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上》唱响老工业基地振兴颂歌

2013年07月01日17:22  沈阳日报
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
剧照 剧照

  本报讯(记者陈凤[微博]军 王秒)为纪念党中央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周年,艺术呈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史诗性壮美画卷,深情回眸国有工业企业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的10年奋斗历程,热情讴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背景下国企带头人率领工人、技术人员重建辉煌的艰辛跋涉,深刻揭示只有自主创新才是振兴的必由“大路”,6月30日,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铁西区委区政府等联合摄制的工业题材电视连续剧《大路上》,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隆重开机仪式。

  电视连续剧《大路上》是一部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国家一流电视剧艺术创作团队为主创的主旋律大剧,主创团队表示一定力争将该剧打造成为新中国工业题材电视剧的扛鼎之作。

  该剧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沈阳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重振雄风的奋斗历程为主线,通过宽阔的叙事手法和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全景展示了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沈阳及铁西老工业基地励精图治、走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讴歌了新中国历代产业工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剧中讲述了铁西区特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在厂长徐光汉带领下,克服工人下岗、企业亏损、民企不正当竞争、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等不利因素,坚持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走出了一条国企改革振兴的辉煌大路。

  作为工业重镇,沈阳市的工业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工业题材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历史上的珍贵记忆,更有充分体现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振兴乐章。沈阳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工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曾先后组织摄制了《漂亮的事》《国徽》等一批工业题材影视作品,《大路上》作为沈阳市向党中央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周年重大献礼剧目,列入了沈阳市2013年重点文化项目,本剧的拍摄、播出将会成为沈阳市影视剧创作新的起点,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沈阳的文化软实力。

  编剧商国华:

  激情拥抱《大路上》

  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

  唠起创作《大路上》的故事,商国华有说不完的话。去年初,他接到沈阳市委宣传部交给他的一个任务:创作一部讴歌老工业基地全面调整、重新振兴的电视剧《大路上》。一接受任务,商国华顿感心里沉甸甸地。他整整三个月没有动笔,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剧本写得更好,让领导和大家满意。

  商国华对记者说:“你的作品,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为此,他在创作时精心构思,全身心投入。他在《大路上》的剧中设计了四个贯穿全剧的家庭,让这些家庭的喜怒哀乐与铁西十年巨变交融在一起。每每写到动情处,他多次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流泪。

  商国华讲了剧中一个感人的情节:何淑艳本是一家大企业托儿所的老师,当年很多人下岗了,她所在托儿所的500多个孩子也都回了家。下岗后的何淑艳只得去舞厅挣钱养家糊口。爱人酒后失手打她,两人为此离了婚。后来,何淑艳得到一家民企老板的垂青当上办公室主任,任务是陪客商喝酒跳舞。不幸,她得了重病,昏迷不醒。感情尚在的爱人又回到她的身边照顾她。当爱人听医生说,常给何淑艳唱儿歌,也许能唤醒她。于是爱人就在她身边唱起她最喜欢的儿歌《丢手绢》。

  何淑艳所住居民楼的人听到这歌声,并知道它的作用时,全楼上下的男女老幼都一起唱了起来:“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这首陪伴了多少人童年时光的歌曲,在优美的旋律中,深深地触动了何淑艳的心灵,她的眼睛慢慢地睁开了……

  另外,剧里国有企业“不等”“不靠”“不要”,创新进取的动人情节也比比皆是,令人振奋不已。

  导演沈好放[微博]:好的作品会永久流传

  作为《三国演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任长霞》《戈壁母亲》等剧的导演,沈好放被人形容为“行走于现实和古典之间的诗人”,而掌镜《大路上》对沈好放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我第一次拍工业题材的电视剧。虽然很早以前就想拍类似的作品,但是苦于没有碰到好的剧本。如今机遇来了,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虽然有着丰富的执导经验,但沈好放坦言,“《大路上》是部史诗般的作品,驾驭起来很难。”他说,拍主旋律的电视作品不难,难的是拍出好看的、打动人心的主旋律电视剧。所以《大路上》中,他采用了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的叙事手法。他认为,成就一部“好剧”的关键[微博]在于真实、接地气。而评价道剧中男一号何政军[微博],沈好放称,“他是个有底蕴、厚积薄发的演员,在人物的把握上能够举重若轻。”而何政军饰演的徐光汉更像一块“合金”,沈好放说:“他塑造的是一个群体的缩影,是国有企业的带头人的化身。”

  除了老戏骨何政军,沈好放在《大路上》中还启用了诸如林静、陈思斯、王骁等很多年轻演员,这种“新老搭配”,以全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四代工人,他们包括:早期铸造共和国国徽的老一辈工人、撑起共和国脊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工人,在改革开放后重大转型期中走向工业化道路的知识分子,还有当今社会中刚就业的年轻大学生。“很多观众会在《大路上》中看到自己成长的缩影,我们也通过这些鲜活的人物吸引更广泛的年龄层。”

  沈好放对记者说:“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相信《大路上》作为一部史诗般的电视剧会永久流传。”

