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会上,“春晚”再次成为政协委员们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前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表示,近年来群众对央视春晚的关注明显“降温”了,春晚必须创新,否则没有出路,他建议央视和地方台联合办春晚。
“春晚”就是一种陪伴
讨论会上,朱军主动谈起了春晚:“我觉得春晚是时代的产物,1983年至今已经办了28届,是功是过说法不一。我作为参与春晚15年的主持人,感觉春晚的角色也在变化。”
朱军说,当年很多家庭都没有电视,除夕大家聚在一起看春晚特别开心。可时代在变化,现在家家都有电视,还不止一台,客厅卧室甚至厕所都有电视,很多人看春晚是因为春晚是一种陪伴、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符号,其实大家在除夕夜可以选择更多的娱乐方式。“但是春晚为什么要办?因为我们希望大家除夕夜在包饺子、喝酒、划拳、打牌的时候还有一个背景,无论是音乐还是画面,我觉得这就很好。”
春晚“一年不如一年”
提交大会发言建议春晚必须创新的朱振中委员说,以前央视春晚节目丰富,“精品”颇多,一些经典金句很快成了流行语,一些动听歌曲能立马传唱。但近些年来人民群众对央视春晚的关注明显“降温”了,反响大不如前了,质疑非议多了。
朱振中委员说,他上会前征求了省市区的领导,机关、企业、基层的同志,市民群众以及一些亲属、朋友对兔年央视春晚的看法,大多认为除了《金鱼》等个别魔术、杂技节目比较吸引人外,“没什么出彩的”。朱振中委员说,有人认为春晚“一年不如一年”,“歌不好听、舞不好看、相声和小品不好笑”,“很多语言类节目要不‘瞎闹像吵架’,要不思想性不强、艺术性不高,要不‘老公、老婆’叫个不停以及说谎讲假话会教坏小孩”,“这可不是‘精英’、‘专家’的评价!”
大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了
政协委员黄宏也坦言,春晚小品已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过去小品创作队伍的工作难度没这么大,现在传播手段太发达了,不少观众的智慧已经超过了创作者,一定会不满足。他认为,要走出这个瓶颈,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仅仅靠出洋相是不够的,要有‘技术含量’,要给观众一个非常丰满的艺术享受,包括可视性、思想性和文化性。”
政协委员魏积安则表示,春晚的满意度降低不是坏事,说明大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了。春晚会不断地调整、换口味,这是时代的要求。
春晚总导演应公开竞争
朱振中认为央视春晚必须创新,这样才有出路,决不能越办越差,必须越办越好。他建议央视与各地方台联办春晚。各地方台人才多、资源广、实力强。近一两年一些地方台试办春晚颇成功,也出了不少好节目。同时,春晚总导演和导演团队由央视与地方台公开竞争产生,他建议,春晚节目由央视和各地方台各推荐两三个或若干个,由央视和各地方台代表组成的春晚节目选委会挑选这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正确导向和创优争先的激励机制。
本报记者 邵泽慧 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