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文卓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
赵文卓 |
赵文卓
赵文卓,一个似乎寄托着父母对“文才”期待的名字。然而,他却是靠功夫打拼出自己在影视圈的名气以及地位。昨天,正在休假中的赵文卓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电话中的赵文卓更像他的名字,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谈起人生来感悟深刻,一种文雅的力量比他的拳头更让人觉得他可以稳健地站在打星的前沿。
做打星是命中注定———
其实我自己很喜欢文学,也挺崇拜那些文雅的人,但学武却是我命中注定的事,我爸爸就是武术教练,8岁的时候就把我送去学武,后来又去了哈尔滨武术队,最后考到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
记者:从你的名字看,感觉父母对你的期望不是练武而是学文才对?
赵文卓:(笑)我的名字是后改的,本名叫赵卓,因为家里上有两个哥哥,我排行最小,所以小名叫“三多”。其实我自己很喜欢文学,也挺崇拜那些文雅的人,但学武却是我命中注定的事,我爸爸就是武术教练,8岁的时候就把我送去学武,后来又去了哈尔滨武术队,最后考到了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
记者:除去家庭的原因,你自己真的发自内心喜欢武术吗?
赵文卓:是的,学武是每一个男孩子的梦想吧,至少我小时候就觉得会武术的人很神奇,像个英雄。当然,真正学起来是非常苦的差事,尤其我爸爸还是武术教练,算是内行,所以只要偷一丁点儿的懒,他就会发现。那时,我练起来特别刻苦,也得了不少的冠军。
记者: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想过自己日后会成为演员吗?
赵文卓:一点也没有想到,那时就是想好好练武,参加比赛拿奖什么的,在我所处的圈子里,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目标。
记者:但命运往往无法预料,你的人生会因为电影而改变。
赵文卓:的确,所以我这个人挺信缘分的。我能够做演员太神奇了,那时我在北京体育大学上大二,香港导演元奎为了拍摄电影《新方世玉》到体育大学去找一个能打的演员,我们班的同学去面试,结果我被选中了。当时和大明星李连杰同台演出,我特别兴奋,演了大反派“九门提督”,但没有观众觉得我坏。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演戏。
徐克是武侠片中的王家卫———
拍他的电影,你起初是不会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等到把那些拍好的镜头剪接完成,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武侠的意境了,这点和王家卫很像。
记者:你常常说自己在这一行做,特别要感谢香港导演徐克,理由是什么呢?
赵文卓:当时徐克在北影厂拍摄电影《黄飞鸿王者之风》,因为出演黄飞鸿的演员(菲律宾空手道选手)表演他不太满意,决定用我演黄飞鸿,正是这个角色让观众认识了我,把我带入了香港武侠电影界。再有就是当初我还不太愿意演,因为这个角色李连杰演过,我觉得超越起来很难。但徐导对我很有信心,我才硬着头皮上的,没想到竟是人生最大转机。
记者:和徐克合作那么长时间,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导演?
赵文卓:就像很多人评价的,徐克应该是鬼才吧!因为他的头脑里就装着一个武侠世界。拍他的电影,你起初是不会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等到把那些拍好的镜头剪接完成,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武侠的意境了,这点和王家卫很像。他真的是个武侠大师,在他的塑造下,英雄显得更有气概。
武侠片不如从前原因很多———
剧情的设计也明显不如从前,只是单纯追求镜头、画面还有高科技,看起来眼花缭乱的,但真功夫不多。
记者:现在的武侠片拍得不少,但却明显没有以前反响强烈,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赵文卓:社会环境造成的吧。以前看电影、电视,选择的余地很小,就一部戏,你喜不喜欢也得看,而且观众本身也没有太多的要求,看着看着也就喜欢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可以任意选择,不爱看武打的,还有言情、喜剧。再有从武侠片本身来讲,剧情的设计也明显不如从前,只是单纯追求镜头、画面还有高科技,看起来眼花缭乱的,但真功夫不多。
记者:这些年来,你眼中的武侠片有什么大的变化?
赵文卓:应该是打法吧。以前的武侠片最注重的就是纯动作,打法要准确、到位、漂亮,以前都是先拍动作,再填充剧情,而且观众也喜欢看。
记者:现在一说到打星,大家就会想到成龙、李连杰还有你,现在他们都进军了好莱坞,你有没有这个想法?
赵文卓:能不能到国外发展,主动权并非在我手上,这些是要随缘的。其实在好莱坞成为主流演员非常难,大部分人都是打边炉,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功夫电影,而且那边的市场太大了,根本没办法撼动那些本土电影的地位。
打星也需要不断突破
我一直觉得打星也是演员的一种,演员需要不断的尝试与突破,打星也不例外。
记者:你怎么看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
赵文卓:我觉得自己和成龙大哥、李连杰还有些不同,成龙的打法是含有生活元素的,李连杰就是硬功夫,而我一直追求文武并重。
记者:所以你一直想接拍一些时装戏?
赵文卓:是的,因为我一直觉得打星也是演员的一种,演员需要不断的尝试与突破,打星也不例外。这几年,我拍了太多的武侠片,尽管剧本、导演、人物角色各有不同,但始终难以脱离套路,所以我一直想尝试演文戏,只秀演技不秀功夫。
|
|