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三观正确传播孝道正能量

2014年03月28日11:23  新浪娱乐 微博 收藏本文     
《家宴》集体海报 《家宴》集体海报
《家宴》子女版海报 《家宴》子女版海报

  新浪娱乐讯 由黄力加[微博]执导,北京东方飞云国际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出品,王刚、颜丙燕[微博]、高虎[微博]、朱一龙、曾黎[微博]、戴娇倩[微博]、陶慧敏、王艺[微博]曈、朱铁、于清斌、杨净如联袂主演的家庭情感轻喜剧《家宴》正在湖北卫视、北京卫视、江西卫视、广东卫视热播。该剧以一家人的奋斗史和成长史为主线,讲述了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互相扶持的故事,因为人物形象“接地气”、剧情诙谐幽默、演员表演亲切自然,该剧引发了各方关注,而剧中“老冯头”王刚的儿女对待长辈们的浓浓孝心,也让电视机前众多被“啃老”的中老年父母们看得心有戚戚焉,尤其是剧中没有婆婆斗媳妇、正室斗小三、亲家妯娌互斗、老少恋等恶俗戏码,被网友大赞“三观正确”,俨然为当下乱象丛生的电视剧制作市场树了一个新榜样。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弟子规》这部自清朝起就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中,将“孝”摆在了第一位。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孔子在儒家典籍《论语》中就多次谈到了“孝”,随着儒家作为社会主流伦理思想的传播和流传,“孝道”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封建社会,是否“事亲至孝”就成为了考察一个人品行能力的首要条件。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家庭的变迁,传统的聚族而居的大家庭也非常少见,而“父母在,不远游”像“老家”一样,越来越像是一个传说,但是“孝道”仍是我们家庭伦理的核心,只是在孝的形式上,跟传统的做法有了不同,传统家庭里,以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为例,子女以父母为绝对权威,为家族绵延子嗣可能就是最大的孝顺,但在现代的家庭里,新近出炉的“新二十四孝”守则中,对父母的“孝道”更体现在细微处,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陪他们吃一顿团圆饭,做一个好公民,这才是现代的“孝道”标准。

  剧中王刚饰演的“老冯头”,是家里绝对的权威和家长,他的一怒一笑都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他的四个孩子,三个在北京,一家人聚少离多,于是,过年过节时全家人在一起的“家宴”就成了做了厨师五十多年的他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每次家宴,老冯头都是上座,他特别享受这种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虽然儿女不在身边,而且他们也各有烦心事,但是到了“老冯头”这位家长这里,都是“报喜不报忧”,生怕给脑梗加心梗外加高血压的老爸添堵。大女儿冯大米懂事能干,因为母亲去世早,她从小就是父亲的好助手,帮着他撑起了大半个家,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厨师职业,还在北京开了一家颇有规模的酒楼,这大大长了父亲在老家左邻右舍面前的威风。“冯大米”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弟弟妹妹一人在北京买一套,为父亲分忧,弟弟妹妹们谁有了麻烦,也是第一个找到她。父亲脾气倔强,她就想着法子地哄她开心,可以说是孝顺到极点。二女儿冯小米是四个孩子当中唯一一个留在“老冯头”身边的,她温婉贴心,时不时地“常回家看看”。二女婿皮大聪虽然爱吹牛皮,可是他最得“老冯头”的欢心,总是能用他的甜嘴巴把老岳父哄得服服帖帖、心花怒放。很多中老年观众反应,他们一边看着《家宴》就一边在那感叹“老冯头”的好福气,儿女们不光争气,还懂得“孝道”,天天变着法地哄老人开心,想想我家那一直“啃老”的熊孩子,我就来气,我家的闺女女婿要这样就好了,现在的电视剧,瞎编乱造的太多,像这种弘扬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正能量的剧目太稀缺了。

  《家宴》中还有一个“老冯头”的死对头“郑炒勺”王全有给厨师学校的学员们上“操行品德课”的桥段,“郑炒勺”首先讲到了“厨师”不同于“厨子”,一个“师”字,就说明了“厨师”是一个很专业、很高级、很文明、懂人事的专业,作为厨师,不能自轻自贱,不能人事不知,否则的话,学得再好、技术再高,也顶多算个厨子,配不上这个“师”字。随后,他提问学员们厨师的具体的道德标准,有人说是绝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不用添加剂,还有人爆出奇葩言论:再讨厌的人也不去往锅里擤鼻涕。面对学员们的众说纷纭,“郑炒勺”总结说,作为厨师,不仅在厨房里要行得端坐得正,在生活中,也应该通情达理,讲师道尊严,尊老爱幼,这样才能家庭和睦。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老人,不爱护子女,就是个没心没肝的人,一个没心没肝的人做不好饭,连吃饭都不配。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