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我是特种兵[微博]》系列第二部《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十一期间登陆江苏卫视[微博]热播,该剧导演兼编剧刘猛,以《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在网络文学起家,后来又自己当了导演,他表示,该剧一是为吴京[微博]圆军人梦,二是年轻人爱看,尤其是在90后群体中传递正能量。
混迹网络意外写出当红小说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导演刘猛,从小就有军旅情结。“每个男孩小时候都喜欢玩打仗的游戏。”他觉得喜欢军事是男孩的天性。爱看电影的刘猛当然也喜欢看军事电视剧,经典的战争国片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外国的《第一滴血》等都是他的心头好。
“非典”来袭的时候,刘猛正好是大四,不能出门的他闲着没事做,就天天上网玩,看了不少网络小说,其中就有军事的。有些军事网络小说,刘猛看了之后觉得一般的,发了几句评论,就跟别的网友争论了起来,对方说“要么你自己写”,就这样,刘猛自己动笔写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意外在网上红了起来。
后来刘猛跟前线文工团合作,双方商量把小说改称影视剧,刘猛亲自当了导演,正是因为这样的奇迹,刘猛后来就真的加入了前线文工团。刘猛的作品几乎都是军事题材,一方面源于他对军人的感情,一方面则因为他觉得军事题材是个重要的类型:“有点的观众觉得只有年纪大一点的人、军人才爱看军事的电视剧,这是一个误区。你看好莱坞,大片都有军事元素,不要说《拯救大兵瑞恩》这些,甚至连《阿凡达》都有,斯皮尔伯格几乎每部电影都有军事。其实军事题材影视是个很大的门类。如果大家都不爱看,美国大片怎么有这么多的票房?”
刘猛在创作剧本的时候,需要搜集大量资料,也经常从外国影视中吸取一些经验:“国外优秀作品很多。”
创造“第三种英雄” 主角是普通的年轻人
刘猛觉得,有些军事题材影视剧会给人不受年轻人喜欢的印象,因为很多元素落后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有些年轻就不喜欢,确实,整个创作包括整个国家的文化环境处在转型期。年轻人几乎都受了大学教育,生活水平和个人消费上已经可以跟国际接轨,比较落后的影视生产力肯定会有不受欢迎的地方。”
刘猛落笔于80后、90后,他也不太喜欢过去有看轻新一代的声音:“过去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现在又说90后是堕落的一代,不是这样的,是社会和年轻人之间观念的冲突。现在的80后已经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我写的第三种英雄,他们就是社会上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区别。”
他强调80后、90后的担当,也给年轻角色添加了很多感情:“讲一个故事,第一任务是让人有故事看,第二任务要有感情。不能只是单纯的装备积累,老百姓不会爱看的。”
四年不接戏、18月魔鬼训练
吴京终圆军人梦
从《我是特种兵》第一部开始,刘猛培养出了一批熟悉军事题材的演员。在《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当中,很多演员都是第一部里演出过的,可谓是原班人马,但是也有一个新鲜的面孔,就是动作明星吴京。刘猛和吴京本来就是好友,他知道吴京一直有想演军人的情结,同时吴京的动作戏也很过硬,他的加盟让人放心,而事实上,吴京的刻苦认真也让他为之震撼,“他真正的到部队前后苦练了18个月。”最终,刘猛通过这样一部电视剧帮吴京圆了自己的军人之梦:“他是一个很执着的演员,他为了迷彩梦,追了四年,他的梦实现了。”
《我是特种兵》大获成功,观众们也经常将这部戏和《士兵突击》放在一起比较。不为人知的是,后者的导演康洪雷[微博]和刘猛本来就是好朋友。刘猛透露:“我和康洪雷个人个人关系特别好,他是我的大师哥,一直帮助我指点我。他看过《我是特种兵》的剧本,还帮着出了很多主意。《士兵突击》的演员,像王宝强[微博]、李晨[微博]都和我们关系很好。所以也没什么好比或者好竞争的,大家都很熟。”
年轻人看我的戏要当兵
《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将目光聚焦在“90后”这一群体上,剧中的主角都是90后军人,他们有90后的朝气和创新,在物质富足的环境下长大。有人预言这部戏是最好的征兵宣传,甚至更像是“征兵广告”,让年轻人对部队燃起自己的热情。很多人看了“特种兵”系列都燃起了当兵的梦想,刘猛有没有遇到过呢?他的回答是:“多了去了。”但是这其中有一个最让他印象深刻。
有一次神舟飞船上天的时候,刘猛正好在看新闻,记者在采访着陆场站的战士,问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当兵。其中有个年轻的军人说,我看了《我是特种兵》才想当兵的。但是着陆场站是个很荒凉的地方,就几个士兵,在那里非常孤独寂寞,和特种兵的生活显然不太一样记者问他:“觉得被电视剧骗了吗?”小战士的回答让刘猛非常感动,记忆犹新:“他说这是两种苦,电视剧里的特种兵是身体上苦,我是心理上苦,但其实都是一种苦,就是军人的苦。他说得特别好,我听了特别感动。”
(t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