  创作激情始终燃烧不停

  今年已63岁的商国华,总感到身上有一种使不完的劲。2011年9月18日,这一天是他60岁生日,上午他还在区人大忙工作,下午他就到区文联报到,开始了新的工作。如今,他已发表了400余篇诗歌作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工人诗人”,他出版的诗集《老风》《痴梦》《凹凸的齿轮》《引擎》等,一部比一部精彩。诗集《飞虹》《失衡》分获第四届、第五届辽宁省政府文学奖。

  唠起自己身上这团火热的创作激情从何而来?商国华笑着说:“我在铁西区工作了30多年,是这片带着灼热气息的土地给了我创作的动力,是工人们奋发图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商国华在创作《大路上》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几乎都是利用晚上十点半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这段时间进行写作。因此,家人常常向他发出“强烈抗议”:你不要命了?!每每这时,商国华只是笑笑安慰家人:没事,我会注意身体的。

  能够完成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电视剧《大路上》,商国华对沈阳市委宣传部、铁西区委区政府心存感激,他说当自己创作中陷入迷茫时,是他们给予自己大力支持,并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让他获益匪浅。

  商国华说:“《大路上》已开机,主要场景都放在沈阳拍,计划78天完成。将于纪念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周年的时候,在央视黄金时间播放。为此,我在《大路上》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已完成20万字,还有10万字正在抓紧时间写。我还想创作一部反映食品卫生的作品,目前正在搜集资料。”记者 陈凤军

  主演何政军:

  不敢为自己的表演打分

  《大路上》的开机启动仪式上,何政军这样形容自己,“我不太会说话,却做了一个抛头露面的工作。”

  虽然不擅言谈,但在介绍电视剧《大路上》时,何政军却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来沈阳之前,自己对饰演徐光汉“完全没感觉”,虽然看过剧本了解到《大路上》讲述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十年间变化,而来到沈阳,他实地到访沈阳各大国有企业,与企业带头人充分接触、交谈后,“我慢慢体会到,在严峻的大环境下,工厂、工人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他们为了中国工业的尊严才这么坚持,他们对中国工业现状心有不甘,所以誓要创造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奇迹,这个过程让我十分感动。他们谈到经历事业困境时热泪盈眶,谈到对家庭的亏欠时甚至会痛哭流泪……他们令我对人物的理解有了由外及内的升华。因为内心充盈起来了,所以现在演起来十分踏实。”

  《大路上》在沈阳已经开拍十几天,何政军每天都在拍摄现场连轴工作。虽然《亮剑》中“赵政委”一角,让他的演技得到广泛认可,但他却不敢为自己在《大路上》中的表演打分,“因为创作在不断地进行,我们还在探索、寻找最好的表现方式,力争去完美地展现人物关系……不到关机那一天,我不敢狂言自己到底完成的怎样,更不敢给自己打分。”

  被问及拍摄《大路上》有没有发生一些趣事,何政军称,“其实演戏是项枯燥的工作,每天需要不断的重复。”而每每进入工作状态,何政军总是精神高度集中,“似乎自己的神经一直被某个东西牵扯着,不能完全放松下来。”

  记者了解到,《大路上》还将在沈拍摄两个多月。而何政军也做好了之后的打算,“我常年奔波在外,与妻女相聚的时间很短。拍完《大路上》,我会休整一段时间,好好陪陪家人。” 记者王秒

  女演员陈思斯:爱上沈阳这座城市

  一头柔顺的波浪短发,邻家女孩般温和亲切的声音,似乎跟之前那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狠角色”曹贵人完全沾不上边。在大热的《甄嬛传》后,陈思斯沉淀下来接演主旋律作品《大路上》,在剧中饰演魏馨兰,她表示,“有趣、出彩的人物,不管是主演还是客串,我都会来演,年轻演员应该抓住机会去尝试不同风格类型的人物,享受人生百态。”

  采访中,陈思斯透露,她曾在《戈壁母亲》与沈好放导演有过良好合作,此番“再续前缘”也仅仅是因为导演一句“我觉得魏馨兰这个角色特别适合你”,所以陈思斯在剧本没拿到手的情况下便决定参演《大路上》。但事后她却觉得,“这个角色太难演了”。她说,“大家熟悉我是因为《甄嬛传》中‘曹贵人’,她的性格、年纪都与我本人大相径庭,但因为饰演的是古代的后宫嫔妃,我在角色上有非常大发挥的空间。而《大路上》中的馨兰,她是一个技术工程师,每一个在工厂里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会对这种活生生的形象有记忆,而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出演工程师难在操作技术和手势规范等,还有大量的专业名词,最初我连剧本都读不懂,很痛苦。”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陈思斯向“抓住门道”的何政军“取经”,而剧组组织演员下工厂实习、调研,她也次次不落。可技术难关攻克了,又遇到了语言难关,魏馨兰作为德国留学回来的人才,剧中有大量的德语对白。陈思斯不禁大吐苦水,“导演应该是把最难啃的骨头都扔给我了……但是他相信我,我一定会做好。”

  陈思斯告诉记者,因为拍摄《大路上》她爱上了沈阳这座城市,“马大哈”的她前天取完钱后丢了一张银行卡,正在她焦急之中,有好心人把卡给她送了回来,“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片热忱的土地,才孕育出了这么善良的人们,才能产生《大路上》这么有情怀的作品。”记者王秒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