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不到的于正[微博]是内地为数不多的可以凭借着个人品牌打天下的编剧。他的电视剧被打上了鲜明的“于正制造”标签,创造着一个又一个 的高收视。于正的非议同样不曾断绝,抄袭、炒作、雷剧的指控伴随着他的每一部作品的面世。这一次,《宫锁连城》的播出,就有开播前 于正和戴娇倩[微博]的口水仗,琼瑶的长篇微博声讨,四个“心好痛”的指控,李亚玲等几位编剧在微博上关于其抄袭的举证,网友们“于正有难 ,八方点赞”的网络狂欢……这并不是于正第一次受到这样质疑和诘问,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采写_本刊记者 蒋梦瑶
他们谈于正
李亚玲(编剧): 也许他认为剧本不是用来表达编剧自我诉求的。它不过是一个商品。他的作品没有灵魂,也没有承担社会道义。他把它 商品化,怎么样好看、讨人喜欢,就怎么操作它。于正可取的地方在于,至少他会讲究,把戏都拍得很精良。他的戏不讲究铺垫,是很生硬 的情节往前推进,比较迎合现代人的消遣。他的戏确实能够给投资方赚钱,所以说从商业层面上,要肯定于正,从艺术层面上就不值一提。 至于说从社会责任感,那么他简直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李星文(电视剧研究者,影评人):琼瑶这次发文对于正来说还是有一定震慑的。于正在抓观众的需求,并在制作上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布置 。但这是两码事,抄袭是抄袭,长处是长处。他的长处就是,每个时代都有这代的审美风尚,于正敏锐把握了这些东西:高光、艳色、俊男 美女。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是一个失败恶劣的编剧。他的这种急功近利,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作风,确实也是坏影响。
沈芷凝(编剧):我跟琼瑶之前合作过,但最近没有聊过这个话题。跟于正合作,他很尊重我的想法。我大概讲一下故事,他觉得听了挺好 的,然后就制作了,然后在我写作的过程中,也不会干涉我,给我的自由度很大。他从来没有提出要我抄袭、借鉴的要求。他非常尊重我, 甚至选角色他都会告诉我。他是我到大陆合作的第一个制片人,他做古装戏做得挺好,俊男美女,造型都很漂亮,美术都非常用心。我觉得 大家彼此尊重,合作得挺愉快的。
斯库里(文学评论家、影视评论达人):于正的作品就是“无诚意”的作品。雷剧有很多,但像这样在台词上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到令 人发指地步的电视剧真的很稀有。于正对剧本的结构,对于情节展开,高潮的制造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他每部剧的前期预热都能非常稳准狠 ,反衬出这部剧最大的短板。比如《宫锁心玉》前期号称自己熟读《清史稿》,但剧中的历史性错误如恒河沙数。
云飞扬(影评人):于正这个人很聪明,善于抓各种点,他在当前电视剧生产关系里,能够挖掘人才,摆平各种主创,和电视台的关系也比 较好。他的东西介似于抄袭、借鉴之间,擦边球打得比较好。总是能够借别人的东西,做各种各样的包装,去迎合观众。其实他的电视剧节 奏感,情绪、服装美术道具做得还是不错的。
克隆专家or金牌编剧 作品桥段高度雷同
在《宫锁连城》播出期间,于正毫不掩饰他对于剧本的自信。他公开称《宫锁连城》可以拿来做编剧的教科书。但就是这部作品,点燃了老 牌言情教母琼瑶与其关于抄袭与否的纠纷。琼瑶在微博里力证《宫3》的主线剧情和人物设定几乎与《梅花烙》一模一样,引来舆论一片声 讨。
这不是于正的第一次被指抄袭。他在这方面的口碑并不好,他曾经获得过金乌鸦奖年度最恶心人物,获奖理由是“用生命在抄袭”。
于正并非专业的编剧科班出身,入行最早做演员,但因为条件限制在演员道路上受挫之后,开始转行做编剧。跟着香港知名编剧李惠民当过 两年的编剧学徒。2003年于正自组工作室,在推出几部反响不一的作品之后,《大清后宫》让于正声名大涨。但这部作品在当年被质疑涉嫌 抄袭《金枝欲孽》,而之后关于他抄袭的指控就从未断绝。在将他推上顶峰的电视剧《宫》中,两位男主角的性格设定几乎与《流星花园》 的一模一样,八阿哥是霸道的道明寺,而四阿哥则是温柔的花泽类,四阿哥用来安慰晴川的桥段也与花泽类的倒立理论高度雷同。剧中“揣 摩人心能做到不被人发现,才是高手”也被指和《金枝欲孽》的台词“揣摩人心但不被主子发现,才叫高明”几乎一致。
编剧李亚玲在微博上力证于正的抄袭,在和于正合作《大丫鬟》的时候,因为发现剧本中的某场戏和《闯关东》中的某个情节雷同,她去询 问于正是否需要改动。遭到于正的批评:“这个算什么啊,桥段撞了太正常了。所有的故事都编完了,无非就是桥段的重新组合,如果20集 你都抄了,结果你写了一百集,这都不能算抄袭”。这是那个著名的20%理论的最早来源。而最让她忿忿不平的是,于正擅自在《大丫鬟》 的开头加上几场戏,使得在播出的时候被诟病是抄袭《小娘惹》。而于正之所以加戏,在李看来是因为于正当时正在追《小娘惹》,他很喜 欢这部剧。
