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剧回归刷好评 口碑转暖但仍有雷点

2013年10月25日14:37  辽一网-华商晨报 微博
电视剧《打狗棍》剧照 电视剧《打狗棍》剧照
《终极任务》剧照 《终极任务》剧照

  2012年,抗战剧泛滥荧屏,70部电视剧争相打鬼子,并且频曝雷人桥段: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发射比子弹还快的绣花针……

  2013年,随着网友的大量吐槽,央视痛批抗战剧,广电总局颁文整治“抗战雷剧”,一时间风声鹤唳。10月之前的荧屏缺少炮声隆隆,而显得格外静悄悄。

  10月开始,各家卫视纷纷开播战争剧,其中江苏卫视[微博]连播《向着胜利前进》《英雄联盟》《我是特种兵3之火凤凰》三部战争剧,而目前卫视收视排行榜上,大半是战争剧,其中天津、北京等四家卫视联播《打狗棍》、山东等四家卫视联播《新燕子李三》,四川在播《武工队传奇》,而央视一套在播《冬日惊雷》,地方台播出《一个和八个》、《猎天狼》,《终极任务》……再加上之前的《江湖正道》等剧,战争剧又集体回归了。

  而与之前不同的是,在“限娱”的条文下,战争剧的口碑转暖。除了偶尔也会冒出个“莎拉波娃”出现在抗战剧中的“雷人场景”,《江湖正道》、《打狗棍》等剧收获不少好评……战争剧为何生命力旺盛,春风吹又生?如何避免战争剧的差评?业内人士也给出了解读。

  战争剧再度回归,口碑转暖

  近阶段的抗战剧大多收敛,而且口碑转暖。抗战剧《打狗棍》有70集之长,该剧开播后收视飘红,口碑不错。对于如此长度,导演郭靖宇[微博]自称剧好不怕长,“100万字的剧本我拍了1200盘带子,剪出的毛片是100多集,最后再痛下杀手浓缩成70集。一般人70集的戏可能写65万字就够了。”不少观众也认为,这是一部“不雷剧”。而被央视选中的《冬日惊雷》,真实再现一九三八年东北抗战真实历史,被“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作为力荐剧目。

  打狗棍成神器 剧中竟出现“莎拉波娃”

  虽说这两部剧收视都很不错,但其实里面也有很多雷人的地方。

  《打狗棍》里,一些较为夸张的武打动作也引来了不少争议。比如有些被神化的“打狗棍”,随便一扔就能伤敌。郭靖宇回应,全剧有武术,但没有神功,“我们的武打都是基于真实的武术动作设计的。这些场景并不夸张,多练习就能做到。”对此网友们称,“咱也回家练练。”

  《终极任务》播出后,让人惊叹剧中有个苏联妹子竟然取名叫“莎拉波娃”,与著名的网坛美女同名。剧中对白称,“首长请放心,我们保证一定把莎拉波娃安全救出来。”网友吐槽说,“实在很想在后面接一句,‘我派李娜同志协助你’”关键是剧中“莎拉波娃”是苏联记者团的成员,还是朱可夫元帅的女儿。网友笑侃,“朱可夫的女儿不该叫朱可娃吗?”

  ■缘由

  业内为何如此爱拍战争剧?

  在广电总局的整治下,抗战剧的播出确实受限,其中娱乐元素太多的抗战剧都进行了修改,而且宣传上也都规避雷区。不过,抗战剧的拍摄还是一片火热,据称抗战剧撑起横店的生意, 在拍摄的剧组中,将近一半是抗战剧。为什么广电总局的打击一点也没限制住抗战剧?

  A 市场响应

  看当下的电视剧收视率就可以看出,但凡抗战剧都有不错的收视,上面提到江苏卫视是战争剧播出的大户,曾有人计算,其2012年播出的22部黄金档剧目,有9部是战争剧。而浙江卫视[微博]也热衷战争剧谍战剧,战争剧有强大的收视保证,也是很多三线卫视提升收视率的有效手段。

  B 受众强大

  有收视率分析机构称,“抗战剧很受大爷大妈欢迎,这些观众又是电视剧观众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还分析,“之所以抗战剧不断被消耗,也与观众老龄化有关,现在很多片方也挖空心思加工成很多类型,偶像派、言情派,吸引更多观众。因此抗战剧就是一个瓶,什么东西都能装进去。”

  C 剧本安全

  之前就有编剧表示,抗战剧的剧本比较好写,“首先是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稳定的收视率,对投资者来说喜欢跟风制作,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这种题材多了,片方就要求你带点猎奇。”

  另外,也与题材管理有关,有制片人就告诉记者,“目前拍剧,古装剧过审不易,生活剧太多难保收视,抗战剧题材相对更安全。”

  ■解析

  战争剧如何避免雷区?

  若在众多的战争剧中脱颖而出,就要搞点雷人的小手段,这也是战争剧频频踏进雷区的原因。那到底要如何避雷?

  演员选择:不能只看人气

  大批青春偶像主演的抗战剧有了话题,也是目前抗战剧吸引眼球的手段,但过于偶像化也引来不少质疑,甚至有偶像作保证,就敢于踏雷区也是常有现象。吴奇隆[微博]主演的《向着胜利前进》就被指夸张,像战争版“人猿泰山”。《猎天狼》的编剧何耀宏就直言,如果只为人气挑演员肯定是不负责:“不是按照谁红就找谁,而是角色是不是适合,你看演员红就选他演不适合的角色,观众也不会买账的。”

  而《打狗棍》为了避雷,更是封杀嫩模。制片方宣称,“严格拒绝一切‘雷剧’元素,曾有不少嫩模、女歌手通过多种渠道欲参演,但均遭到制作方拒绝。”

  情节描述:角色不浮夸、要严谨

  对于一些作品中的“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情节却越发娱乐化。何耀宏称,剧本创作和角色首先要符合人的常性:“人物要扎实一点,不能浮夸、神话,要踏踏实实的以人为本,英雄也要在正常人的范畴内。”

  事实考证:剧本要随时修改

  抗战剧属于历史剧范畴,而对历史剧写作应该慎之又慎,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场景和道具如果编剧凭空想象,就容易制造雷人片段。有历史专家指出,“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用什么枪,不同身份的军队穿什么衣服,军队编制如何,饮食起居如何,这些都必须查阅大量资料,做很多功课。”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孟丽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