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国红
12月4日, 河南卫视《成语英雄》复赛第二场录制在大兴星光影视基地D座1200米演播大厅进行。不同于惯常所见的节目录制现场,这里没有夸张音效的大肆渲染,没有搞笑桥段的频频出现,台上选手紧张P K的间歇,嘉宾席上的三位“成语先生”时不时侧耳交流。
《成语英雄》是继《汉字英雄》之后河南卫视打造的又一档大型原创季播文化节目。节目以绘画猜成语为主要形式,邀请钱文忠、蔡志忠、崔永元三位“成语先生”加盟,厚文化底色、轻娱乐包装,是今年继《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功之后的又一档荧屏文化节目。
揭开中国文化密码
《成语英雄》的口号是“揭开中国文化密码”,节目制片人秦峰表示:“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积淀和先人智慧所成,其蕴含的道理博大精深。我们想弘扬的文化,先哲们都把它提炼成成语,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到今天,它已经是高度浓缩的中华文明的精华。”
秦峰同时表示:“绘画是另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和成语一样是高度凝练的传统文化,而最早的文字就起源于画画,二者高度匹配。”
“成语”+“绘画”的组合使得电视呈现的效果非常好,但节目难度也超过所有人想象。“选手的成语量都非常惊人,但是一跟图结合,问题就来了,比如你只知道怎么用它,也知道它的字面意思,但不知其典故, 就没办法看懂图。”著名学者钱文忠表示。他认为,这也折射了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即貌似熟悉,实则陌生。
“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消除陌生感,恢复熟悉感,这样文化才能延续。”钱文忠对前几年的“国学热” 表示了担忧,“一个事物‘热’说明它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来的时候会对人的肌体造成伤害,就像我们发高烧一样。我希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保持恒久的温度、温暖,慢慢滋润到大家心里去,《成语英雄》就具有这个功能。”这是钱文忠参加节目以来最大的感受。钱文忠是《成语英雄》节目组邀请到的三位“成语先生”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以及主持人崔永元。
三位“成语先生”,钱文忠负责剖析成语渊源,讲述成语背后的文化故事。比如在讲到“分道扬镳”时,钱文忠不仅会道出这个成语的典故,还会指出这个成语除了众人皆知的“目标不同,各走各路”的意思外,另一个解释为“实力相当,半斤八两”,为观众打开更深更广的文化视野;蔡志忠负责指导选手画技,通过绘画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如初赛中,蔡志忠会纠正选手绘画中与成语典故不相符合的地方,复赛中,几乎每组落败选手都会得到蔡志忠的一幅亲笔画, 彰显人文关怀;崔永元负责挖掘选手背后的故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互相辉映。比如在与“男幼师组合”的交流中,崔永元会提到儿童教育、男幼师的困境等现实社会话题。
秦峰表示,三位“成语先生”都是各自领域内出类拔萃的代表,也代表着《成语英雄》对自身文化底蕴的严格要求。
节目样态创新
不同于正襟危坐、说教味浓的传统文化节目,《成语英雄》以画面猜成语的形式,寓教于乐,注重交流, 并融入成语故事及选手情感故事,让成语游戏加入真情实感,真正鲜活起来。节目组首创的大型舞台装置“成语桥”增强了节目的视效和品牌辨识度。节目的赛制也相当激烈。50岁的向女士坐在台下感慨良多:“参加这节目不仅需要有大量成语储备,还需要有颗强大的心脏。”初赛中,参赛者两人为一组,一名选手看到成语后开始画画,大屏同时显示选手的作画过程,另一名选手面对大屏需在规定时间内猜出正确成语。如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规定题数,进入复赛;反之,则被淘汰。复赛则分七场,比赛形式也由选手作画升级为专家作画, 两组选手根据大屏幕出现的专家作画抢答成语,并得到相应分值。五题过后,分值高的选手胜出。每场六对选手分三轮P K,第一轮逐一P K,三胜三负,嘉宾再从三对淘汰选手中选出一对晋级;第二轮四对选手P K,两对胜者进入第三轮,再终极P K选出单场冠军。扣人心弦的赛制和娱乐包装手法,真正把文化与娱乐无缝对接,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选手以组合形式出现,带来诸多触人心弦的故事,节目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诉诸其中。82岁的杨老先生和80岁的郭老太太携手相伴走过了60年。老两口为了创造一次“二人世界”,报名参加了《成语英雄》,还特意挑选了唐装以彰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两位老人默契十足,现场三位“成语先生”都被这种氛围感染。但在节目播出时,老太太因突发疾病已经去世,子女们为了传承对母亲的爱,决定代替父母参加复赛。此举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孝道的传承。有人说,《成语英雄》“不是冷冰冰地传递知识,而是在传承文化中感受普通人的情感故事,这也与中国文化的精髓相一致。”
此外,《成语英雄》还打造了同名A P P游戏,继《汉字英雄》之后再次启动游戏与文化节目的合作。该游戏包含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所有成语, 以看图、猜图及玩家合作、PK的游戏方式,给不同年龄段的玩家带去文化游戏乐趣,还能让玩家通过游戏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磅礴伟大。《成语英雄》节目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语英雄》A P P自开通以来,下载量持续攀升,印证了大家对文化和游戏结合方式的认同。
准备的过程就是一场修炼
河南卫视以文化立台,暑期,在做《汉字英雄》时,荧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并不多,汉字节目获得观众认可后,出现了多档文化类节目。秦峰不认为 标以“文化”字样的节目就是真正的文化节目:“文化类的节目符号和标签没任何意义,是不是文化节目取决于节目本身的承载,还要看平台本身对文化的态度。”
《成语英雄》首个要求是严谨, 节目前期有大量的文本准备工作。节目组专门邀请了一部成语词典的主要编委从一万七千多条成语中进行选题和难度分级等工作。秦峰说:“准备节目的过程也是修炼的过程。”
每当选手猜完一个成语,钱文忠便开始履行他的角色职责:这个词出自哪里,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最初的意思是什么,词义演变的路径是什么……他背后是巨大的工作量。钱文忠表示:“节目组的备选题库里有几百上千个成语,而成语词典不止一部,有些解释不一样,甚至是冲突的,对我个人来讲,几乎每一条都核对过。”他坦言,在准备的过程中, 自己收获也很大,“这也是对自身成语知识的检阅,觉得还有大量的学习任务要去完成。”
通过高校和相关文化机构等渠道,《成语英雄》吸引到了真正对成语和文化感兴趣的选手,但节目组几乎不会给他们划定范围。“如果有的话,就是一整本《新华成语词典》。”秦峰说。一位来自大连的妈妈带着13岁的女儿参加节目,她告诉记者,母女俩需要把成语词典上的成语全看一遍,不过她的女儿非常乐意这样做。秦峰透露,选手的选拔标准有三个,一是对文化的崇尚感,二是成语积累,三是一定的绘画能力,而对文化的崇尚感是节目组最为看重的素质。
“我们期待看到的三位嘉宾彰显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氛围,以及选手们对文化的敬畏都得到了体现。而且节目初期的收视率比《汉字英雄》还要好。”秦峰对节目的收视和口碑表示满意,“这些都告诉我们,时代变了,文化节目不一定是孤芳自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