了几分制衡与委屈。刘备因为伐吴一事对诸葛亮的不满,直接导致他疏远旧臣而亲信蜀臣,于是诸葛亮身份上的尴尬让他不得不面对“失宠”现实,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走向自己的败绩和终结。晚年诸葛亮的忧伤,有着老友们故去的凄凉,更多的是面对君王力不从心的痛苦。火烧连营,刘备一番来得未免过迟的忏悔,掩盖不了他唯我独尊犯下的错误。李严进谗,看似挟持刘禅耳根子软的昏庸无能,实际是代表了整个蜀地官员对北伐的反对。如果说司马懿面对的朝廷责难是明处,是公然的,那么诸葛亮所面对的阻拦,也同样不比司马懿少,而且更多在暗处,防不胜防,又无人可以依靠。

  对于新《三国》弱化诸葛亮的改变,争议不少,有观众质疑新版诸葛亮皱眉的次数太多,苦瓜脸带着永远不开心的表情,忧国忧民并非只是窝囊的表情,鞠躬尽瘁也并不意味着在流泪中生活。因此,相对而言,几场战争戏,看着诸葛亮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桥段,还是更舒服一些。不过,新《三国》对诸葛亮这个人物解读成功的部分在于情感一面,始终把“情”字牢牢抓住,随着失街亭,上方谷,赵云去世,黄忠战死,挥泪斩马谡,怒斥贬李严,没有大局在握的高瞻远瞩,更多体现的是诸葛亮的独自苦撑残局,因此放在老年诸葛亮故事中,更加赚人眼泪。

特刊5:【鸣金·三国】枭雄轮回乱世终极演义(2)
司马懿

  司马懿死之安逸

  司马懿之死在新《三国》中处理得仿佛“教父”,抱着未来司马氏小皇帝,听他稚嫩童音背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极为平静而无所求的离去。从曹魏的篡夺汉室,到司马氏的篡夺曹家江山,司马炎孩童的话语已经打下伏笔,那种隐喻也算得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对比之下,临终的刘备,听着刘禅背高祖事迹,却磕绊得不成句子,确有死不瞑目之心。新《三国》中,司马懿的宫斗和战略同样用了浓墨重彩来表现,似乎做为司马懿最终与曹魏你死我活有了合理解释。新《三国》司马懿的复杂心态,用了大量篇幅去表现,表现出一个步步为营处处小心,怀疑任何情感也杜绝任何情感的孤独人物。

  宫斗的阴谋,令司马懿在曹魏阵营中,完全戴着假面具,没有一句真话,没有一点真心,相反,倒是在和蜀汉诸葛亮的对决中,因为光明正大的斗法斗阵,乃至光明正大的失败遗憾,反而能够展露真实的内在。八卦阵两个旷世奇才的对白,将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展露无遗,隐忍一辈子的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却格外坦诚,对比他甚至可以下手杀死自己最爱的静姝,可谓新三国刻意而为之的对比。正因为几乎一直处于蛰伏状态,因此当曹爽带幼主出城,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的时候,那种张力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十年磨一剑,此后,司马懿终于可以真正的平静了。

特刊5:【鸣金·三国】枭雄轮回乱世终极演义(2)
垂死的刘备

  刘备死之追恨

  刘备临终前让刘禅背高祖的事迹,演义说刘备有高祖之风,这是属于刘氏家族的一种隐喻,然而他的公子却完全没有继承下来父亲的才华和志向,只是做了个平庸的好人,最后居然安逸终生,倒也福气,只可惜了父亲那大半辈子的苦心与野心。在新《三国》后期,那个谦谦君子的刘备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着自我强烈意志、已经不肯再听从任何人的君主。新《三国》刻意表现出这三个君主的帝王气概,也刻意表现出这三个君主必备的权诈和霸气,因此,每个功臣故事的背后,都有着与君王权势之争的影子,但是刘备却因此而惨败,成了这种权势的牺牲品。

  刘备执意的复仇,让他在君主谋略上功亏一篑,却成就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桃园结义传奇,让刘备变得更加富有感情色彩。新《三国》对此也表现充分,几次落泪和权衡,但最终张飞之死让他崩溃,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尽管此后他一病不起,也深深对孔明忏悔自己的不听忠言,但这个人物的人性化一面,已经由此超越了曹操和孙权,成为《三国》中,最有人情味道的君主。白帝城托孤的诚意,一直是争议焦点,在新《三国》中,表现得还算诚挚,但是那样信任托孤之后,却又对着刘禅说出完全不同感觉的话,给观众“君臣永远是君臣”的感慨。

特刊5:【鸣金·三国】枭雄轮回乱世终极演义(2)
静姝

  静姝死之利用

  静姝的存在让观众曾经大起争议,幸亏随着剧情发展,这个女人的存在感如此之弱,终于没有让司马懿的黄昏恋变成一场雷戏。表象上,一个单纯的情感故事,一个女人,被一个年老的男人迷恋,甚至可以为了她去责打自己的儿子,同样,女人温柔娴静,贴心解语,最终在男人最失意的时候,被扶正,可惜分娩时亡故。很凄然的一个忘年恋故事,然而镜头一转,最终却给观众揭示,这个最平凡不过的女人的背后,却齐聚了宫斗所有要素:美色、间谍、猜忌、利用、谋杀。

  利用和反利用的关系,成为新《三国》司马懿计谋中,最深藏的一招棋子,连最温情的一面也能够拿来利用,这让司马懿胜过了曹丕,赢得最终的胜利。静姝带着一种幸福死去,她的夫君确实爱着她,为了她还可以修缮何进的祠堂,最终立她为夫人,她似乎没有从司马懿身上窃取什么,而且无形中她成为了司马懿的保护伞。但是,当她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司马懿毫不犹豫地把她暗害了,最后还能利用静姝的死,装病麻痹敌人。

特刊5:【鸣金·三国】枭雄轮回乱世终极演义(2)
魏延监斩

  魏延死之野心

  新三国人物性格大改写已经成了惯例,本以为会在“历史谜案”的魏延被杀事件上也做一番文章,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做什么改动。反复无常和狂妄自大是魏延的典型性格,新三国中也完全遵照原著表现出来,没有提炼出太多新意,脑后反骨这种相面桥段,自然是被删除不计的,鲁莽闯入踢翻诸葛亮作法油灯,也只是变成了一片烛光中决定生死的一番对白。唯有在斩马谡一场戏中,出人意料的,魏延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真心流露,一瞬间竟有了相当的人情味道。魏延之死从双方兵马对抗改成诸葛亮灵堂前争执交手,没给这个争议人物最后一个戎马出场亮相的机会。对比病死之前大呼北伐的赵云,对比以身做诱饵中箭身亡的黄忠,同样一代蜀国名将,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更是在新三国终局的悲剧中,又添了一抹黑色。(天虹)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