于正并不承认他的抄袭,他称这是电视剧继承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因为情绪记忆在作怪。“你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会情绪记忆,记得一些 人物的结构,随时想起就可以用。”这些情绪记忆在反复记忆沉淀之后,成为了他的素材库。他在写《笑傲江湖》的时候正在疯狂地追韩剧 ,所以剧中,感情线、服装风格很韩国。他写《宫3》的时候在看笔谈怪志,所以在《宫3》剧中后期不乏换脸、重生等魔幻的戏码。
雷剧专业户or观众心理揣摩者 收视为王
湖南卫视[微博]副总编辑李浩曾这样评价于正:“他是一位深谙观众心理的电视专家。”而这直观的体现在他的电视剧的收视率上:《宫1》首播 的收视率破3%,是当年的收视冠军。《宫2》的收视率仅仅排在神剧《回家的诱惑》之后。而接下来的《陆贞传奇》、《笑傲江湖》在维持 高收视水平的同时,网络上的播放量破了10亿大关。正在播出的《宫3》连续十多天蝉联收视排行榜冠军,抄袭之争之后,收视破2%,之后 每日稳定在2%上下。除了《赏金猎人》、《像火花像蝴蝶》等为数不多的几部收视滑铁卢的作品,于正的大部分电视剧都做到了高收视率和 高话题度。
于正知道他的目标受众是哪些人,而这些人喜欢看什么,他会从中入手打造作品:“我要用爱情把观众先带入进去,如果你一开始就写得那 么悬乎,老人、家庭妇女就不爱看这个。奇幻的东西呢,反正小孩看到片花就会期待了。”这是他对《宫锁连城》的设置。
于正在片场拥有绝对的话事权,在剪辑上也有绝对的操控权:“我的戏的剪辑权都在我自己手里,像《宫1》的时候,我会把感情梳得很慢 。《宫2》的时候,我希望这个戏的收视率一定最高,所以剪得特别紧,然后等到《陆贞传奇》,我很想把这一堆新人捧起来,所以在感情 戏上还是拖,”而他也承认“为了追求收视率,《宫3》剪得过于紧了。”而这种追逐收视率的坏结果在于他的作品大多都被冠上了“雷剧 ”的称号:剧情粗糙,为了照顾观众而缺乏必要的逻辑,情节雷人。
一流制作人or精明商人 于正的强迫症
于正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大量的网络小说。这是一些作者或者是买了版权的投资方找到他,希望他来改编或是制作的。除了编剧之外,于正还 有另外一重身份:制作人。而这两个身份几乎可以被割裂开,因为恶评如潮的编剧于正,在制作人领域里面,得到的不少是肯定。
于正评价自己是个有强迫症的人,他追求服装道具场景的绚丽且有极致美感,不远千里请来绣娘手绣一件戏服。他常逛潘家园,收集旧货古 董用在剧中。他动辄花上千万只为布置一片桃花实景。与他长期合作的是曾获金像奖的香港著名服装造型师吴宝玲。他要求自己戏中的演员 都要是俊美靓女,拍摄手法做到尽善尽美。李亚玲记得,于正在拍《大丫鬟》的时候因为某场戏中饰演奶妈的演员年纪太大不够漂亮而重拍 。尽管这个角色没有台词,但为了画面漂亮,他还是找了个年轻的女演员来代替。跟于正多次合作的编剧沈芷凝眼中,于正身为制作人,在 现场几乎是铁面无私。当时她觉得有一场戏,导演拍得不符合剧本,于正在半夜一点,带着她和监制,找到导演重拍。“他就是一个很疯狂 很勤劳的人,这一点上我是觉得很好的。”沈芷凝评价于正。
制作人于正也善于捧红演员和明星。二线甚至三线演员,在经过于正的戏包装打磨之后,一夜成名再度翻红的并不在少数,杨幂[微博]、佟丽娅[微博]、 林心如[微博]、冯绍峰[微博]这些演员走红的背后,于正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于正也是个摸透市场规律的精明商人。他了解市场的喜好,电视上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不管是国产剧,还是韩剧、美剧,他都会去看。三十 多岁的于正甚至咬牙切齿逼着自己看各种热门网络小说,以保持他对市场敏感。他曾经抢在《步步惊情》之前推出《宫》,抢占了影视剧穿 越的鼻祖地位,成就了《宫》当年的高收视率。他还能打通各个渠道平台的关系,让自己的作品在最好的位置实现最大的价值,他和湖南卫 视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湖南卫视稳定的高收视群体,推出自己的作品。尽管被指多部剧抄袭TVB的剧目,但是他的作品仍然能够在TVB 播出。
炒作大王or敢于直言 从不缺少话题
每每有新剧播出的时候,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上从不缺少于正的身影。从琼瑶怒揭于正抄袭到于正戴娇倩口水仗,再到之前的于正被打事件 、于正炮轰演员片酬以及和唐人蔡艺侬[微博]关于《宫》和《步步惊心》哪部是先祖的骂战。关于于正作品的硝烟都每每要蔓延到战场外,而这也 多少让于正成了炒作的代名词。曾有媒体总结于正炒作的招数:晒剧照、“黑”女主角、开骂战、发“雷语”。且不论之前,在这次的《宫 3》宣传期中,袁姗姗[微博]在透明浴缸中疗伤的剧照爆出,袁姗姗被黑成泡在蛋花汤中,于正与戴娇倩的骂战等路数,不正是按照这传说中的四 步法则来进行吗?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